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写作文变得轻松一些
2013-04-29
编者按: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无论是哪个学段的学生,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写作困惑。很多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独到方法。本期我们刊发了四篇从不同角度探讨写作教学的文章,以期交流经验,帮助大家上好新学期的作文课。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内乡县城关镇第一小学 周 岩
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任何新鲜的东西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语文教师能在学生学习写作之初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使其产生写作欲望,那么以后的作文教学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一、范文仿写,激发写作兴趣
读与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也是作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课文或者范文让学生得到写作方法、技巧上的启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范文的选择应该是文质俱佳、便于效仿的名篇佳作,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这些文章,让学生徜徉在作品的意境中,逐渐产生一种想要表达自己情感、看法的欲望,也就是写作冲动。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较快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首先应练习仿效课文的命题。如学完《夏天好》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仿写《春天美》;学了《我不是废气》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以第一人称写自己喜欢的事物。这样,学生学有例子,写有样本,就都能达到明确的训练目的。
二、提供素材,增加写作兴趣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文没有素材也会难以下笔。怎样才能让学生有丰富的作文素材呢?小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喜新求异的特点,引导他们观察多彩的生活,不仅能开阔眼界,增加知识积累,而且能活跃思维,激发其提笔表达的欲望。我除了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细心观察,还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开展各种活动,创造写作素材,找到大量的“米”。如元旦时组织学生开展“新年大联欢”活动;3月5日是雷锋同志纪念日,就开展“我要做活雷锋”系列活动;母亲节,开展“我送妈妈一件礼物”的活动等。我还组织学生广泛参与“读书笔会”“寻找春天”“优秀诗文背诵擂台赛”等活动,带学生利用假日搞登山、探险、烧烤等活动。通过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学生的经历多了,视野宽了,写作素材也就不愁了。
另外,小学生对作文往往缺乏整体的认识,一开始就让他们写作,无疑会让他们感到困惑、茫然。如果能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互相交流找到写作的关键点,其效果就很好。如在上“好书共分享”活动作文指导课时,我先让学生尽情地读大家带来的好书,在活跃的气氛中交流书中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感想。学生看得认真,说得具体。随后,我稍加指导,学生很快就进入了习作状态,完成的速度也很快。
三、肯定成绩,保持写作兴趣
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他们独特思想的体现,我们应该非常珍惜。我平时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秀之作,并跟学生深入交流,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然后让他们重新修改好再给我看。这样不断的交流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更多的学生认真学习。现在,学生们对写作越来越感兴趣了,写出了不少佳作。于是,我便组织创办了班级优秀作文集——《小荷》。为了编好作文集,我让每位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挑选一篇最满意的作文。学生们认真准备,精挑细选,不惜花费功夫反复修改,生怕收入作文集的不是自己最好的作文,代表不了自己的作文水平。这些举措都有效地保持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四、细批精改,让学生感受到关注
精心评改作文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一环。很多学生花不少力气写了文章,可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确实已达到了他自己的水平。送给教师评改,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从中获取力量与启示。教师的评语对于学生的影响力远比我们自己认为的大。因此,我们要认真看待学生所写的内容、表达的感情、运用的语言和写作方法等,要看到他们的突出成绩或个性。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应以表扬为主,使学生不断获得信心,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要客观公正地指出其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这些都会使他们期望在下一次的作文中获得更大的进步,更加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
