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拥有英语课堂话语权
2013-04-29黄三妹
黄三妹
一、问题描述
话语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态度的方式,它代表着一种权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话语权是指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具有的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见解的权利。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课堂话语权利的充分享有和运用能确保学生英语语言的输出与输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也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重要保证。通过调查并结合自身教学经历,笔者发现在目前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并未真正获得课堂话语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课堂话语霸权
教师话语霸权指教师凭借其知识权威地位,占据了课堂对话的大多数,并且控制了对话的内容和形式,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不容置疑地灌输给学生,剥夺了学生发表自己看法、见解和疑问的权利,对学生语言和思想进行潜意识的控制。(1)教师对课堂话语的完全支配。学生在“一言堂”的灌输中,充当的仅仅是接受者的角色,没有权利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2)教师对学生课堂话语权利的假性赋予。教师在课堂上象征性地向学生发问,并引导学生按照教师预先的设计进行回答。(3)教师分配学生的课堂话语权。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分配其话语权利。
2.个体差异导致学生话语权失衡
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学生的学力差异[2]、个性差异和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的差异,都加剧了话语权的不均衡。那些学力高、性格外向、家长关注其在课堂上能否积极主动发言的孩子,往往占据课堂话语霸权;那些学力低、性格内向、家长不关注其学习的孩子,思维游离于课堂之外,往往连最基本的语言操练都无法参与;还有一些学力中等、性格内敛、家长只关注其学习结果的孩子,信奉沉默是金,虽然具有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态度的能力,但碍于“反正老师会讲”、“万一回答错了,太丢人了”等想法的羁绊,主动放弃了自身的话语权。
二、解决策略
1.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重要感,鼓励学生享有话语权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中应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要感是人的八大基本需求之一,做为教师,要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有这种感觉,不管他的成绩好与差。学生主体意识和重要感的提升,必然会诉诸于课堂话语权的表达。
在课堂上,教师要巧妙地分配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例如,在讲解核心词汇的用法时,可以先让中等生尝试在一定的语境中造句,如果中等生答对且反应迅速,那就马上让学困生造另一个句子;如果中等生答对,但反应有点慢,那就让学困生重复;如果中等生答不出来,才轮到尖子生回答问题。当一个同学想出的句子被全班同学当成例句记录在笔记本上,他肯定会产生一种很重要的感觉。这种感觉,将推动他今后在课堂上继续使用自己的话语权[5]。
2.创造平等、包容、和谐的师生关系,爱护学生的话语权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在愉快、平心静气的时候,接受的信息最多,学习的效率最高。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话语权,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形式,帮助学生不断重组、建构和内化知识,通过倾听、交换、合作来分享各自的话语权,使传统单一的课堂话语发展为兼容师生纵向对话和生生横向对话的立体课堂话语体系。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的态度和行为。此外,教师还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给与积极、真诚的反馈。
一位教师执教Go for it!七年级下册第九单元“How was your last weekend?”中的一段师生对话,教师能兼顾到全班每位学生,及时调整话语结构和内容,不把对话演变成纯粹的师生个别交流,在话语不断转换的过程中完成有意义的语言生成,从而实现了语言学习的目的。
T:Hi.How was your last weekend?
S1:Great,I think.
T:(to the class)Wow,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he did?
(虽然对话是发生在师生两人之间,但这位教师很善于将其发展成全班共同参与的话题,让每位学生都能分享用英语交流思想的乐趣。)
Class:Yes.
T: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1:I go shopping with my friends.
T:You go shopping with your friends last weekend?
(学生没有正确地使用一般过去时,教师重复了一遍并夸张地突出go,学生很快意识到并自行改正。)
S1:I went shopping with my friends.
T:Im happy you can correct your own mistake.
(这样的反馈语相信学生听了之后,心情一定会愉悦,不会因为失误而放弃话语权。)
T:What did you buy?
S1:I bought a book and a pen.
T:Thats really nice.Would you like to know your classmates weekend?
S1:Yes.
(教师在师生个别对话中很巧妙地借学生之口,引出第二位学生的话语,同时让全班同学的思绪集中到师生对话中,期待这位学生会选择哪位同学继续交流。)
S1:Xxx,please.Hi.How was your last weekend?
S2:…
T:Class.How was your partners weekend?Please ask your partner.
(让班上每位学生都拥有话语权,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引发更多有价值的语言输出。同时,前两位学生的对话给全体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语言示范,为后续的学生语言输出提供了便利,生生之间交流更趋自然,学生的思维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从这位教师的对话教学设计可以看出,教师将课堂教学资源(如话语机会、话语时间)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每一位学生,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交流,改变活跃生霸占课堂话语、边缘生话语权旁落的失衡现象。在纠错时,注意呵护学生的自尊,及时给予表扬。如此平等、包容、和谐的课堂环境,必然会让每一位学生轻松快乐地享有话语权。
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保障学生的话语权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精心设计。所设计的活动务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想参与、能参与并发挥自身作用,充分享有话语权。
新课程改革倡导任务型教学法,教师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小组成员通过信息交流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从而实现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目的[6]。例如,在教学Go for it!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What does he look like?”中Section B 3a中“Johnny Deans new look!”的内容时,可以有以下两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呈现流行歌手Johnny Dean前后两张照片,让学生分别描述,可以参考教学参考书,在描述的过程中使用本单元的目标语。
教学设计二:只呈现Johnny Dean前后的一张照片,请多个学生使用已学过的语言对其加以描述,然后告诉学生Johnny Dean想要设计一个新形象,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Johnny Dean讨论设计,并让学生在组内描述自己的设计,最后全班评出“最上镜设计”。
虽然两种设计都是谈论Johnny Deans new look,但对引发学生话语权的结果却是大相庭径的。设计一是一个简单的陈述,结果非常明确,直接指向了教科书的标准答案,这个设计所赋予学生的话语宽度较为狭窄。设计二是一个导向丰富的话题,它可以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Johnny Dean,在描述新形象时,学生的话语无疑会由一个中心向周围辐射,并生成许多高质量的语言输出。在这个话题情境的激发下,学生摆脱了被教师牵着走的处境,思维空间拓展了,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传递真实的信息,而不是背诵和转述课本中或他人的文字或话语,这样学生才能言之有物[9],在新旧知识的不断整合和内化使用中创造精彩的语言输出,语言运用能力不断提高。
学生话语输出的质和量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平衡自身的课堂话语权的同时,更应该尊重学生的课堂话语权,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营造一个平等、包容、和谐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为学生的课堂话语输出供机会、增积累、搭支架、续推进。
参考文献
[1] 徐尉羚,石长林.教师课堂话语霸权的成因、表现及消解策略.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4).
[2]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赵虹元.试论学生课堂话语权力.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7).
[4] 徐祖胜,商秀梅.学生话语权的缺少和构建.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4).
[5] 葛文山.分靠教学七分靠沟通.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7).
[6] 吴永艳.有中学生课堂话语权失衡引发的思考.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9).
[7] 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教学语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