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林谷芳先生对话中国音乐
2013-04-29王明青
王明青是两岸四地高端人文访谈节目《文化风情》总策划、主持人,新闻学及文学硕士、美术史及美术理论博士生。去美国留学回来后,她加盟香港凤凰卫视,先后参与了《杨澜工作室》和《名人面对面》等访谈节目的策划、制作。现在香港亚洲卫视主持《文化风情》栏目,这个栏目至今采访过500多位文化名家。2011年荷花初放的盛夏,王明青一路风情,来到了西子湖畔,情系西湖,意写钱塘。
从这一期起,本刊推出特色栏目“琴心诗语”,拟在《文化风情》采访的文化名人中,选择适合于《文化交流》杂志的题材适时刊载,以飨读者。
我曾几次访问过一位白衣布履的智者,他就是来自台湾的著名学者、禅人、文艺评论家林谷芳先生。他贯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绘画、文史哲各大门类,在台湾被称为几十年来唯一持中国牌的文化标杆。
少年时泛舟湖面,一曲空灵笛乐触发了林谷芳的生命情思。如此这般不可思议之因缘使得音乐最终成为林谷芳生命观照中的焦点。三十多年后,他出版了著作《谛观有情—中国音乐里的人文世界》,结合美学与中国经典乐曲,将音乐与人文做了一次对接。
音乐是流动的,音乐中充盈着太多的文化情思
王明青:今天,我想从您的《谛观有情—中国音乐里的人文世界》谈起,切入点就是谈中国的传统古典音乐。
林谷芳:我对中国文化的不可思议之因缘也是天生的。比如从小对诗词里面的哲思、对绘画都非常熟,最不熟的就是音乐。
王明青:音乐在中国文化中跟您结缘最晚,可是影响最深。
林谷芳:我对中国文化的许多诠释,很多是来自对音乐的一个观照。这也跟音乐这一门艺术的特质有关系。譬如说,我们很难在嗅觉上面做出非常多大块的文章来,可是眼就不一样了,你看书画世界里面,有多少的论述,多少生命的寄托。我们在音乐中可以看到非常多文化情思的延伸,因此音乐,在这个诸多艺术里面,是个非常特殊的艺术。要么你不接触它,一旦对它有感觉的时候,它对你的触动往往会较其他的艺术更广、更深。可能也就是这个原因,我在储备了一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之后,接触到音乐时候,非常震撼,我在《谛观有情》里的序言写到,我为什么后来会做这样一个中国音乐的研究集结?其实是在回报三十年前的翻转生命的一次感动。那么一路走过来,这几年虽然有一个时期,我把重心放在文化评论、禅艺术跟禅修行的体鉴跟研究上面,但是谈到音乐,总还是回到生命最光彩、最亮丽、神思最驰骋的一段时间。
王明青:您研究中国传统的文史哲等多方面,您出过《画禅》等很多专著。谈到音乐,虽然跟您结缘最晚,却是您生命的一次翻转。这个词本身是很有颠覆性的。音乐跟您接触虽晚,您现在做画论也好,做禅茶或做一些修行的讲座,您往往会不自觉地又回到音乐这个范畴,它的内涵给我们很多思考。
林谷芳:是的,音乐是流动的,音乐是一个更本质的触动。你去看一个人,讲什么大块文章,不如看他听什么样的音乐,音乐绝对比文章更接近他心灵的深处。所以透过音乐来解读中国文化,比较不容易迷惑在论理的假象里面,比较容易触及到中国文化的深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在这么多的艺术中间,有些艺术往往把焦点着重在某一个阶层。举个例子来讲,我们谈中国绘画史,中国美术史,所谈的画基本上都是精英的画,不是学院画,就是文人画,不容易谈到民间美术。当我们回到民间美术的时候,我们多少都只是发现一个存在的状况或者偶尔稗官野史的一点小小记载,它里面不会有过多的美学论述。可是音乐不然,一方面你一定要接触到像古琴这样的文人音乐,这里面有很多的琴论,很多的琴思,还有很多的琴书;另一方面中国音乐十分之九是民间音乐,你又必须接触实际中传承的,无论是音乐的形式、内容乃至情怀,所以你比较容易对这个人文音乐雅俗兼具、一体齐收,不至于像某些艺术上雅非俗或者俗非雅,这个全面性的观照使我们了解乃至体鉴这个大文化的时候不会过于偏颇。
