环境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3-04-29许晶郭卉罗岳平
许晶 郭卉 罗岳平
摘 要:以实际统计工作为基础,从统计工作备受关注的几个方面剖析了目前环境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以供环境管理参考使用。
关键词:环境统计 数据质量 对策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01
环境统计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统计数据是环保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具有法律权威性[1]。环境统计工作涉及数量庞大的污染源,有关数据库是筛选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基础和依据。
1 我国环境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
1.1 准确性
1.1.1 污染源调查范围较窄。随着市场经济多样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各地区各行业涉及的经济成分、经济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局部污染正发生结构性变化,必须动态跟踪统计对象的信息[2]。
1.1.2 个体数据有错漏。环境统计工作涉及数量庞大的污染源和冗杂的指标体系。部分企业考虑到经济利益因素,担心环保部门将统计数据与排污收费或环保处罚等挂钩,不愿意填报真实数据。
1.1.3 污染物排放量計算方法不明确。现行报表制度只要求企业填报各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无法让环境统计人员了解每个企业是采用哪种方法核算出来的排污量。由于每种方法的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不能在报表中体现出来,从而造成有些地区或企业的排污量长期以来都是一笔糊涂帐,导致环保部门一直未能真实掌握企业的实际排污状况。
1.2 时效性
1.2.1 季报数据得不到合理利用。环境统计季报,由于上报时间、报送方式、数据质量、设置目的等诸多因素限制,环境管理对其结果基本没有需求不用,为提高环境统计数据时效性而制订的季报制度形同虚设[3]。
1.2.2 年报制度有待完善。现行环境统计制度设计的年报制度,采取逐级汇总,分级审核的方式,各省当年的数据要到次年3月才能初步完成会审,一般在“六·五环境日”前才能对外发布环境统计公报,国家到七八月份才能最终向社会公布全部统计情况。
1.2.3 综合分析时效性有待提高。由于环境统计数据在时间上的滞后性,环境统计分析一般只做事后评述和趋势分析,后期开发利用较少。
1.3 有效性
1.3.1 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审核方法。重点调查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主要依靠企业自行填报,现行的环境统计软件只设计了数据逻辑性校验功能,缺乏对数据准确性的有效监督手段和审核方法,企业错报、瞒报甚至不报的现象时有发生。
1.3.2 污染源在线数据支持不够。环境统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监测数据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尤其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行业差异较大,且随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动频繁,不确定因素多;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频次偏低,而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刚刚起步不久,设备正常运行还要解决很多管理和技术问题,监测数据对统计数据的支撑作用不强。
2 提高环境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
2.1 健全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和考核机制
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源于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是做好环境统计工作的基础。应科学、合理地确定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按继承和发展的原则,在不同阶段作适应性调整,及时废除过时的指标,新增现实环境管理工作需要的指标。
2.2 拓宽环境统计范围
对新环境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要用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解释。特别增加对城市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城市生活污水受纳水体、三产服务业、机动车尾气、农村环境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统计,开展温室气体,特别是CO2排放统计方法的研究。
2.3 严格按照技术细则进行审核
全国环境统计数据应严格按照技术细则,对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突变指标、逻辑关系和合理性等进行审核。选择两年以上数据,对数据变化量大于10%的指标进行深入分析,追溯至点源。重点检查同向或反向指标间的逻辑变化趋势、主要指标和重要衍生指标的取值合理性等。
2.4 改进核算方法
实行抽样推算、总量测算、分级核算是我国统计部门的重大改革,是提高国民经济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下算一级”是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统计方法,也是我国统计制度的发展方向。
2.5 将环境质量统计与污染源排放统计结合起来
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放是密切相关的两项指标,应将环境质量指标纳入环境统计范畴,以便分析污染物排放量统计结果和环境质量指标的关联性,研究环境统计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污染防治与环境质量关系,科学估算宏观总量,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2.6 加快统计信息软件及数据库建设
加强对企业环保基础信息的管理,加强环境统计软件功能的开发,填报基础数据后,软件自助计算各项污染物排放量数值,并显示计算方法。
同时,增加企业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排放标准限值”两项指标,并与监测数据表相关联,对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逐项进行正确评价。加强环境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电子平台,深度开发环境统计信息资源。
2.7 提高综合分析表征手段
环境统计技术人员应进一步对水、气、固体废弃物等环境参数和监测数据进行深入了解,选择合适的综合分析表征手段,根据辖区内污染的区域、流域、行业、污染种类等分布情况,结合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统计人员要增强责任感,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把统计数据所反映的环境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中揭示环境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环境变化的规律。数据的综合分析室统计工作的灵魂,要充分发挥作用。
3 结语
目前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不论是与社会各界的需求相比,还是与相关国际准则的运作要求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全体统计工作人员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刘玉机,朱敬之.实用环境统计[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2] 陈军生.加强环境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J].云南环境科学,2004,23(4):72.
[3] 董广霞,陈默.我国环境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环境监测,2009,25(5):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