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助推中国梦

2013-04-29殷春丽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爱国精神爱国国学

殷春丽

201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伟大的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中国梦”一定能实现。习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国梦”,有三个关键点: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爱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的所有力量。语文学科具有综合、开放和实践的特点,语文能力的获得是需要反复实践及运用,每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是相伴一生的,所以语文教学不仅要突破课堂、学校的狭窄范围,而且还要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广泛的社会生活相结合,扩大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和实践领域。同时尤其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为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小学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设国学教育。狭义来说,国学教育即是儒家式的教育;广义来说,国学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总称,国学内容博大精深,它凝聚着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体现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像《弟子规》《论语》《老子》《孟子》《孙子兵法》《百家姓》《千字文》等堪称“中国经典之经典”。但是如今的学生,对于这些经典了解甚少。中国近现代的很多伟人,如政治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文学家鲁迅、郭沫若、钱钟书;科学家钱学森、苏步青、竺可桢以及华人首富李嘉诚等,都在少儿时期就受国学经典的熏陶,奠定了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国学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往今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墨客,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小就熟读国学经典,长大后善用国学经典,治国安邦。正如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所标榜的那样,“半部论语治天下”。学校每周开设2-4节国学课程,无论是在孩子的智力提升,知识积累,品行修养,还是才艺开发方面都有极大的益处,利于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操。有了国学教育的经历,孩子们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国家数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才能奠定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

(二)增设红色教育课程。红色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寓教于乐,对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教育”。学校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对红色教育进行合理分层,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一、二年级可以开展“识党旗、认党徽”教育,主要开展“革命英雄在我心中”、“我心目中的抗日小英雄”故事比赛等,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心目中,确立起至少一位崇拜的英雄人物,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三、四年级可以开展“明党史、知党情”教育,主要开展“革命歌曲”的歌咏比赛、“我喜欢的红色格言”征集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通过传唱革命歌曲,确立人生格言,激励他们时常戒勉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五、六年级可以开展“感党恩、跟党走”教育,侧重于开展针对性强、形式活泼、具有特色的“红色”主题队会,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听革命传统报告,参加扶贫助残等丰富直观的教育形式,“感党恩、跟党走”,把自己的成长自觉的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三)组织专题讨论。根据新闻,尤其是时事新闻,引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这两年,中国和日本之间发生了多次摩擦,如钓鱼岛事件、日本政府篡改侵略史、日本三菱汽车拒赔中国消费者、日航怠慢中国乘客……其实学生从媒体上知道了这些消息,也是议论纷纷,十分气愤。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老师可以找一些《日本忧患》《日本人究竟怎么看中国》及《我们为什么被屠杀》类似的文章,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在老师的引领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其更好地融入到事件中。通过讨论,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思想认识,增强其忧患意识。

(四)举办“祖国在我心中”系列活动。首先,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科书的安排,举一些爱国伟人的例子感动学生,这些伟人可以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能够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爱国热情。其次,学校可以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竞赛的形式,普及国家版图知识,促使学生们自觉维护国家版图尊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三,学校可以组织爱国主题的征文、手抄报制作比赛活动。尽可能的让全体学生参与,形式不限,可以是读后感、观后感,也可以是诗歌、散文,甚至可以采用画画的形式。只要主题明确——热爱祖国、赞美祖国、祝福祖国均可参赛。

从开设国学教育、增设红色教育课程、组织专题讨论及举办“祖国在我心中”系列活动,定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定能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信阳市息县第五小学)

猜你喜欢

爱国精神爱国国学
弘扬爱国精神 凝聚侨心侨力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垂”改成“掉”,好不好?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浅谈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和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