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课程教学品质纵论(九)
2013-04-29
作者简介:特级教师,执教高中思想政治课十年,其后,从事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和编写德育教材,参与有关专家编写论著和德育教材十余部;发表论文四百余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陈光全单元》《小学德育课程论》《教师发展之路》等专著。
提升中学德育课程教学的立美育人品质
所谓“立美育人”,是指“按照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规律来塑造新人”。[1]檀传宝教授认为:“德育应该成为‘立美德育。所谓‘立美德育就是要让德育过程也成为立美因而也成为审美的过程,就是要让美的法则成为德育活动的准则。”[2]中学生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爱美、追求美,特别需要得到美的元素的滋润。中学德育课程注重立美育人,能够提升学生生活建构的品质,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欣赏与乐观的生活态度,“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3]
著名德国哲学家、诗人席勒认为:“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4]深化中学德育课程改革必须立美育人,这是提升德育教学品质的应有之义。
中学德育教学要提升立美育人品质,必须让课堂成为充盈美的元素的天地。为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感知美、体验美、评价美和创造美,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建构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提升。
一、引领学生感知美
审美的主要对象是形象。美是通过形象来表现的。车尔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学生要发现美,就得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去感知多姿多彩的形象;如果缺乏感知的兴奋,他们就不可能有美的感受。怎样引领学生感知美呢?
1. 入“境”察“形”,捕捉教材之美
入“境”,即让学生进入教材中道德人物所在的环境、所在的事件,进入道德人物的内心世界。察“形”,即要扣住外显和内隐在课文和插图中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形象,并从这些形象中去捕捉和发掘出美的因素。
例如,在教学“珍爱生命”(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时,教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三幅图片:
图1:一排雪白的婴儿床,床上放着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他们身上裹着花巾被,甜美地酣睡着。
图2:大海和非洲草原的拼图,海面上空雄鹰在飞翔;碧蓝的海水中各种形态的鱼在畅游,还有一些色彩斑斓的小鱼栖息在五光十色的藻类植物和珊瑚中;而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象、雄狮、长颈鹿、角马、羚羊……在奔跑、觅食、嬉闹。
图3:一双大手托着一团黑色的沃土,土中长着一株小花苗,叶片青翠欲滴。
学生从婴儿甜美酣睡的脸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感受到婴儿犹如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朝阳那样美丽;从空中、海中和草原上各种动植物生机勃勃的形态、气象万千的景观中,可以感受到多彩生命的奇异美;而聚焦手掌托起的带土的小花苗,则可以感受到人们对生命的呵护美。如此,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审美解读,教师将学生带入一个能看得见、摸得着人物的思想和行为,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如此,入“境”察“形”,通过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形成了审美感知。这样的教学,既能激活学生感官的兴奋,又能强化他们对美的感受力。
在德育课程领域,美与善是相融的,教学要注重以形感人。例如,在教学“合作共享”(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时,教师可把童话情节制作成投影件,并配上相应的声响。当教师讲到关键处——一滴水唤来了千千万万个小伙伴,用力扛,拼命托,此时,投影中搁浅的木船由静而动地浮起来了,同时也响起了水滴们情不自禁的欢呼声:“团结合作的力量真大呀!”如此,画面与声音微妙结合,学生不仅能真切地感受到“声”美、“形”美、“色”美,而且能领悟到其中的意境美,可谓美不胜收!
