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摭谈

2013-04-29李丽萍

广西教育·B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语文教学策略

李丽萍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B-0065-02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至理名言。语文教学既是“文学”,更是“人学”。作为语文老师,应把德育作为语文教学的灵魂,自始至终把德育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除了讲授语文知识之外,还应挖掘德育因素,结合课外语文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适当而有效的德育。

一、善于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

初中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是开展寓教于乐、寓教于艺、寓教于文的良好教材,因为入选语文教材的大多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与审美道德,可以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丑、恶的批判,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适时对学生开展德育,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培养良好的品质,塑造理想的人格。例如,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几篇课文《鲁迅自传》《毛泽东的少年时代》《第一千个球》《少年爱因斯坦》都是人物传记,写的都是20世纪的杰出人物,他们成名或成功的背后,无不饱含着艰辛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对学生成长有着很好的德育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意志力的培养。此外,在本单元教学中还可以安排为本地知名人物立传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搜集战功彪炳的北伐虎将李明瑞、大义凛然的黄花岗烈士俞作豫、“两弹一星”的功臣党鸿辛、中国光学专家顾去吾等家乡名人的资料,并参照本单元课文为他们写小传记,从而给学生渗透少年须立志、胸怀大志以及爱国爱乡的品德教育。再如,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过零丁洋》中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国家慷慨赴死的气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忧民之情和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昂然向上之志,都是优秀的德育素材,教师应像独具慧眼的伯乐,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从课文的题目、人物、事件、文眼、意境以及背景材料中挖掘出各种德育素材,从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二、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进行德育

德育最忌空洞的说教,而应以情动人,教师应根据课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中,以期打动学生,达到德育目的。所以,教师应熟悉各种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精选课文中的各类德育素材,以形象化的手段、直观化的表达,确定采用何种方法创设情境来进行德育。例如,《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课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家乡大容山、铜石岭、会仙河、望君山等风景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接着播放环境恶化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要爱护大自然,爱护身边的环境。又如,《背影》一文记叙作者与父亲之间催人泪下的父子深情,在讲述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播放事先做好的课件,让学生抓住文中对父亲为儿子买橘过铁道时艰难情景的经典细节刻画,听着课件的乐曲,看着课件展示的画面,听着录音有感情的朗读,从而被文中父子间的骨肉之情深深地打动,这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顺势引导,让学生感知父母之爱的恳挚无私、弥足珍贵和伟大。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不断地尝试和实践,才能创设出逼真而又充满感情的课文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喷薄的激情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使德育渗透达到完美的效果。

三、善于寓德育于语文综合训练中

1.赏析名篇佳作时渗透德育。一篇好的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在教学中,教师精妙的点拨、讲解、引导,才能让学生充分感悟其中的道德思想和感情。因此,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剖析课文词句的过程中,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渗透思想教育。例如,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教师在教学中可播放多媒体课件:四川芦山发生地震后,中央电视台记者深入地震灾区进行采访。当记者问救援医疗人员进入灾区时怕不怕,救援人员回答道:“怕,但还是要进去,因为这是医护人员的责任。”而在抗击“非典”时期,一位老人感染了“非典”病毒,但是她和她的家人拒绝接受隔离,导致全家8人死亡,因此被隔离的人数高达200多人。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这两则报道,引发学生结合课文的中心论点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2.在朗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古语说得好:“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每一篇课文所蕴藏的丰富情感,感知作品的内涵,从而理解作品所蕴涵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从中受到感染。笔者在讲解《钦差大臣》一课时,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读得入情入神,将主人公善变的语言和神态充分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将感情代入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中去,深层次地认识到主人公媚上欺下、奉上压下、贪婪成性、官迷心窍的真实性格,不仅省去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还从中获得直接的道德熏陶。

3.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渗透德育。在语文教学中,课本资源只是基础,如果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课外阅读才是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因而,指导学生挑选合适的课外作品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环节。如指导学生读《名人传》时,要让学生懂得伟人是在经历了超越常人的磨难之后才成为伟人的;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指导学生学习主人公身残志坚、自信自强的精神,要像他们一样,有坚强的斗志和毅力去迎接人生的挑战;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童年》等中外名著,都可以渗透德育。再如,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笔者向学生推荐了莫言的一些作品,如《透明的红萝卜》,让学生知道并了解莫言,熟悉他的作品和写作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此外,还可以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玉林市、北流市本土作家的作品,如覃富鑫的《原汁原味话北流》、张向明的《容山晓嶂》、朱山坡的《才子李绍昉》、李洪波的《好的故事》、李一懿的《走进你的梦》等,这些本土作家的创作根植于家乡文化,写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阅读的情感。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所具备的道德感染和品质熏陶条件是得天独厚的。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在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渗透德育,努力实现教学与德育双赢,让语文学科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责编 周翠如)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语文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议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高中美术鉴赏课德育渗透思考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