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意识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价值根基
2013-04-29李锋
李锋
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于2012年在南京、2013年在昆山举行“公民意识教育”学术研讨会,以期唤起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视。香港社会学家曾荣光认为,公民教育就是一个社会培养新加入者成为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有效能成员的教育过程。纵观思想政治课教材,公民意识教育内容贯穿于全部教材,内容包含培养中学生的国家意识、主人意识和现代文明意识,并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方面明确当代中学生对自己责、权的认知和价值取向。究其本质,思想政治课教学落脚点应在于培养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等素质的合格公民。
一、公民意识教育:思想政治课的使命
1.市场经济发展的呼唤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既要求社会成员有成熟的政治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生品格,也要求公民拥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并严格遵守法律与规则,并在社会活动中对个体行为负责。然而,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我们的社会成员却暴露出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落后于时代发展,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不利的影响。公民意识是一种荣誉意识,本应以作为一名中国公民而感到无比自豪和荣耀,可是,一部分有影响公众价值取向的人物(主要集中在明星)以各种理由主动放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加入其他国家国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公民意识也是一种责任意识,本应以作为一名中国公民而主动承担相应社会责任,可是,一部分有影响公众评判社会公平与道义的人物(主要集中在所谓的“官二代”“星二代”“富二代”等)、企业以及在一些突发公共事件中(如SAS危机、地震灾害等)的个体,却做出了让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的行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公民意识也是一种生命意识,本应以作为一名时代的公民而尊重生命追求价值,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出现漠视生命,特别是大、中、小学生自杀或者伤害甚至剥夺他人生命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无比的伤感。这些现象的存在无不暴露出公民意识、公民素质方面的严重问题,充分体现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迫切性,作为国民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必须勇于担当起这份义不容辞的重任。
2.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2012年“七一”讲话中指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广大青年一定要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同年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教育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两次的表述都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要求,强调教育要以德为先,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角度来看,伟大的中华民族是重视德育和志趣高尚的民族,《左传》中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是人生不朽的表现。《管子》中记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表明培养合格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长远之计。当前,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为先更能充分体现教育发展的方向,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要把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引导和教育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些要求也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所在。
3.政治学科性质的体现
思想政治课程是集理论学习、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教学的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也进行道德教育。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堂是对广大学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德育工作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指导思想在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课教材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凸显思想政治课程特有的任务、功能和视角。
二、公民意识教育:思想政治课的主线
公民意识教育包括对学生进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公民意识的培育、权利责任意识的熏陶、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的引导和公民国际视野的培养等。现行的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内容中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包括政治观、国家观、民主观、政府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等。笔者把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内容进行梳理,并把它与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加以衔接,总体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
1.国家意识教育
培养中学生国家意识是中学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国家意识指公民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明确地意识到国家与自己命运息息相关,是自己生活的依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基础,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对于培养中学生国家意识的内容有《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四课“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部分内容,《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二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九课“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部分内容,《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中知识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永远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知识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中知识点“紧紧抓住中心环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政治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与国家、政治和政治文化等知识密切联系,最终目标指向国家与政治关联的内容。因此,政治意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所谓政治意识教育指对中学生进行政治方面知识的教育,使受教育者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国体和政体等知识)、了解政党知识、了解世界政治形势、学习国际政治知识、学习相关社会科学,培养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培养民主精神等。在当前我国社会背景下,政治意识教育必须向培养参与型公民教育方向发展,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政治态度与价值观以及政治参与教育为一体,是我国走向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对于培养中学生的政治意识教育内容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概括起来共涉及十大主体。具体知识有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我国的政体、国家政治制度、政党知识、国际政治知识。
3.法律意识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法律成为人们与社会之间或人们内部的利益的调适器;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其多元开放、公平竞争、关注效率与和谐共进的价值取向使得法律规则愈发显得重要,我国建立法治国家的目标,客观上要求实现由德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和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以权利义务为基本联系纽带的法治共同体,这就要求法律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应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此背景下,法律意识教育成为培养公民意识所不可或缺的内容。
纵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涉及法律教育内容有《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五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八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部法律在本书中多次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第二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信访条例》,第三课《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第五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七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责任(义务)意识教育
所谓责任意识,指培养公民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并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的心理特征。人类文明发展要求人要具有沿袭文明、发展文明的责任意识;关心国家政治生活的责任意识;承担生活角色的责任意识。
纵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对责任(义务)意识教育界定比较明确的内容有:《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五课“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内容中明确谈到“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第八课“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内容中明确谈到“每个公民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课“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内容中明确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中规定“要树立义务意识……”、第三课“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内容中明确了“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第五课“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内容中明确了人大代表的义务,《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传播”内容中明确了“……我们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5.权利意识教育
有效培育公民权利意识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文化根基,是深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防止和遏制腐败的锐器,也是国家进步、社会文化的重要标志,更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
纵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涉及权利意识教育内容有:《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五课“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内容中明确谈到“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第八课“征税和纳税”内容中谈到“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课“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内容中明确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中规定“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内容中强调“公民要珍惜选举权,审慎投票”,第五课“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内容中明确了人大代表的权利。
6.道德意识教育
道德意识教育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公民遵守道德是社会安定和个人正常生活的重要保证。道德意识教育成为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公民道德教育要使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维护正常秩序,遵守基本公共生活准则。通过道德意识教育,使公民养成良好的品质、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和公共财产、维护社会正义等行为习惯和态度,这是对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对于培养中学生道德意识的内容主要有:《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知识表述“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第五课“公司经营与发展”中“公司要诚信经营……”、第九课“市场配置资源”内容中表述“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课“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中“……改善民生,推进公平正义……”、第二课“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中“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第四课“政府依法行政”中“诚实守信”,《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中“文化塑造人生”、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