2. 观看板书,感悟学习内容之美
板书若设计得当,构成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架的整体,其间不仅富含内容美、哲理美、含蓄美、缜密美,而且富于形式美、布局美、色彩美、书法美,使学生在观看板书时便能获得审美感受,领悟学习内容之美。
例如,在教学“日新又新我常新”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时,笔者指导教师设计了“心灵美”的板书,如图1所示。
这则板书无疑为教学立美育人提供了载体。因为学生从中既能感受板书的形式美,又能领悟板书的内容美,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
3. 感官冲击,触发美的情感
教师要善于借助视频、白板、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或对有关的知识点,一个大系统中各相关因素的关联,事物发展的因果联系等,进行形象化、动态化地演绎和展示;或对受时空所限,难以触碰的特大宏观世界或特小微观世界,进行放大、缩微、分解、聚焦、透视,或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或化大为小、化小为大,或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从而使认识对象瞬间冲击学生的视野,变得活灵活现,真真切切。如此,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而且能引发他们强烈的审美感受。
例如,在教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文化生活》第六课)时,教师制作了数字化的学习材料——利用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的剪辑录像,并配以恢宏磅礴、扣人心弦的立体录音。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去追寻、感受、领略祖先留下的文明瑰宝吧!看,那长达70米的画卷,从纸的制作、落笔着色、装裱成轴,充分凸显了发明纸的意义;那魔幻般的活字印刷板在印刷,方块字在起伏、流动、变化;此时表演方阵中托起硕大的‘和字,充分彰显了汉字的精、气、神,不愧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最优美的文字;那巨大的船桨,演绎出波涛汹涌的海上丝绸之路;少女捧着指南针,正在为风浪中的中华勇士指明航向;那鸟巢内外夜空中燃放的五彩斑斓的烟火,是火药的升腾和绽放。
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将四大发明,化抽象为具体,化远为近,化静为动,穿越几千年时空,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优化的信息学习环境中,学生受到了情感化的知识启迪,浓郁的人文情感的熏陶,浓浓生命情怀的感悟。正是情感的润泽、感化,以情激情,学生的心灵中也燃烧着奔腾的激情,此时,学生自然地感悟到:四大发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奇迹,古老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
4.品赏名言,感受哲理之美
名人名言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能给人以智慧和美感。初中《思想品德》五册和高中《思想政治》四册(必修)教材,共引入中外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杰出英雄人物的名人名言158条。例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等等。这些语言至美至精,永远陶冶、塑造着真、善、美的人性。借助德育课程教学平台,诵读、品赏名人名言,目视其文,心同其情,能让学生顿生沐春风、品香茗之美好感受。
二、引导学生体验美
心理学研究表明,仅仅对美的事物感知还是不深刻的,学生对美的形象的认识与感受,只有通过审美体验,提取美的琼露,引发审美情感共鸣,在心灵深处积累起审美经验,才能促进美感体验能力的提高。中学德育课程教学应如何引导学生体验人的心灵美呢?
1.图文并茂,体验人的心灵美
叶圣陶先生说,挂图“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儿童美感”。中学德育教材本身富于美的图片,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教材本身的图片之美,更要不断涵养自身的审美能力,可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引入挂图等手段,图文并茂,引导学生体验人的心灵美。
例如,在教学“老师伴我成长”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制作了一幅挂图。图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盛夏的夜晚,王维克和他的学生华罗庚坐在竹椅上乘凉。老师摇着蒲扇,仰望星斗对学生说:“世界上的知识,就像星光灿烂的宇宙,深奥极了,人生有限,精力有限,不能不抓紧时间啊!”华罗庚屏息凝神倾听老师谆谆教诲的话语,如醉如痴。
