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社科专业读者的需求调查及对专业图书馆资源管理的启发

2013-04-29王秀玲

知识管理论坛 2013年9期
关键词:资源管理

王秀玲

【摘要】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读者需求调查结果,通过交叉统计分析,总结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研究人员的信息行为习惯以及他们对图书馆的纸本资源、电子资源及服务项目的需求与使用情况,重点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在资源结构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鉴,进一步提出有关专业图书馆资源建设与管理的建议,供业内同行参考。

【关键词】专业图书馆 资源管理 读者需求调查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调查概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社科院图书馆”)是国家级研究型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其办馆宗旨是服务科研,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文献信息保障。为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研究人员的文献信息需求,笔者结合“院内研究人员对我馆的需求调查”课题,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有以下几点独特之处:

● 覆盖面较广。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行政体系按学科划分为5个学部(文史哲学部、经济学部、社会政法部、国际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每个学部下包含若干个研究院/所,每个研究院/所内部根据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分为不同的研究室。本次调研以研究室为最小调研单位,每个研究室随机抽选2-3位研究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涵盖了5个学部下的33个研究所的225个研究室。

● 数据来源真实有效,代表性强。调查方式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各研究室内部,因此问卷回收率较高,共计发放问卷467份,收回407份,有效问卷406份,回收率为87.15%,有效率达99.75%。此外,对样本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研究人员的性别、年龄、职称、学科类别等分布情况与同期院内在职人员的总体结构基本一致,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 调查角度新颖。本次调研着眼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高层次读者需求,文献调查结果显示,这在国内图书馆研究领域尚属首次。与其他学科相比,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研究人员的信息行为习惯及其对图书馆的需求既存在一定的共性,也有许多独特之处,本文将全方位地展示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研究人员的特点,并由此得出普遍适用于专业图书馆资源管理工作的几点启示。

● 调查结果客观、深入。用于调研的问卷主要包括3个部分:①读者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②读者对图书馆各类馆藏和服务的需求、使用情况;③读者对图书馆的评价和建议。这3部分下设13个小项,共45个问题,目的明确,逻辑性强。后期使用SPSS软件对每条数据与研究人员的性别、年龄、职称、学科等属性一一进行交叉统计及相关性统计,统计结论更加深入、细致,对于专业图书馆按照性别、年龄、职称、学科等属性细分读者群、深化服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问卷统计分析

2.1 研究人员的信息行为习惯

院内研究人员是社科院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他们多数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学有所专,其中不乏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和资深学者,所以他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较高。调查发现,研究人员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较弱,使用图书馆的技能也不高,对不同渠道的情报源以及不同性质文献资料的取舍是有主次之分的,不同年龄、职称、学科的群体之间差别较大。具体而言,他们使用图书馆获取信息的行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 社科院63.67%的研究人员习惯于在家办公,年龄40-50岁、职称为正高、所属学部为经济学部这3个群体的研究人员在家办公的比例更高,均超过7成。

● 88.78%的研究人员认为社科院图书馆在他们心目中是很重要的(包括“非常重要”与“比较重要”),显而易见,社科院图书馆对他们的研究工作来说必不可少。

● 院图书馆使用率较低,研究人员来院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借阅书刊”,总体占比74.65%,很少使用图书馆提供的阅览环境与设施。

● 研究人员使用社科院图书馆的频率随着年龄、职称的升高而逐渐递增,此外,文史哲学部与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的研究人员使用的频次较多。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学科分组数据并不能直接反映不同学科对图书馆利用的差异,因为还存在一个因素,即文史哲学部与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的办公地点离图书馆最近,利用院图书馆最为便利,因而对院图书馆的依赖性也相对较大。

● 图书馆仍是研究人员获取信息资料的首选,网络渠道紧随其后,再次为书店,三者的比例依次为:35.24%、33.33%、25.85%,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相对网络资源的优势不明显。

● 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在研究人员中普及度不够,35.88%的研究人员仍然采用“由架上查找”或“请工作人员指点”等较为初级的办法,年龄越大、职称越高,这一问题越是突出。

● 63.4%的研究人员掌握文献检索知识的途径是靠自己摸索,需要图书馆予以帮助、指导。

● 表1的数据反映了不同职称与学科的研究人员对各种信息类型的关注程度。总体而言,研究人员常用的资源依次为:学术动态、基础理论、统计数据,值得一提的是,初级及以下职称的研究人员使用最多的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学部对统计数据的关注度非常高。

● 习惯使用图书、报刊等传统文献的研究人员比使用互联网、联机数据库的研究人员多5.75个百分点,但这一比例随着年龄、职称的不同,有着明显的分化,基本趋势是:年龄越大、职称越高,越习惯使用图书、报刊等传统资源。相反,年龄在20-40岁之间、初级及以下职称的研究人员使用互联网、联机数据库的比例则超出了传统文献。

● 通过学术会议、书店等其他途径获取信息的研究人员的比例基本上随着职称的升高而增加,这大概因为职称越高所能掌控的资源越多。

● 研究人员评价学术资料时,最看重其是否全面、准确(41.75%),其次看观点是否新颖(25.86%)以及是否学科权威(22.88%),是否能快速获取(8.32%)则相对不太重要。年龄在51岁及以上、职称为正高的研究人员不太注重“是否学科权威”,而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的研究人员非常看重“是否学科权威”。

