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全唇瘢痕切除术治疗文唇术后瘢痕的临床应用

2013-04-29屈文静尹宁北王永前李海东

中国美容医学 2013年9期

屈文静 尹宁北 王永前 李海东

[摘要]目的:针对文唇术后感染所造成的全唇瘢痕,探讨一种改良的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对5例文唇术后致全唇瘢痕患者采用改良的手术方法治疗,通过随访评估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结果:本组5例,术后切口处瘢痕不明显,唇线流畅,红唇较术前饱满,轻度外翻,4例患者满意,1例患者较满意。结论:本手术方法一方面减小切口两侧张力,减轻术后切口瘢痕再度增生及瘢痕变宽,另一方面使唇部组织轻度外翻,红唇处更加丰满和生动,唇形对称美观。此方法简单安全,值得在中国人中推广。

[关键词]文唇;全唇瘢痕;改良手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R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09-0994-02

医学美容文刺术是一种永久性美化眉型、眼型、唇型的方法[1]。随着文全唇手术的广泛推广,也出现了很多因术后感染而导致全唇瘢痕形成的患者。全唇瘢痕不仅影响患者的唇部外观及生动性,也给患者造成了不小的心理负担。2年来笔者对5例患者采用了一种改进的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2年,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临床病例5例,均为女性,年龄27~39岁,平均33岁。5例均为文唇术后反复感染导致上下唇部瘢痕组织增生患者,瘢痕面积上唇线附近约6cm×0.4cm,下唇线附近约5cm×0.3cm,其中2例为术后1年,2例为术后2年,1例为术后12年。整形外科情况:唇线不齐,上下唇线处可见串珠状瘢痕,色淡,累及部分红唇及近唇线处白唇,瘢痕面积上唇线附近6cm×0.4cm,呈弓形;下唇线附近5cm×0.3cm,呈弧形。

1.2 手术方法:美蓝设计切口线,2%利多卡因副肾盐水局部浸润麻醉,唇线瘢痕位于红白唇相交区,上下唇线区均为串珠状瘢痕,采取唇周围环形设计切除,唇峰处注意保持双侧对称性,口角处注意保持双侧等高对称。切除瘢痕及适当固有口轮匝肌,近白唇侧勿游离交界区皮下组织,近红唇侧适当潜行分离固有口轮匝肌,减小切口两侧张力,并可使唇部组织轻度外翻,红唇处更加丰满,力求唇形对称美观。术后随访6个月~2年。

1.3 疗效判定标准:结合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及患者的自我评定,将治疗效果分为以下3个等级:①满意:唇部瘢痕大部分消失,平整并与周围皮面相平,肤色正常,红唇丰满,轻度外翻,形态自然,唇线流畅,唇峰口角对称;②较满意:瘢痕较平整并与周围皮面相平,肤色基本正常,红唇较丰满,形态自然,唇线较流畅,唇峰口角较对称;③不满意:瘢痕的宽度、质地、颜色改善不明显,不平整,红唇形态无改善,唇线不流畅,唇峰不对称。

2 结果

2.1 本组5例,术后7天拆线,全部病例切口均I期愈合,双侧唇型对称。拆线后均应用同一种抗瘢痕药物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2年,切口处瘢痕不明显,红唇较术前饱满,轻度外翻,白唇无瘢痕,唇线处瘢痕不明显,4例患者满意,1例患者较满意。

2.2 典型病例:某女,35岁,文唇术后感染瘢痕形成12年,累及部分红唇及近唇线处白唇,上下唇线处可见串珠状瘢痕,瘢痕面积上唇线附近6.5cm×0.5cm,呈弓形;下唇线附近5cm×0.4cm,呈弧形。术后7天拆线,切口愈合良好。随访1年,瘢痕无明显变宽、增生不明显,取得了满意效果,患者满意(如图1~2)。

2.3 唇部瘢痕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光镜下可见手术切除组织包括瘢痕、皮下及部分固有口轮匝肌。真皮层内未见色素颗粒沉积。瘢痕表面为数层上皮细胞,其下真皮层为胶原纤维所替代,表现为真皮内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呈漩涡状或结节状分布形成胶原小结节,胶原小结节中的胶原纤维较细,分布有数量不等的成纤维细胞和小血管等。各胶原小结节之间由粗大的胶原纤维束将其分隔,病变中少数胶原有不同程度的玻璃样变性,表现为明显宽大的、嗜伊红的、折光的均质性片状胶原蛋白纤维束。

3 讨论

尽管近年来美容文饰术广泛开展并且大受欢迎,并发症仍很常见[2],尤其是感染[3]。颜面部瘢痕常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尤其是唇部瘢痕,患者常有强烈的治疗愿望。文唇后瘢痕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感染和文刺过深[4]。瘢痕形成后,早期可对症处理,局部应用抗瘢痕药物、激素类药物等,也可局部加压包扎(弹性绷带)、瘢痕内注射药物或理疗。瘢痕经对症治疗无效时,手术切除作为一种补救措施,切实可行[5-6]。

对于较小、较窄的瘢痕,直接切除缝合术仍是最常用、效果最好的方法[7]。对于唇线区单侧瘢痕或串珠状散发瘢痕,必要时行左右对称性切除,切除时采取V形或梭形切除法,由于瘢痕范围小,故不需游离交界区皮下组织即可得到满意改善。但对于全唇的广泛瘢痕,如也采用上述方法,会产生较大张力,而张力是诱发瘢痕增生的重要原因,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张力的作用,切口瘢痕会越来越来宽,甚至再度明显增生。因此笔者采用切除瘢痕及适当固有口轮匝肌,近白唇侧勿游离交界区皮下组织,近红唇侧适当潜行分离固有口轮匝肌,减小了切口两侧张力,并可使唇部组织轻度外翻,红唇处更加丰满,唇形对称美观,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对于文唇术后感染所致全唇瘢痕的患者,采取唇周围环形设计切除,唇峰处注意保持双侧对称性,口角处注意保持双侧等高对称。切除瘢痕及适当固有口轮匝肌,近白唇侧勿游离交界区皮下组织,近红唇侧适当潜行分离固有口轮匝肌。一方面减小切口两侧张力,减轻术后切口瘢痕再度增生及瘢痕变宽,另一方面使唇部组织轻度外翻,红唇处更加丰满和生动,唇形对称美观。

[参考文献]

[1]Ortiz AE,Alster TS.Rising concern over cosmetic tattoos[J].Dermatol Surg,2012,38:424-429.

[2]Cuyper CD.Permanent makeup: indications and complications[J].Clin Dermatol,2008,26:30-34.

[3]Jacob CI.Tattoo-associated dermatoses: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Dermatol Surg,2002,28:962-965.

[4]Saini R,Winhoven SM,Kaufman J.Hypertrophic scar after chemical tattoo removal[J].Dermatol Surg,2008,34:1599-1602.

[5]Bailey BN.Treatment of tattoos[J].Plast Reconstr Surg,1967,40:361-371.

[6]Buncke HJ Jr,Conway H.Surgery of decorative and traumatic tattoos[J].Plast Reconstr Surg ,1957,20:67-77.

[7]蔡景龙.不同类型瘢痕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方法选择[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7,3(3):126-128.

[收稿日期]2013-04-10 [修回日期]2013-05-10

编辑/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