学生观照“教诲图”,再阅读、感悟课文对教师的讴歌:“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长大后,才知道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而你举起的是别人的未来,奉献的却是自己。”通过对这段诗意文字和挂图的感悟,更深刻地体验到了教师的人格美。
2.由表入里,透视道德人物的美好心灵
审美活动以情感为核心,“在由知、意、情系统和各种心理形式系统整合而成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情感处于中心的地位。这是审美心理结构同其他非审美心理结构的基本区别所在”[5]。诚如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言,激发包括审美情感在内的情感体验,是中学德育课程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审美情感有不同层次。对山水风景欣赏的愉悦,是低端的审美情感;而满足人的社会性需要的道德感属于高级的审美情感,如荣辱感、崇高感、责任感、正义感,等等。在中学德育课程教学中,特别要注重引领学生由表入里去感受、体验道德人物的美好心灵,使之孕育高级的审美情感。
例如,在教学“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第七课)时,教师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思乡曲”的音乐声中,学生进入教学的既定之“境”,感受苏武在大漠荒原中度过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遭遇种种磨难,仍忠贞不屈的崇高形象;想象苏武牧羊时仍怀抱“使节”,翘首遥望南方的心情。
学生借助想象去透视苏武的美好心灵,仿佛看到他挺立在茫茫沙漠中,怒吼的狂风吹起他褴褛长衫的下摆,吹乱了他被岁月折磨染白的胡须,苏武翘首遥望南方,注视大雁南归的踪迹,好像在向它们寄予期望:“飞吧,飞吧,快快飞到我的祖国,把我怀念故土之心,效忠祖国之情,转告给广大的人民吧!”借助想象,以情激情,苏武的爱国情操、美好心灵定会深深地感染学生,促使他们的道德感和美感交融在一起。
3. 抓住“留白”,深化美的体验
从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讲,“留白”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这种对“完形”结构的追求一旦实现,学生会从中获得极为愉悦的美感体验。
例如,“诚信的智慧”(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一课,教材中有一幅情境图:一位女医生正在与一位癌症晚期患者交流。医生对病人说:“别着急,你的病会治好的。”这句话隐含着“意义空白”。教师抓住这个“意义空白”设问:“医生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她这样说是骗人吗?你从医生的话中体验到了什么?”学生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并借助思考和想象的内容,对教材中的意义空白进行了填补和完善。有的说,“医生说的不是实话,而是美丽的谎言。”有的说,“她这样做,考虑的不是自己,完全是为患者着想,希望病人在生命的最后岁月,能够安心地生活。”还有的说,“诚信的核心是善。这位女医生美丽的谎言,其实也是一种善的表达。”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大家对善意谎言的美,有了更深切的体验。
三、引领学生评价美
评价美,是在感知美、品尝美的过程中,按照审美标准和伦理标准,引导学生对优美的或丑恶的,崇高的或卑劣的形象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从对人的心灵的认识开始的,根据这种认识,信念逐渐形成;而最主要的是培养爱憎感。因此,评价美丑在审美教育中属于较高层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让生命之花绽放”(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时,教师呈现了小悦悦事件和最美司机吴斌两段视频。
这两段视频都涉及到生命: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在学生观照、对比、审思的基础上,教师设问:“你怎样看待视频中的人和事?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说说你的评价。”学生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念和道德标准,进行了审美判断。
生1:货车司机活活地毁了祖国的花朵,这是一种摧残生命的犯罪行为。小悦悦惨死在马路上,不能容忍的是还有一些路人冷眼旁观,对于这种缺乏人性的行为应该鞭挞!
