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苏武时代精神与崇高品格的呼唤

2013-04-29春娟

歌剧 2013年9期
关键词:李陵苏武时代精神

春娟

由党小黄编剧、郝维亚作曲、陈蔚导演的原创歌剧《大汉苏武》于8月19日在古都西安震撼首演,笔者观看了该剧的两组演出,震撼之余,留给笔者更多的是思考。原创歌剧《大汉苏武》在当代演出,具有深刻而又深远的现实意义,这种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对苏武时代精神与崇高品格的追问与反思。

“苏武”生活的社会环境与时代精神

“苏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千百年来,“苏武”的形象已不仅仅代表一位汉朝使臣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中,我们更多时候已经把“苏武”作为一种具有崇高精神与高贵品格的英雄人物的代称,他代表了一些对国家无比忠诚、对信念执著坚守,有着崇高精神品格的英雄人物。在当今时代演出原创歌剧《大汉苏武》,既体现了陕西省歌舞剧院的胆识与魄力,又体现了当今时代对苏武的时代精神与崇高品格的追求与呼唤。正如该剧导演陈蔚所说:“坚守和信念将成为这部戏中苏武形象的关键词。也是我们在2013年创作这部历史题材歌剧的时代意义。这是从苏武这个人物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辉,也是我们身处这个时代一直在呼唤的人性价值。”

我们在观看作品之余,不禁会产生追问与反思:苏武既然代表了一个人对信念的坚守、对国家的忠诚,那为什么在大汉会出现苏武这样的英雄人物。大汉出现苏武这样的民族英雄是偶然还是必然,苏武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与时代精神是什么?

苏武生活的时代为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西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我们所说的“汉族”这一名称就是出现于这一时期。西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西汉王朝被后世学者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在此期间,汉朝的时代精神可以用“雄健浑厚”四个字来概括,因为生活在汉代的人们,崇尚率直而较少含蓄,思想开通而较少压抑,性格粗朴而稍欠圆通,坚信勇敢而鄙视怯懦。汉帝国拓疆开土,凿空异域,以及社会秩序的形成,都与这些精神风貌息息相关。苏武就是在西汉这一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下,肩负起汉朝的责任与使命出使西域。可见,汉朝的时代精神为苏武这种民族英雄的出现提供了可能。然而,据史料记载,“汉使留匈奴者前后十馀辈”。同在天汉元年随同苏武出使的还有副中郎将张胜以及随员常惠等人,那么,历史为什么唯独记住了苏武一人,李陵的出现对于苏武的形象确立又有哪些方面的促进作用?

苏武与李陵的对比与反思

关于李陵的记载,散见于《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等史料中:李陵为汉代飞将军李广之孙,“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可见,历史上的李陵不但是名人之后。而且礼贤下士、赞誉颇佳。笔者在《艺文类聚》卷二十九中找到两首苏武与李陵的送别诗:

《李陵赠苏武别诗》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交相逾。风波一失路,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去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苏武赠李陵别诗》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昔在常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离别,思情日已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慰我平生亲。

可见二人不仅同为汉朝重臣,而且关系非常密切,造成后人对李陵与苏武截然不同评价的原因在于二人对大汉王朝的“忠”与“叛”,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忠孝节义之别。

反思历史,我们会发现,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既出现了不少令人敬仰的民族英雄。也出现了不少令人唾弃的民族叛臣,但鲜有像汉将李陵这种既让人痛恨又让人同情的人物。他虽在面临不幸遭遇后临难变节,但历史对李陵这位人物更多的是给予同情而非唾骂,他能够在我国忠奸分明的封建时代获得相对解脱,赢得后世人民在痛恨之余的深深同情,更从侧面说明了苏武持节不变的艰难与可贵。

苏武之所以能够名垂青史,在于他对国家的无限忠诚与对信念的执著坚守。据编剧党小黄老师介绍。歌剧《大汉苏武》旨在对苏武忠诚品格的赞扬以及对苏武高尚节操的褒奖。苏武不畏艰苦,长年累月与恶劣环境做斗争的生存勇气,展现了其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品质。苏武被困匈奴后,其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匈奴为了使苏武屈服,使出各种残酷的手段来折磨他。先是“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后又将其流放到环境更加恶劣的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处牧羊。然而苏武硬是凭借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坚持下来。这种坚强的信念与顽强的意志正源于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吃苦耐劳的伟大民族精神。也正是由于这种精神,才让苏武成为中华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让后人永远怀念他、崇敬他。

苏武忠诚品格的反思与呼唤

鲁迅先生曾说过:欲作一部中国的“人史”,“人史”中好坏人物皆有。在好人方面,排在第一的就是“啮雪苦节的苏武”。可见苏武精神之伟大,对后人的影响之深。在当今时代演出歌剧《大汉苏武》亦是对苏武忠诚品格的反思与呼唤。

苏武的忠诚品格既包括对国家的忠诚,还包括对事业、对家人、对朋友以及对百姓的忠诚。编剧党小黄老师认为:“(苏武的)忠诚是一种品质,是一种操守,更是一种责任。”苏武带着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出使匈奴,他的忠诚中不仅承载着大汉王朝的神圣使命,也承载着黎民百姓的安危祸福。当李陵请求天子赐予他弓箭,伺机攻打匈奴时,苏武唱出了为民请命的心声:“天子啊,刀剑止不住流血的伤口。少卿啊,铁甲扑不灭复仇的火焰。征服匈奴需要锋利弓箭,以德报怨更能让仇恨消散。”当苏武以无比虔诚的态度给匈奴送上礼物,交还使者,等待单于复信返回时,苏武的忠诚却遇到了卫律不忠的考验。卫律为此前汉朝出使匈奴的使者,后背叛汉朝、臣服匈奴,当卫律作为匈奴臣子审讯苏武时,苏武感到大汉的尊严受到了严重屈辱,于是他用饱含深情的唱腔唱出了自己对国家和对事业的无限忠诚,也唱出了对卫律等背叛者的不屑与痛恨:“生命只有一次,谁不想平安无恙,但是我手中的符节,告诉我不能投降!”在苏武的心中,符节代表着汉朝的尊严,也代表自己的使命。他用始终如一的忠诚维护了汉朝的尊严,也守护了自己的使命。

苏武所代表的这种忠诚品格在当今时代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更加呼唤这种忠诚的品格。因为忠诚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品质,也是全人类最受称赞的优秀品质。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经说过:“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最高贵品质。”因为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忠诚的品质,就失去了受人信任的根本条件,这也是苏武在干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备受世人称赞的最根本原因。

猜你喜欢

李陵苏武时代精神
《李陵变文》非正统英雄观新探
苏武庙
朔风又起
激励弘扬时代精神
李陵,没有任何伟业能和做个忠臣相比
奋不顾身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现代艺术的盛宴彰显“一带一路”时代精神
苏武:七千个日日夜夜的坚守
苏武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