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板凳够长吗
2013-04-29兰刚
兰刚
五月的早晨已经骄阳似火。在上海闵行曲棍球场,幼儿园的运动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先是各年级的小朋友表演团体操,尽管动作难言整齐划一,家长们仍然起劲地在看台上为孩子们摇旗呐喊。好些孩子索性停下动作,盯着台上手舞足蹈的家长们看起来。在这样的场合,永远是家长比孩子兴奋!
到了亲子互动时间,偌大的运动场被布置成一个大游乐场。孩子牵着家长的手,从一个游戏跑到下一个游戏,若是全部完成,则可以得到标志完成的小星星。一时间大人、小孩你追我赶,处处欢声笑语。
等孩子们都玩好了,我们几个爸爸终于可以找点自己的乐子了,于是在场地右边的小型足球场分成红蓝两队,踢起球来。
奔跑、急停、抬脚怒射!这脚一粘球,大家仿佛都找回了在大学操场上纵横驰骋的快感,个个生龙活虎,你争我抢,互不相让。但毕竟都人到中年,十五分钟下来,我和同队的王总已是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连忙向裁判提出换人,一屁股坐到场边的长凳上。
“才踢了一刻钟,我们就成板凳队员了,这样下去,等到半场,估计能上去踢的人就没几个了。”我给王总递上一瓶水。
王总一边抹汗一边问:“我看NBA比赛,常常提到现在到了比拼板凳球员的时段,这个说法到底怎么来的?”
“板凳球员的说法最早来自美国的棒球联赛,在棒球比赛中常常要更换投球手,其他队员则坐在一条长凳上等候。刚下场的球员坐到最后一位,排在首位的则上场比赛。久而久之,人们也开始用板凳球员来比喻企业的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了。”我解释说。
“确实很形象,如果我的企业中也有这样的板凳球员计划,走几个管理人员也就不怕了。”王总羡慕地说。“但板凳计划只有在信任度很高的组织环境中才会有效,否则肯定会沦为形式,没有高管愿意真正去实施。”我给王总泼了一瓢冷水。
“为什么?我把它放入高管的KPI不就得了吗?”王总不解地问。
“如果管理全靠KPI,那注定是会失败的。所谓板凳计划,就是要领导者指定在一到两年内,或三到四年内,能接替自己的人选。其目的一是要求领导者重视人才培养,二是保证组织不因人才流动影响绩效。但对领导者本人来说,这几乎是一项自掘坟墓的任务,如果他不相信或看不到自己因此面对的职业发展前景,他是不会真心实意去配合的。他可以找出很多方法与你博弈,要么选择一些听话但能力不强的人作为板凳球员充数,要么找借口把真正有潜力的人放到火坑里任其灭亡,还美其名曰要磨炼他。所以我常跟企业家们讲,没有健康的企业文化,别人用得好的、听上去很美的一些工具,到了你那儿就玩不转,这就是‘南橘北枳的道理。文化建设绝不是务虚,它决定了组织是否具备培养人才所需的土壤。”我加重语气说。
“那板凳球员在场边呆久了会不会觉得无聊,反而走得更快了?”王总略有所思地说。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所以板凳计划绝不是仅仅把名字放进去就完事了,要创造机会让他们练手。一种普遍采用的方式是轮岗,让板凳球员到不同的岗位锻炼。如果他在A岗位干得好,到了B岗位就不行,说明他还不够优秀;如果他在ABC等好几个岗位都表现优异,说明他是真正优秀的未来领军人物。IBM新任CEO罗梅蒂女士在公司服务三十年,干过十多个不同的岗位,一直业绩出色,最终被提拔为IBM历史上首位女性CEO。另一种好的方式是临时顶岗,在上司休假或长期外出时,让最有潜力的板凳队员临时行使他的职责,这也是很好的以赛代练的方法。任正非在华为更是大胆尝试轮值CEO的模式,让每个高管轮流做两年CEO,相信几年以后他会从中选出最杰出的一位常任CEO。”
王总深表认同:“以赛代练确实更稳妥,否则光看平时表现也蛮难看得准。看起来板凳计划是个系统工程啊,我们现在业务都忙不过来,恐怕这事儿得先放一放。”
我摆摆手说:“企业发展越快,越要腾出手来实施板凳计划,否则很快会遇到瓶颈。柳传志反复说,发展企业就是发展人,发展人就是发展企业。没有足够的领军人才,就好比只开车,不加油,这车是跑不远的。”
“我花钱直接到市场上挖人不就行了吗?”王总并不认同。
我进一步分析道:“真正优秀的人才各家公司都会拼命留,要么你挖不动,要么你即使挖动了,付出的代价过于高昂,公司内部摆不平,老人有意见,新人也干不好,常常鸡飞蛋打。另外,挖来的人是否会认同公司的文化,能否融入现有组织,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你花的精力综合来看不比自己培养少。世界上卓越的企业大多以自己培养为主,以挖人应急为辅,鲜有靠挖人长治久安的。你看在足球队中,巴萨和曼联之所以成为常胜将军,得益于其完善的青年球员培训体系,他们也会买球星,但还是以自家培养的球员为主。你的板凳有多长,决定了你的生意能做多大。”
正说话间,场上一片欢呼声,原来我方的球门再次被对手攻破。我们的球员早已气喘吁吁,疲惫不堪,但板凳上就我们两个人,也跑不动了。王总拍着头说:“看来我们的板凳不够长,这比赛是输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