音乐充盈着太多的文化情思。声情与词情并重是中国声乐的一个特色,中国歌乐跟西洋声乐在积淀上是不同的,中国歌乐文学性很浓,从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学对诸多艺术的深刻影响,那文学里抒发的尽管很多是内心的一种咏叹,但更多的是一种情景交融的文化情思。中国音乐为什么不会出现像巴赫这样的一个抽象性的音乐,而更多像《春江花月夜》《月儿高》这样的情景交融的音乐,你在这里面就很容易看出音乐的特质来。
在音乐中,我们如实观照自我、观照历史;
让音乐联接历史人文,乃至生命情性
王明青:老师刚才谈到,观察一个人的内心,不仅要看他看什么书,而是要看他听什么音乐。我知道在老师的生命中,有三首音乐很打动您,《月儿高》《二泉映月》和《潇湘水云》。尤其是《潇湘水云》,潇湘它本来就不是居于庙堂,是一种属于平民的、乡野的。那是一种中国文人喜欢的天人合一的气场。这其实也表达了您的一种情性:我居庙堂之高,也忧其民。
林谷芳:这首曲子吸引我,其实是因为它里面呈现的两个中国音乐和中国艺术的观照。从今天传统的中国文化来讲,一个像儒家的情怀,一个像道家的情怀。当我们的生命,透过音乐与我们胸中的波涛相互呼应的时候,其实融于大化了。你才晓得在这样一个水云激荡之中,人世之间也有它可以放怀、也有它可以长啸、也有它满头风雨之痴的地方。
从曲风来看,这首曲子有一种大气,这种大气就是把《潇湘水云》与胸中波涛合一,它不是居在斗室里面自怜自艾的东西。
王明青:在江河之中,上善若水之中化解这些恩怨。
林谷芳:对,我常常讲它就是中国式的交响乐,你看这首曲子有它迷人的地方。《潇湘水云》这首曲子,在明代最重要的古琴流派虞山派的曲谱不录它,原因是因为它的音节繁复,太幽微了。至于《二泉映月》,其实它触到了我们文化心灵的深处,唤起个人记忆的感叹。在音乐中,我们如实观照自我,观照历史。
王明青:老师刚才谈到打动您的音乐《二泉映月》,上次平湖秋月晚会上闵惠芬老师的一曲《二泉映月》让很多人难忘。我记得她去台湾演出的时候,她专门想听您对她的评价。
林谷芳:我想她去台湾,希望听到我对她的评价,这不止是文化生态里面所谓的一个演奏家和评论者之间的关系,它更多的是像我们在习禅时一个印证的关系。
王明青:其实老师过去的评论是很辣的。很多人说林谷芳老师平时非常和善,但评论起来却是字字珠玑,入木三分,可以见骨见血的。
林谷芳:看过我评论的人知道,我评论包括音乐评论不会带任何煽情的字眼,这也可能是功力比较老到的地方。
王明青:这跟您追求的温润似乎有点二律悖反。
林谷芳:我们在学佛的时候,当然要体会众生跟我们之间无尽因缘的关联,但在教学的时候,我常讲天道无情、佛法无情,不能拿佛法当人情,我们不能拿评论当人情。我们在这里坚持无私就好了。当然我写评论的一个原因,刚才讲了,除了印证一个演奏家生命境界之外,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希望从这里梳理出,或者呈现出一种我心目中中国文化或中国音乐的美学慰藉。我们常常讲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果一个评论者只谈热闹,那你就不要评论了。评论者在一个众生喧嚣之中,要冷眼旁观。我在这里面告诉你什么是门道,你当然可以有不同意见,可以跟我不一样,但是你也必须以门道来对我。
艺术是生命的显现,映照着生命的情怀。正是由于中国音乐的雅俗兼济以及它的生命性、生活性,我们才得以由无形的音乐窥见如实的自然万物和人世际遇。乐为心声、心随乐动,让音乐联接历史人文,乃至生命情性!
