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自主学习课程模块构建探析

2013-04-29王迪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构建自主学习高职院校

王迪

摘要: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形成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增加自主学习课程模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自主学习课程模块的构建时,应遵循可行性、实用性和开放性原则。构建自主学习课程模块的基本思路是:自主学习课程的选定、分析学习者的特征、自主学习课程开发、自主学习课程实施方式、自主学习课程教学设计与考核、自主学习课程的评估与反馈。

关键词:高职院校;自主学习;课程模块;构建

中图分类号:G 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090-04

高职院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通常会碰到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破除传统教学观念,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搜集处理运用情报信息的能力和发展新知识的能力角度出发,变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上,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为了让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能够可持续发展,更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职课程设计上,有必要增加自主学习课程模块,让学生拥有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自主学习课程的定义

在现代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自主学习课程已不再是一个新名词,有的学者认为自主学习课程是指在教师必要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质疑、探索、实践等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课程。邱会东等人认为,自主学习课程是指通过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与课外贯通、理论与实践一体等形式完成教学任务的课程。上述定义抓住了自主学习课程的基本特征,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自主学习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课程应该有所区别,自主学习课程应该以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为主。借鉴上述定义,本文将自主学习课程定义为: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与处理,在教师必要的指导下,让学生主要在课堂之外通过网上学习、课外阅读、研究型(设计型)实验、主题调查、科学研究、读书报告、论文交流、参观考察和课程实习等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课程。从学习内容上划分,自主学习课程可以分为两类:完全自主学习课程和部分自主学习课程。完全自主学习课程又可以称之为“零课堂学时课程”,其学习内容全部由学生在课堂外自主完成;部分自主学习课程是指含有大部分自主学习内容的课程,在内容安排上有一部分采用面授的方式,学生在课堂内完成学习任务,其余的内容均由学生在课堂外通过自学来完成,方式一般是“课程讲授+学生自学”相结合。自主学习课程模块的建构,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是将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

二、高职院校构建自主学习课程模块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技术人才,提倡的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学结合”中,“工”及實操、实践、实训,这个过程强调的都是学生的自主、独立开展实践活动;那么在这种培养模式的要求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中也应该具备甚至是更加应该具备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与独立开展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工学结合”,高职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应用人才。自主学习课程的优点是由学生根据本专业需要自行确定课程学习,主要在课堂外自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较大,学习方式也相对灵活,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课堂之外,也可以挤出时间进行学习;学生外出实习、实训时,可以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学习。开设自主学习课程模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且还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自主学习课程的学习方式多样化,通过自主学习课程模块的建构,还能有效促进教育资源共享。

(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自主学习课程模块,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兴趣,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自主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不同,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旨在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毕业后会面临更多的新知识和新形势,这都需要他们自己去解决和应付。因此,学校课堂教学不应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应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新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其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日趋细化,这对人才素质也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学生的工作能力或职业岗位适应能力是其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也是衡量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弥补教学资源不足,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近年来,高职院校迅速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而教育资源相对缺乏。设计自主学习课程模块可以有效解决师资和教学场地不足问题。自主学习主要是课外执行,把主要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教学方式上,除课堂讲授外,可以有网上学习、分组讨论、阶段测验、课外阅读、研究型(设计型)实验、主题调查、科学研究、读书报告、论文交流、参观考察和课程实习等。教师可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方式,设计组合形成自己的课程教学方案。有些课程资源不足的学校,可以引进其它高职院校的课程,搭建起一个自主学习课程平台,学生根据本专业需要在共享平台上选择课程进行学习,各高职院校可以按照学生选课情况收取费用,费用由学生所在院校进行校际结算。通过自主学习课程平台的搭建,可以克服高职院校课程资源不足的困难,对推进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有效推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是借鉴本科院校的经验而设置的,通常带有浓厚的学科本位色彩,培养出来的高职人才与行业企业的需求脱节。先进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是以培养岗位能力为着眼点,注重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体现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高职院校设置自主学习课程模块,侧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高职院校在设置自主学习课程模块时,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所制定的综合能力表或技能培养目标,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工学结合的自主学习课程;教师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组合知识,确定基本内容,设计组合形成自己的课程教学方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有效推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三、高职院校构建自主学习课程模块的思路

(一)自主学习课程模块构建原则

1.可行性原则

自主学习课程模块设计的可行性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在课程的内容上选择上,授课教师可根据学习者的情况针对性地设计自主学习课程的内容。自主学习课程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为宜,难度与广度要适当,课程的知识容量适中,容易让学生自主学习,以便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二是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可行性。自主学习课程设计必须考虑方便学生学习,建立满足学生个体需要的选修课系统和课程学习平台,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满足学生不同职业方向追求的个性化需求。