商丘市梁园区实验小学 刘魁丽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表现欲,都希望别人了解自己、尊重自己。对于学生来说,作文就是学会自我表达的一个重要平台。优秀的语文教师要懂得把学生表达的欲望调动起来,使学生想要通过写作表现自己、发表见解。这样,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对写作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从教二十多年来,我走过了从传统作文教学到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探索之路。原来,我同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一样,只注重作文指导和作文批改,至于在作文中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凸显,反映出真实的自我,却甚少关注。后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解放学生的个性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也成了作文教学中困惑我许久的难题。因为在当时,“统一”“服从”还是学校的主旋律,甚至不乏对个性回避、压制的做法。经过思考,我认为只有实施个性化作文教学,才能真正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曾指出:个性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能反映内心世界的作文,也就失去了作文的本质意义。由此,我的作文教学思路豁然开朗。
什么是个性化作文?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感情和感受,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自主,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的外部干扰,不人云亦云。真实,就是不说假话,表达真情实感。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个性化作文要求立意求新、情感求实、自我求真、语言求活、文体求变。
接纳并欣赏个性化作文的理念,不等于这个理念能很快得到落实。
开始,学生对个性化写作信心不足,有畏惧心理,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家长也对于我让学生走入社会去观察体验这一做法不理解、不认可,认为老师是摆花架子、搞形式。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引导,学生有了可喜的变化,他们不再怕作文了。随着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逐步敢于自由地想象、尽情地表达了。家长也转变了观念,经常在孩子的作文后面写下“家长的话”,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
有效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生写作文感到无话可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对生活进行有意识的观察。我们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要让他们明白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如观察人的形貌、语言、动作、个性等,观察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结局等,观察物体的结构、质地、空间关系等,观察景物的形态、色泽、变化等。无论是定点观察还是动点观察,都应当有一定的顺序,有侧重点,有参照物,有层次感,细致入微,并及时记录。
其次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是世间最美丽的花朵,可是不经浇灌是开不出来的。在平时的读写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思维的周密性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来训练,深刻性可以通过刨根问底来训练,流畅性可以通过口头交流、作业与测试来训练,发散性可以通过多角度立意来训练。语文教学中经常应用的话题辩论、五分钟演讲,如果引导得当,都是提高学生作文中思维水平的绝好办法。
最后要教会学生驾驭语言。作文需要清晰简明、流畅连贯、大方得体的语言表达,还需要整洁的书写。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帮助每一个学生写好习作,并学会修改习作。我们可以从简单的修辞手法入手,逐步教学生安排段落、篇章的结构。同时要引导他们多读名家作品,品味不同风格的语言,并用于自己的写作。这个过程是漫长的,需要扎实推进,促使学生的水平稳步上升。
新型教育的基本内涵建立在对人的关怀之上,个性化作文只是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的手段之一。语文教师可以由作文指导的个性化延伸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进而延伸到学生全面的个性化发展。
作文教学要扎实、用心
扶沟县练寺镇第一中学 金春秀
有关写作教学方法的问题是见仁见智的。打开网络搜索,各种各样提高写作能力的“法宝”俯拾皆是。这里,我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工作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多读多写永远是重中之重
从根本上说,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与勤奋的训练。由于条件所限,我们的学生不可能经常走出校门去开阔视野,走向社会去体验人生。所以,他们提高能力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书本来完成。而读书仅仅局限于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多读,并且读有所获,我采取的第一个方法便是要求学生读课外书,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必交作业,每周两篇,缺一不可。有哪位学生“投机取巧”,我会将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找来面谈,让他读后补上。因为有言在先,学生也就不好违抗。久而久之他们形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有的还会多写几篇。
要将知识转化为技巧还需要多练,两周一次的作文课是远远不能达到训练目的的。鉴于此,我采取的另一个措施是让学生写周记(或称课外作文),要求他们自由拟题每周写一篇小文章。每篇周记我都给他们认真批改,错别字、病句都指出来,有的还加眉批。我还写一段鼓舞性、鞭策性的评语,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悟出道理。由于周记是自由拟题写作,所以能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或指点江山,评论国事;或寄情花草,抒发情怀;或叙事写人,评头论足;或情窦初开,诉说心声……喜怒哀乐,皆成文章。这正好打破了他们写命题作文的种种约束,使他们积累的知识有了一个广阔的运用天地。而写作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自己对读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形成了一个螺旋向上的学习过程。
二、让批语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高中生心里普遍有一片不容许别人闯入的“心灵禁地”。但如果是他们信任的人,他们又常常会主动请你走入“心灵禁地”。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不能只顾文章写得好不好,有无病句错别字,还要充分和学生沟通感情,交流思想。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领者、指导者。
