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地区深两优5814栽插密度试验研究初报
2013-04-29金成兵王蓉吕长其
金成兵 王蓉 吕长其
摘 要: 在金华地区以两系杂交稻深两优5814为材料,设置6个密度处理,研究不同的栽插密度对深两优5814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栽插密度处理,深两优5814产量差异显著,M4处理由于有效穗多、每穗粒数充足、结实率较高而产量最高,达到10 569 kg·hm-2。因此,在金华地区深两优5814作为单季稻种植,栽插密度以16.5万丛·hm-2,双本插种为宜。
关键词:深两优5814;产量;栽插密度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9.021
Preliminary Studies on Planting Density of Rice Cultivar Shenliangyou 5814 in Jinhua City
JIN Cheng-bing1, WANG Rong 1, LYU Chang-qi2
(1.Seed Administrative Station of Jinhua c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0,China; 2.Agro-technical Station of Wuyi district, Wuyi, Zhejiang 321200, China)
Abstract: To screen out the 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of rice cultivar Shenliangyou 5814 in Jinhua city, six planting densities were setted. The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yield components of Shenliangyou 5814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Shenliangyou 5814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planting density. Group M4 had relatively high amount of effective ears, abundant grains in each ear, thus, the highest yield of 10 569 kg·hm-2. In conclusion, the 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for Shenliangyou 5814 as single cropping rice in Jinhua city was 1.65 ×105 plants·hm-2 and two seedling per clump.
Key words: Shenliangyou 5814; yield; planting density
深两优5814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清华龙岗研究所配组育成的籼型弱感光两系杂交稻,2009年通过国审。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全生育期136.8 d左右,与中浙优1号相仿。2007年起在金华市引进试种,连续3年试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熟色佳、适应性广,在金华市有较大的推广潜力[1-2]。
本研究以两系杂交稻深两优5814为试验材料,于2010年设计了不同栽插密度对深两优5814影响的试验,旨在确定深两优5814在金华地区较为适宜的栽插密度,以达到高产和优质的协调,为大面积推广该品种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0年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毛村进行。供试土壤为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河沙泥, 基本肥力状况为: 有机质42.5 g·kg-1、全氮2.49 g·kg-1、碱解氮133.77 mg·kg-1、有效磷51.9 mg·kg-1、速效钾220 mg·kg-1、pH值4.25。前作为空闲田。
1.2 试验设计
栽插密度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10.5万(M1),13.5万(M2),16.5万(M3,单本插),16.5万(M4,双本插),19.5万(M5,单本插),22.5万·hm-2(M6),秧龄统一25 d,移栽叶龄5叶1心。
肥料施用。移栽前基肥尿素150 kg·hm-2、过钙450 kg·hm-2打底;移栽后5~6 d结合除草统一施用氯化钾120 kg·hm-2,尿素105 kg·hm-2;移栽后15 d第2次施用尿素105 kg·hm-2;抽穗后保花肥施用尿素。尿素按基肥∶追肥∶保花肥为50%∶30%∶20%比例施用。各处理3 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 20 m2。其他管理同大田常规。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肥力水平参照《土壤农化分析》测定。
1.3.2 群体生长动态 移栽时每个小区2个点,每点10丛,每5 d观测1次苗情动态。
1.3.3 群体生育期 记载播种期、移栽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
1.3.4 群体产量构成及产量 成熟期每个小区取样2丛,考察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等。产量测定:去除边2行,每小区收割6~10 m2,晒干换算成标准含水量后计算产量。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插密度下深两优5814生育进程
从表1得知,不同的栽插密度对深两优5814生育进程没有影响。各处理5月27日播种,6月27日移栽,秧龄31 d,9月3日全部齐穗,播齐天数99 d,全生育期143 d。
2.2 不同栽插密度对深两优5814群体质量的影响
从表2得知,单本插种条件下,深两优5814最高苗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总体呈现上升趋势,M6与M1相比,最高苗数增加67.5万·hm-2;有效穗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成穗率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相同栽插密度下,M4双本插和M3单本插相比,最高苗和有效穗明显增加,分别增加36万·hm-2和19.5万·hm-2。
2.3 栽插密度对深两优5814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单本插种的处理,每穗总粒数在202.4~214.1粒之间,处理间差距不大,变幅11.7粒;而每穗实粒数变幅较大,M6与M1相比,减少了19.7粒,结实率也相对稳定,处于84%~90%之间,千粒质量随着栽插密度的提高呈逐渐下降趋势,单产水平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单本插种以M5产量最高,9 811.5 kg·hm-2。双本插种的处理M4与M3相比,虽然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有所下降,但有效穗充足,产量也达到最高,单产10 569.0 kg·hm-2,比M3增加1 045.5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以深两优5814为研究材料,探索其在金华地区种植合适的栽插密度。和前人的报道相比[3-10],本研究发现不同栽插密度对深两优5814的分蘖动态、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影响显著。通过试验,笔者认为深两优5814作为单季稻种植5月底播种较为合适,秧龄控制在25~30 d左右,栽插密度以16.5万·hm-2,双本插种最佳,单产可以达到10 569.0 kg·hm-2,增产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金成兵,王蓉,吕长其.施氮量对两系杂交稻深两优5814产量影响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3):69-70.
[2] 吴光线.深两优5814作中稻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45-46.
[3] 王会来.测土配方施肥在深两优5814水稻高产栽培示范田上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8):26-27.
[4] 李小玲,孙小红.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深两优5814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2(7):62-63.
[5] 吴玲雁,郭远行,鲁新华.两系杂交稻深两优5814在宣州区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69-70.
[6] 孙云开.深两优5814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28-129.
[7] 方放辉.深两优5814在云霄县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2(12):44-45.
[8] 储芬芳,葛礼义,童相兵.优质杂交稻“深两优5814” 不同插种密度试验初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0(6):44-45.
[9] 周发民.深两优5814不同移栽密度多点对比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70-71.
[10] 童相兵.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深两优5814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08,23(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