2.实用性原则

高职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人才培养的规格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那么体现人才培养规格的课程也就必须体现社会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在设计自主课程模块时,必须贴近职业需求, 将职业能力要求作为课程目标,将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实现课程目标与职业要求、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课程教学与工作过程的零距离,使得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就能胜任工作,充分体现自主学习课程的实用性。

3.开放性原则

高职院校在构建自主学习课程模块时,应从四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自主学习课程开发主体的开放。自主学习课程开发时,不应只是由学校的授课教师封闭、孤立地进行,而是向行业企业开放, 邀请相关技术专家、行家里手参与进来一起开发课程;二是自主学习课程目标的开放。自主学习课程目标不仅仅是单一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而是面向岗位群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三是课程内容的开放。建立与行业、企业接轨的课程模式和教学内容,将行业、企业对就业者的职业素质与专业素质要求融进课程内容中;四是课程实施的开放。在时空的安排上,可以面向众多高职院校的学生。

(二)自主学习课程模块构建思路

1942年,泰勒(R.W.Tyler)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系统总结了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提出了“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的课程开发模型。自主学习课程模块可借鉴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并结合课程内容与现代教学技术进行设计,尽量达到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自主学习课程设计的思路是:自主学习课程的选定→分析学习者的特征→自主学习课程开发→自主学习课程实施方式→自主学习课程教学设计与考核→自主学习课程的评估与反馈。各个设计过程阶段包含的基本内容如下:

1.自主学习课程的选定

课程是学生成长的养料,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需要相应的课程来实现。因此,在设计自主学习课程模块之前,首先要讨论和确定哪些课程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实现课程目标。由于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性强,自学难度大,因此,专业核心课程一般不作为自主学习课程。自主学习课程一般在非专业核心课程中挑选,例如一些基础素质类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可以作为自主学习课程。

2.分析学习者特征

分析学习者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分析学习者的先行知识背景,分析学习者已经具备的相关学习技能。通过分析学习者的特点后,在课程的选取和内容上选择上,授课教师可根据学习者的情况针对性地设计自主学习课程的内容。自主学习课程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为宜,难度与广度要适当,课程的知识容量适中,容易让学生自主学习,便于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3.自主学习课程开发

围绕某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人才规格,实施系统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以及合理的教学文件等开发,其总体任务是保证专业培养目标最终有效的实现。自主学习课程开发一般是由高职院校组织一批有专业造诣的教师进行具有一定规模的总体开发,有些课程也可以由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开发。

4.自主学习课程的实施方式

学分制是自主学习课程实施的前提,高职院校可采取“按学分收费、按学分选课、按学分毕业”的方式。自主学习课程模块一般作为必选课程模块,三年制专科学生可以在第一、第二、第三学年中连续开设,五年制专科可以在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学年中连续开设,学生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将来的就业方向,选择相应课程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课程模块的引入标志着学生的选择权利加大,尤其是对学生在学校规定毕业学分以外要求加修、选修的课程,将有更多的选择。

5.自主学习课程教学设计与考核

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己学习,并不是“放羊”,教师必须给予适当的辅导。实际上,自主学习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首先要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自主学习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必须在开课学期第一周向学生介绍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教学要求,并指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课程的学习方案。学习方案主要包括总体学习目标、阶段性学习内容与任务、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方式方法等。学习方案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制定完成,主讲教师、学生各执一份。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有计划、多途径地开展答疑辅导,随时做好课程教学档案归档工作。最后在期末成绩考核时,教师在上交成绩单时应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案、课程辅导答疑计划与情况记录、课程考核材料等。

6.自主学习课程的评估与反馈

自主学生课程模块应用以后,应该要对自主学习课程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设置者及时调整课程的内容,部分不适合自学的课程应及时退出自主学习课程模块。对自主学习课程的评价者应是学习者、学科专家和教学设计专家,评价的内容包括:测试调查学习者的使用效果和授课教师的使用体会;根据课程设计要求目标,检查课程实施中的每一具体环节的运行状态;检查各教学模块内容间的衔接情况等,根据反馈信息对自主学习课程模块不断修改更新,使之不断完善。

四、结束语

在实践中,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引入了能力本位的观念,学习借鉴了国外一些经验,明确了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并用于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尤其是课程体系建设当中,突出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课程设置是一个系统过程, 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自主学习课程模块的构建还有待于进一步合理化、系统化。做出更系统的规划、开设以及课程指导, 是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设置的目标,这样学生才会乐于选、乐于学,教师才会乐于承担、乐于教。正因为如此,通过构建自主学习课程模块,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才能实现。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林,鲍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引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邱会东,刘德蓉等.学分制管理模式下自主学习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215-220.

[3]单伟红.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3):136-138.

[4]罗蓉.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设计与资源建设[J].考试周刊,2008,(7):133-136.

[5]雷正光.高職课程及其体系和目标研究[J].职教论坛,2005,(6):4-10.

[6]邱小捷.实施学分制的理论思考[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4):84-86.

猜你喜欢

构建自主学习高职院校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