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2013-04-29刘淑芳
刘淑芳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中,作文教学的重点已经由重视写作技能技巧训练、重视作文的文体,转向了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文章着重从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内心体验、阅读积淀、写作实践等方面阐述了作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作文作学 关注自然 关注社会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 即“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见新课程改革重在要求学生从生活视野和感性体验中取材立意。教师如何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关注自然,感悟生命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广阔和美妙,引导学生读出大自然的诗意、丰厚和伟大。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全文紧扣“清”、“静”、“悲凉”的特点,表现出“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韵味。故都的秋既是作者悲凉内心的外化,也是作者对故都秋色的热爱和眷恋。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作者借对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与蓬勃的紫藤萝花的描写,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性,借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对生命的感悟。教师应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悟春的活力与希望、夏的热情与繁盛、秋的成熟与含蓄、冬的坚毅与执着等等。引导学生从大自然中获取更加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获得独特的人生感悟。
二、关注社会生活,让作文贴近生活
要求学生利用吃饭时间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利用读报时间阅读报刊、杂志,营造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开放式学习环境。每周用一节课时间,让同学们讨论他们最关心的事件,并且针对这一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再写观后感或读后感。这项活动在两个方面收效显著:一是作文方面,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问题,丰富了写作素材;二是做人方面,在社会生活的教育影响下,同学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发生了许多变化,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三、注重生活体验,“心”入生活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就是说,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 文章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很多的文学家、艺术家, 在进行文学、艺术创作之前, 都要深入实地去体验生活,让它真实而艺术的出现在作品中。在鲁迅的很多小说如《故乡》、《社戏》中,因为作者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儿时生活的真实体验, 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可信。可见,作文要写自己的真切体验。
人生是一种艺术,生活就是艺术的细节体现。所以朱光潜先生就说“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阅历、人生经历都不一样,因而他们对生活的认识绝对也不会相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心”入生活,在生活中探求、挖掘自己独特的感受,形成自己作文的源头活水。
四、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语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语言需要有一个吸收、内化、输出的过程,要想在一定的时间内写出优美生动的语言,语言积累是最好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一是诵读积累。引导学生背诵诗词,名句名篇,经典美文。二是指导学生读名家名篇及优秀习作,并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做摘抄和赏析。三是开展课前三分钟的交流活动,它可以欣赏一篇美文,抑或读一首小诗、写一幅对联等等。这一活动既增强了语文课的趣味性,又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起到积累的作用。
五、在写作实践中提升作文水平。
人们常说,“在游泳中学游泳”,这其中包含着朴素的真理,应用到写作中,那就是写作能力只有在写作实践中才能真正提高。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个人修养,志趣爱好有很大不同,所见所闻所思也自然各不相同,由此产生的思想认识,情感体验也是不尽相同的。我让学生坚持每周自由练笔,把最真切的感受,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选择最恰当的语言表情达意。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内化、吸收、表达,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逐步提升,就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写作是一项很值得探究的教研活动,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细心总结,坚持不懈地努力。只有乐于这项工作,才能体会它的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