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式歌剧,并赠送古堡
2013-04-29司马勤
司马勤
你要亲临萨翁林纳度过夏令时节,才会明白这个小镇是怎么一回事。这些年来,我曾发表过多篇关于芬兰歌剧的文章,朋友中也有不少人曾经到访或在那里演出。所以,我认为自己大概知道萨翁林纳的优点与缺点。我在屏幕上看过演出录像,在舞台上看过萨翁林纳的巡演制作——这支团队为2009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拉开帷幕,演出威尔第经典剧目《麦克白》;他们有幸受邀参与明年3月份的香港艺术节。并引进瓦格纳巨作《罗恩格林》。我现在必须坦白地承认,位于芬兰美丽湖畔的小镇,拥有独特而奇妙的氛围。
有人说是因为那座堡垒,但今夏的奇妙之旅在还没看到堡垒之前就启程了。镇里的主要演出场地,即奥拉维城堡(OlavinlinnaCastle),就像童话世界一般,是整个歌剧节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可是,观众的全方位歌剧体验从小型飞机着陆那一刻就开始了。旅客正在等待行李的时候,参与歌剧节的演员就近在咫尺,演唱经典的咏叹调,还以钢琴伴奏。镇上的街道与商店都挂上歌剧节的旗帜,推介本届演出的各个剧目。应该这样说。整个小镇上上下下抱着对歌剧的同一宣传理念。
当然,我这一次到访,有一个很好的借口:歌剧节制作《罗恩格林》将到访香港,必要先睹为快。我登上互联网查询歌剧节的演出日程,禁不住佩服他们的精心策划。整个日程看起来就像烹饪食谱:最基本的就是今年庆祝200周年诞辰的两位作曲家(除了重演《罗恩格林》以外,还有两部威尔第制作,一部重演一部首演),再加上一出算得上曝光率较低的法国歌剧,还有芬兰歌剧的世界首演。烹调的方法很简单:把它们搅拌一下。我选了连续五天的日程,刚好在这几天内,每一个剧目相继演出。
萨翁林纳为我们上了珍贵的一课。当你要把一个令人着迷,但又独具特点的15世纪堡垒装点成一个剧院如果设计的场景是一座堡垒,那真的是天衣无缝。把堡垒的舞台变为剧院,也有相当的可行性。但要把堡垒改装为夜总会或俱乐部,你就得慎重考虑。
很可惜,马里乌斯·特勒林斯基(MariuszTrelinski)执导、与波兰国家歌剧院联合新制作的《茶花女》,选择了夜总会为背景,堡垒那种奇妙的气氛因而全遭破坏。了月17日演出前,广播系统播出女高音珍妮弗·罗利(Jennifer Rowley)身体不适的消息,郑重声明,希望观众体谅。难怪整场演出里,罗利的音高一直都把握得不好。其他演员却无法抵赖,尤其是帕夫洛·托尔斯泰(Pavlo Tolstoy),他简直就是一个力不从心的阿尔弗雷德。参加演出的小配角好像随便从其他歌剧暂借过来一般。有几位看起来做了充分准备,却没有被充分利用。在音乐的演绎上,指挥斯特法诺·罗曼尼(StefanoRomani)没有提供一个扎实的领导方向。唯一胜任的演员是饰演杰尔蒙(Germont)的丹尼尔·苏林(Daniel Sulin)。起码他奉上的是一次规规矩矩的演出,角色能保证他应有的尊严。
整体演出令人摸不着头脑,这应该归咎于特勒林斯基一个人吗(同样令我感到诧异,这是萨翁林纳有史以来第一套《茶花女》?也很难说。舞台被分为上下两层,与堡垒的原始建筑十分配合。舞台虽宽但不够深,可用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实,观众可以接受布景的视觉效果,只可惜演员的动作与外貌全无新意,好像是从其他“现代”版《茶花女》借来一用。(我们真的要看着阿尔弗雷德与他的朋友演唱“祝酒歌”(Brindisi)的时候,把卡拉OK话筒传来传去吗?)舞蹈演员好像刚从百老汇经典名剧《歌厅》(Cabaret)队伍中挑选出来。他们多次出现,每一次所穿的服装都少之又少,露出性感卖相。对观众来说,看看美女的迷人舞姿而分分心,未必是一桩坏事,只可惜这些场景阻碍了观众明白故事情节的发展。
前一晚的剧目,是《参逊与达丽拉》,由盖·蒙塔冯(GuyMontavon)执导。这是一部与德国艾尔福特歌剧院的联合制作,同样增添了现代元素,但比《茶花女》要成功得多。一个剧院取替了旧约圣经里的达贡庙(Temple of Dagon),坐在里面的犹太男子戴上传统圆顶小帽,他们是腓力斯恐怖分子的人质。不久之后,长发的参逊在人群中悄悄出现,与腓力斯领袖对抗。(这个场面堪比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美国电影《龙胆虎威》系列;英雄脱发这个话题,实属巧合。)
把圣经故事呈现在舞台上,经常都变得像个死板的清唱剧。尽管很多关键情节都在幕后或间场中发生,蒙塔冯的版本还是富有戏剧性而且充满动力。演出参逊的弗朗克·法利拿(FrancoFarina)。他那英雄扮相令人信服。米里亚娜·尼克利茨(MiSjanaNikolic)饰演的达丽拉无论外表或声线,都足以诱惑参逊这个盖世英雄,使他连头发都失掉。但是,两位主角在戏里面就像政治棋盘上的小卒。这种演绎使圣经故事的寓意套上今天的现代社会,十分恰当。