音乐有时代的烙印,雅俗共举是音乐的基本特征;
不同乐器的演奏,其中性格是明显的
王明青:我们谈到音乐,您看中国每个朝代,比如唐朝,霓裳羽衣、唐宫艳舞,音乐也非常炫丽;到了魏晋,文人雅士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甚至是仰天长啸。宋朝追求天人合一……不同的时代,音乐家的音乐创作会从不同角度出发,音乐有的时候也作为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
林谷芳:对,音乐会有时代的烙印。礼乐作为一个仪式性的音乐,放在跟个人修养或者国家的统治有关的时候,起的是一种仪式性的作用。礼乐不是天天听,它是一个庄严的仪式音乐。
我们在谈文化建构的时候,一定有一个是所谓精英的阶层,另一个是平民的阶层。这两个阶层的东西都要照顾,没有平民的广阔基础,这个金字塔高不起来,但是没有上面的精英阶层对美学的浓缩提炼,这个文化高度也起不来。回到前头,我们谈到中国音乐的时候,所谓的雅俗共举就是这个原因。
王明青:也可以大雅大俗,也可以曲高和寡,也可以是体现百姓风情的一些基本的民歌民谣。
林谷芳:因为这些东西都有它在生活、生命上的功力,比如我们谈到雅的东西,不外直接指某些社会阶层,我们指的是经过提炼的东西,经过提炼之后,它的特色就是非常的精炼与鲜明。民歌通常非常的淳朴自然,那这两个东西都是生命需要的。一个代表的是生命的直接的生活悠游,一个代表的是你的观照跟高度。刚才提到为什么音乐在理解中国文化上会有它得力处?因为谈音乐逼得你不得不雅俗共举,你谈音乐放掉古琴也不对,放掉民歌也不对,必须把握音乐的这个基本特征。
王明青:老师在经过这么多年编撰了《谛观有情—中国音乐里的人文世界》,将每种音乐用不同的代表人士来概括很有意思。您常常说琵琶代表侠客,古琴代表高士,二胡是常民。
林谷芳:这不是我在附会。一是它们历史中发展出来的角色;二是因为中国人本来就强调艺术就是生命的显现,所以乐器自然带有生命,它主要的生命性格是明显的,而且我们晓得中国乐器的音色独特性很强,它就容易映对某种生命情怀。譬如说在西方的乐器里面,我们在管弦乐队可以看到铜管、木管跟弦乐,它每一组音色差异不大,你就不能够非常明显地去对应单一乐器鸣奏出来的独特音色。它即便是作为一个独奏的音乐,也不会有那么大的生命属性的一个对应。
王明青:我们讲究中国音乐的特殊性、专属性,它体现每种乐器的特质,同时每段音乐有它的旋律、音质。音乐强弱停顿,是要很准确的,该到位得到位。
林谷芳:譬如你弹古琴《广陵散》,在那激越的琴音中,你本来也许是一个懦弱的人,但在激越的琴声里,得到一个暂时的寄托、满足或移情。那么你在对应这个曲子的故事里,最少可以对应到嵇康、对应到聂政,是不是?你想一个刺客、一个魏晋的风流人士,他们人生的情怀、人生所思所作跟你的不同。即便你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这个时候就有一些安顿、开阔。我想禅就是这样,它从一个本质入手,让你有空间可以领略这种东西。
王明青:非常感谢林谷芳老师为我们将古典音乐和中国文化做了一个很好的对接,带我们领略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纯粹和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