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认知关键点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
2013-04-29李昕桐
李昕桐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认知点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A-0036-02
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个数学教师的追求。如何打造高效的课堂呢?笔者认为,从学生的认知层面来看,可抓住学生认知的五个关键点来实施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点
课堂归根结底是学生的课堂,有了学生的参与,我们的课堂才充满活力。当然,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参与课堂,他们才会主动认知、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目前,大部分课堂教学都能创设情境,但漂亮的画面、精彩的解说背后,却像是情境的花架子,学生也只是在表面上进入课堂,真正的思维并没有参与进来。笔者认为,高效的情境必须能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在设计情境时,首先应考虑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不平衡,引发认知冲突。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两次猜硬币的活动:第一次笔者把硬币一个一个地放入盒子中,学生很快知道了硬币的个数,随即写在盒子上;第二次笔者抓起一把硬币一起放入盒子中,学生无法猜出硬币的个数,于是产生冲突——盒子上该怎么写呢?简单的情境,引发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接着自发地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独立尝试,开启认知启发点
新课标倡导合作学习以来,课堂上给学生合作的機会增多了,但纵观当前大多数课堂,合作学习更多的是优秀生表演的舞台,大部分学生仍旧是接受性学习。反思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原因,其实是教师在合作之前给学生独立尝试的机会不够。只有给足每个学生独立尝试的机会,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才能顺利开展后续的小组合作。当然,小学生独立尝试的能力有限,当学生的尝试毫无头绪时,就需要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时给予一些学习提纲,指明思考的方向。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面积》一课时,当出示一张圆形的纸片要求面积时,学生想到了剪,第一次执教时我发现学生剪得五花八门,根本就无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于是在第二次执教时,我安排了两次剪的过程,在学生第一次无规则的剪后,引导学生发现随便剪是没用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如果沿着直径剪一剪,会怎样呢?”一点小小的提示,学生的剪一剪就由无效变成有效,当学生发现沿直径平均剪成4份,拼不出什么图形时,很快就想到接着再剪一剪,于是16份、32份……看到拼成的图形越来越接近平行四边形,学生很是兴奋。
三、交流概括,形成认知共鸣点
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既可以强化已有的认知,又能互补认知上的空缺。所以,教师要组织引导好交流环节,适时概括,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认知得到别人的认可时,内心一定会产生知识的共鸣,这是一种高效的认知途径。
例如,我在执教“8+7”时,独立思考之后的汇报交流,有学生说:“把8分成3和5,3+7=10,10+5=15。”也有学生说:“把7分成2和5,8+2=10,10+5=15。”还有学生说:“我不要分,只要从8开始接着再数7个就好了。”“太麻烦了,太麻烦了!”还没等我说什么,立即有学生反驳。甚至还出现了我都没想过的答案:“把8分成5和3,把7分成5和2,5+5=10,3+2=5,10+5=15。”每一种方法都是学生智慧的闪现,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及时小结:“同学们想出的方法都很好,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凑十,在以后计算的时候,你觉得怎样凑十最方便,就选择哪种方法。”殊途同归,既让学生感知了算法的多样化,又由表及里,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算法算理是一样的。
四、拓展应用,挖掘认知深化点
当学生经历了建立模型的过程之后,教师要及时拓展应用,让学生的认知转化为一种能力,当场反馈学习的效果,深化认知。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吃透教材,揣摩教材习题的编排意图,精心设计、适度挖掘。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教材上安排了一道题目:“一张电话卡的面积大约是46平方厘米。你能用电话卡测量出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在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大部分老师觉得无法操作而舍弃了这道题目,但有一位老师却就这道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变学生实际测量为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拖动副本功能,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明白虽然无法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但只要知道摆了几张电话卡也能算出另一个图形的面积,这就是一种方法上的延伸。
五、适时总结,激活认知反思点
千金难买回头看,学习也是如此。现在的教学不能简单地局限于教会学生某个知识点上,更要发展学生反思自身数学认知的调控能力。只有不断开展自我反思、自我调控学习的活动,知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调整学习策略,这样,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反思的机会,主要是感悟学习新知、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在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总复习单元,我和学生一起回忆每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追问:在推导时都用了什么方法?怎样转化的?让学生进行回忆、思考。反思过后,学生明白了转化都是由全新的平面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此时转化的思想正一步一步地走进学生的内心。转化完图形,再带领学生结合图形反思公式:当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不断变短时就成了梯形,短到没有时就变成了三角形。反思之后,学生发现所有的平面图形的面积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