生2:面对自救还是救人的生命抉择时,吴斌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乘客的安全,他是心灵最美的司机。
生3: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尽管吴师傅的肉体生命结束了,但他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却让后人受益无穷。我感受到吴师傅的精神生命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延伸。
类似这样的评价,既能让学生深刻感悟生命的珍贵和生命的价值,又能提高他们辨真伪,识美丑的能力,促使他们弃恶扬善,崇尚美,效仿美,继而抵制一切消极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影响。
四、鼓励学生创造美
美是人类生活的显现。创造美,从根本上讲就是创造一种美的生活。创造美并非精英人才的专利,每一个平凡人也可以成为美的生活的缔造者。创造美不受场域制约,没有时间限定,最重要的是要渗透到人的生活的全时空中。
如何创造美好生活呢?有学者指出:“美好生活是属于思想者的生活,是在智慧之光照耀下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决定取舍,勇敢承担并对自己负责的生活,只有这样,美好生活才真正‘美好。”[6]
中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创造美呢?不外乎两个维度,一是创造外在的美,二是塑造心灵的美。
1. 引导学生优化外在形象
外在形象表现在举止文明、动作优雅、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等许多方面。引导学生创造美,就要引导他们优化自己的外在形象。创造外在的美,应引导学生择善而从,择美而为。
例如,在教学“礼仪展风采”(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时,教师按照审美要求,让学生分别对“抬头挺胸,动作协调,步伐有力”的走路姿势与“低头凹胸,上下肢动作不协调,脚步移动缓慢”的走路姿势进行比较、选择。前一种姿势走路带劲、有精神,显得很美;而后一种则是懒洋洋的,脚步零乱,显得很丑。在审美心理的趋动下,择美而为,美就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看到用自己的双手培植的鲜花盛开的花园,他会感到无比的自豪;他会用他为人们创造了多少财富来衡量自己走过的路。”少年感到自豪的原因在于鲜花盛开的花园是他用自己的双手培植的。如果这个少年看到的只是别人种植的花园,这种自豪感就不复存在了。
因此,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要充分借助由课内移植到课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创造美。一是通过自身的行为举止以及待人的态度,如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等,表达出自己的行为美。二是播美于生态建设。如创建生态校园、种植花木、饲养动物等,驱动学生去实践,让他们能在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创造美。
2.引导学生修炼心灵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道德教育,培养真正的人,就是号召儿童做一个心灵美好的人。”教师要认真谋划每一个学期的教学计划,精心运筹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注意将培养和塑造学生心灵美的元素融入其中。
修炼心灵美,应有博大情怀。一方面要呵护自然,具有欣赏自然生态的美感,这是后工业化时代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主要标志之一。[7]另一方面是关爱他人:“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爱是强大无比的教育者”。关爱他人,会“使人变得更纯洁、更诚实、更坦率、更严于律己”;如此,才能维系人与人间的和谐,进入光明生活的广阔世界。[8]
修炼心灵美,要注重培养学生宽容、诚信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美好的理想,承担起“做一个美好的人”对集体、对国家、对民族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人才能享有“美的世界中的精神生活”,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人”。
美好生活存在于连续一体的生活当中。它是理想设计、自觉修炼与行为践履相统一的过程。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当下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如此,“人的心灵美才能不断完善并趋向更好的境界”。[9]
值得注意的是,提升中学德育课程立美育人品质,教师是关键。从某种角度看,教师本人就是德育课程。教师首先自己要注重修炼、提升审美素养,真正做到在德育课堂内外彰显师表美,教师“应该是情感丰富的长者,是能将学生带入美好境界的诗人,也应是思想深邃的哲人”。[10]为了培养,塑造学生具有高雅的情趣,美的人格和心灵,教师应该成为美的传播使者,构建起活泼而高雅,敏锐而深刻,正直而激情的为师形象。
“人只有在美的追求中,才能把自己的灵性呈现出来,使我们的世界笼罩上一个虔诚的,富有柔情的,充满韵味的光怀。”[11]当学生感受到道德生活的美时,才能激发强烈的道德情感,响应道德召唤,融入道德美的怀抱中。当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才会热爱大自然;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美,才会自觉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要引领学生在追求美中,彰显师表美的感染力、穿透力,演绎精彩的教学故事。
参考文献
[1]丁谷怡,孙双金.重建课堂文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3.
[2]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183.
[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4][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16.
[5]邱正明.审美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310.
[6]杨进,柳海民.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J].教育研究,2011(11).
[7]袁浩.生态美感的本质与结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5).
[8][苏]苏霍姆林斯基.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M].肖辉,晨楠,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36~37;36;40.
[9]何齐宗.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人格[J].人民教育,2012(20).
[10]胡兴松.思想政治课教学何以引导学生立美[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11).
[11]张应杭,等.人生的美学意境[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18.
(作者单位:宜都市教学研究室湖北宜昌 4433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