曾经有位男生和同学闹矛盾吵架,在作文中叙述了前因后果后愤愤写道:“天底下竟然有这种小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我给他下批语:“心底无私天地宽,同学间的矛盾多是误会引起,拨开云雾,生活中更多的是阳光,把你心中的太阳照到‘小人身上,你们两个都会因此更加温暖。”后来在周记中这个学生写道:“老师,谢谢您的开导,放心吧,我和‘小人已经和好如初。”文后画上了一张灿烂的笑脸。我颇感欣慰。还有个学生写了一篇题为《绿叶黄了》的文章,流露出悲观的情绪,我便给他写了这样一句话:“绿叶黄了,还会再绿;青春枯了,不会再青。”让其明白青春时光的宝贵。
就这样,一来一往中,学生封闭的心扉被打开,人格修养一天天提高。因为架起了一座稳固的心灵沟通的“桥梁”,我和我的很多学生都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三、和学生一起写作文
学生对某一学科喜爱与否常常取决于他们对该科老师的喜爱程度。所以,语文老师要坚持练笔,具备一定的写作功底,才能引导学生对写作乃至语文学科都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算不上一个写作高手,但我总在想:作为一个中文系毕业的语文老师,如果几年甚至十几年写不出只言片语,我有何资格对学生的作文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呢?所以学生写作文的时候,我也和他们一起写我的“下水作文”。这不是为了向学生们证明或者卖弄自己,而是想沉下心与学生共同提高。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孩子们负责任。教师只有在作文教学中遵循语文学科本身的规律,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关心,身体力行,才能让学生的心灵善感而灵动,让他们的写作园地绿意盎然。
写作要有独特感受
邓州市孟楼镇中心学校 周许业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深切体验。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阅读有独特的感受”,所选的三篇课文“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诗人谈诗”,分别呈现了晓雪、茅盾、曾卓对三篇文学作品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见解。在单元后的“综合学习与探究”中设置的作文材料是“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这样的人物或事物,起初你觉得他们不怎么样,也没多少好感,后来感情、认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有,请把这变化的过程写出来”。据此,我把本单元作文的重点确定为“写作要有独特的感受”,教学的具体做法是:
一、观察生活,发现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没有写作的素材,学生的作文就是无源之水。学生由于阅历浅,对生活中的美往往缺少独特的感受和认识,即使对整天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同学、老师身上的美也会忽视掉。所以在本单元学习之初,我就让学生细心地观察生活,去发现那些“被人忘却的美”。我告诉学生:“走进自然,我们可以领略景色之美;享受亲情,我们可以体验生活之美;展现才华,我们可以成就青春之美……同学们,美就在我们身边,请你带上一双慧眼去生活中寻找美,特别是要留心那些我们常见的人和事。”我要求学生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待本单元学习之后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二、以课文为范本,培养学生获得独特感受的意识和表达独特感受的能力
在教读课文的过程中,我这样启发学生:高明的作家总能从常见的事物中发现它的美。如郭沫若的《白鹭》中所写的白鹭在水乡泽园是一种常见的水鸟,作者却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它,称赞它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百合花》里描写的通讯员小战士和农村的新媳妇在战争年代是常见的人物,作者却用生动的细节写出了他们高尚的精神世界,令人读后难忘;《一个深夜的记忆》描写的是常见的月光和月光下的村景,但作者却借以表现革命年代人们美好的心灵。这都是因为高明的作家具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只要我们学会观察,就能从平平常常的事物中发现美好。
获得了独特而丰富的感受之后,该怎样准确而生动地表达呢?从课文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学习。如《百合花》一文,我结合茅盾先生写的评论《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使学生明白在记叙文中要善于进行细节描写。最让人深刻铭记的往往是对形象的最细致的描绘,因为细节刻画不仅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而且能够很好地将读者带入文章的情境之中。怎样进行细节描写呢?比如说人,那就是观察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和其周围事物的细部特征,并把这些按详略顺序具体、生动地描绘下来。
三、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学完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之后,我组织学生举行了一次“捕捉平凡事物中独特的美”的主题活动,让拥有相似却又不同经历的学生们自由交流,用心描述自己经历过的美好,共同分享。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偶尔留意才发现校园的早晨真美;有的说跟着爸爸妈妈去郊游,看到秋日的田野真美;有的说认真听听,觉得妈妈的唠叨也挺美;有的说仔细想想,老师的批评也是美丽的;还有的说同桌的巧手美,跟同学一起经历过的挫折也美……同学们尽情地讲述着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美。很多精彩的发言不时赢来掌声和赞叹。有个别原来领悟不深的同学在大家的启发之下也豁然开朗:“噢,这样说,我们邻居家的老大爷也是美丽的,他天天义务帮大家看车。”看着同学们的表现,我喜在心里。我知道,这次作文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果然,在下一环节的写作过程中,同学们不再咬笔杆、皱眉头,一篇篇佳作流淌而出。
其实,我认为对学生写作文的技法指导在于其次,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米下锅”。如果我们的学生对平凡的生活时时都有独特的感受,何愁写不出感情真挚的文章来?
(本栏责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