尽管圣桑总谱里的细节没有直接启发蒙塔冯的制作,导演处理剧情方面还算流畅。指挥夏克·德拉库特(Jacques Delac6te)把握音乐里的张力也很称职,现代诠释与音乐效果相得益彰。跟《茶花女》一样,舞台也是分成上下两层,恐怖布分子经常拿着机关枪在上层(即故事中的剧院屋顶)巡逻。到了最后,瞎了眼的参逊没有让房梁垮下来,他从敌人的身上抢过一枚手榴弹,将它引爆。结局都是一样的。
奥拉维城堡这个地方最理所当然的布景。就是一座堡垒。两出重演的制作都用了城堡为背景,彻底证实歌剧节显赫的声誉:罗曼·霍芬比策(Roman Hovenbitzer)曾在2011年执导《罗恩格林》,这次重演,一切驾轻就熟,效果更为得心应手。拉尔夫·朗格贝卡(RalfLfmgbacka)导的《麦克白》自1993年首演后受到观众的爱戴,经常重演,历久弥新。霍芬比策的导演手法更是雄心勃勃,我看《罗恩格林》演出当天(7月19日),音乐演绎得也很到位。霍芬比策处理这个童话式故事时,为了配合空间有限的舞台他作了调整,把故事整体扩张,利用起舞台左右两侧(舞台右边加了一个小水池,小孩在那里放着天鹅形的小船)与观众席通道的空间(把白纸制造的大天鹅模型引领上台)。整部歌剧的戏剧性同样地往外伸展,带出来的讯息更涉及宗教与政治。虽然叙事手法间或模糊了点,但导演却完完整整地铺排出故事里的情节。
在音乐演绎方面。歌剧节后将卸任的艺术总监,指挥家贾里·哈马莱宁驾驭乐团,奏出来的音色表层充满光泽,同时又含有内在的能量。当晚演出最令人震撼的是合唱团的表现。团里一百多位歌唱家都很出色,齐唱的时候无论和声或者演技都把握精准致极。合唱段落的浑厚声音甚至可以覆盖一切——有时候连乐队都被他们宏伟的歌声所盖过。
独唱演员的阵容与配搭,达到互补的最佳效果。布莱恩·雷吉斯特(Bryan Register)饰演罗恩格林。每每在宏伟的场面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但他的演绎不算细腻。克里斯汀·嘉伯斯(KirstenChambers)饰演埃尔沙,一开始让观众抱着怀疑的心态。原来她是为了营造角色:纯真少女的形象逐渐演变为一个内心复杂的少妇。托马斯·赫尔(Thomas Hall)与图基亚·克尼替拉(Tuiia Knihtila)扮演的特拉蒙德(Telramund)与奥尔图德(Ortrud)夫妇,他们的破格演出劲道十足:两人强权但又反复无常。在这场演出里,无论大大小小的演员都尽了全力。
如果说了月18日演出的《麦克白》没有像《罗恩格林》那么有冲劲,是因为威尔第这个剧目,在萨翁林纳歌剧节悠长的历史中,它比较像一瓶已珍藏20来年的威士忌。安纳利·克法兰德(AnneliQveflander)设计的大皇冠前一次悬挂在萨翁林纳的舞台上空,是2007年,但开场不到五分钟,观众又被这个简约但美妙的布景所吸引了。指挥让·拉顿·科尼格(JanLatham-Koenig)让威尔第的乐声在堡垒里透彻地鸣响,演出麦克白伉俪的斯蒂芬·格尔特纳(StephenGaertner)与斯拉·勃罗斯(Csila Boross)都十分出色。当天最令人难忘的演员,是卡洛·克伦波拉(Carlo Colombara),他饰演班戈。鬼魂出没的时候,令整个舞台都加上一层阴森的气氛。
上年度,萨翁林纳搬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歌剧。这部世界首演作品的创作过程通过互联网而诞生。歌剧剧名为《自由意志》(Free Will),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集体创作“歌剧由你”(OperabvYou)项目。本年度的新剧目于了月20日举行世界首演,主题来自另外一类比赛:赫尔辛基的三四年级小学生提供故事大纲,胜出的构思再由专业编剧伊达·赫敏一安替拉《Iida H~neen-Anttila)负责剧本,作曲家提摩朱哈尼·克雷尼(Timo-Juhani Kyllonen)负责音乐。如果故事情节—关于在海洋动物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像比赛的程序那么清晰就好了。米娜·费尼凯妮(MinnaVainikainen)执导的这场世界首演没有安排投影字幕。我听不懂芬兰语,所以无法明白唱词,多少感到可惜。后来,我听说连本地观众都同样觉得歌剧唱词莫名其妙。
克雷尼的歌剧只有70分钟,音乐相当有条理。从第一拍以至剧终,空中掉下一大堆气球的那一刻——我指的,是几千个白色与银灰色气球从天而降——这部歌剧的演员很可爱,制作水平也算不错,观众离场的时候多表示满意。现在提出这个意见可能太晚了,但我忍不住猜想:要是特勒林斯基的《茶花女》也加送几个气球,整体效果可能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