2.2 对馆藏与服务的需求及使用情况

2.2.1 纸本资源

社科院图书馆的纸本资源是按照载体形态分布的。调查发现,研究人员的偏好顺序依次为:中文图书、中文期刊、中文工具书、外文图书、外文期刊、学位论文、古籍、地方志和外文工具书。研究人员的需求与使用情况如下:

● 从语种上看,中文文献的使用率远高于外文文献,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的研究人员使用中文文献最为频繁,而国际研究学部的研究人员比其他学部的研究人员更多地使用外文文献。

● 不同类型的工具书有一定的学科倾向,文史哲学部的研究人员使用最多的是字典、辞典类工具书,其他4个学部的研究人员则明显偏好年鉴。

● 从工具书的介质看,研究人员仍然较为习惯使用纸本工具书,尤其是51岁及以上、正高职称的群体。

● 古籍、地方志的使用率很低,但学科性更强。使用最多的是文史哲学部的研究人员,其次为社会政法部的研究人员,其他3个学部的研究人员使用的相关资料则寥寥无几。

● 学位论文资料具有特殊的开发利用价值,其选题一般都是本学科需要解决的比较重要的、具有前沿性的理论或应用方面的课题[1],半数以上研究人员明确表示需要使用“学位论文”,这一比例超出了对古籍、地方志以及外文工具书的需求。

2.2.2 电子资源

社科院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领导重视,采购经费逐年增加,目前种类已经比较齐全、初具规模,其内容基本涵盖了院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研究人员的需求与使用情况如下:

● 电子期刊使用频率高达62.31%,远远超过了纸本期刊(34.42%)。

● 超过70%的研究人员使用电子资源,年龄在31-40岁、职称为中级与副高的群体,使用比例最高。但年龄并非绝对因素,随着职称的提升和研究水平的提高,对电子资源的使用也逐渐增加。

● 在学科方面,经济学部、国际研究学部的研究人员比社会政法部、文史哲学部与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的研究人员使用电子资源的比例高。

● 电子资源的易用性仍需加强,其在馆藏中所占比例亦需增加。

● 网站是图书馆的门户和对外服务的窗口,对树立图书馆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研究人员对图书馆的远程服务需求强烈,要求对其在家办公予以支持。

2.2.3 图书馆服务

社科院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包括传统的阅览、外借、复印、拍照等,近几年增加了网上咨询、文献传递、馆际互借、专题咨询等项目,丰富了对外服务的内容。研究人员对这些服务的需求与使用情况如下:

● 研究人员对图书馆的深度利用很少,外借多于阅览,因此,他们在馆内停留的时间较短,更多是通过网络查询图书馆的资源。

● 图书馆与研究人员之间的沟通渠道不通畅,研究人员对网上咨询、文献传递、馆际互借服务知之甚少,虽然馆员曾经通过多种方式做过宣传,但研究人员仍然鲜有了解,甚至有研究人员称,因为填写此份问卷才知道有这些服务。

● 对图书馆的专题信息咨询服务潜在需求强烈,54.31%的研究人员明确表示需要这项服务,尤其是年龄在51岁及以上、职称为正高的两个群体。

● 研究人员对图书馆的信任度不高,他们需要专题信息咨询服务却没有求助于咨询馆员的主要原因是“没用过,不知道好不好”,其次是“觉得与自己检索差不多”。

综上所述,人文社科专业的研究人员对图书馆的使用与普通信息用户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都有较强的求近、求方便心理,最便于获取的信息源(渠道)首先被选用,对质量的要求是第二位的[2]。比如在语种上,更多地使用中文文献;在介质上,更倾向于使用电子资源;在渠道上,希望能够尽量通过网络获取,而不必亲自到馆。专业研究人员的独特之处主要在于,不同学科选择使用的文献类型可谓大相径庭,因此,图书馆若要为他们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必须按学科细分读者群。

2.3 资源结构问题

通过研究人员在问卷中反映的意见与建议,笔者发现社科院图书馆在资源建设、基础设施、用户服务等工作中均有一定不足之处,下面主要探讨社科院图书馆的资源结构问题。

社科院图书馆的馆藏对院内研究人员需求的满足率只有39.29%(包括“非常满足”与“基本满足”),作为全国最大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这个文献保障率显然偏低。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笔者按文献载体形态分类,进一步调查了研究人员认为需要补充的馆藏资源,反馈数据如图1所示:

图1结果显示,外文图书与外文期刊的缺口最大,其次是中文图书、联机数据库与中文期刊。这一比例与社科院图书馆的馆藏拥有量大体一致,基本上是馆藏量越多,读者需求越大,这说明,从载体形态看,社科院图书馆的资源采购比例与研究人员的需求量基本一致。但是研究人员认为缺口较大的正是馆藏较多的资源,这说明,他们的需求与载体形态没有必然的关联。

此外,课题组还针对中文图书、外文图书存在的问题,分别调查了研究人员的意见,他们对各种问题的认同程度如图2所示:

由图2中可以看出,中文图书与外文图书在每个问题上的比例也大体趋同,这个结果再一次印证了读者的需求与文献载体形态不存在必然联系。

将这些问题加以细分后发现,其中最为突出的“新书太少,不能反映学术前沿、动向”与“学术性著作偏少,普及性书籍过多”均与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有关,前者是指馆藏资料缺乏新颖性,后者则是专业深度不够,本文将这两种问题都归结为资源结构问题。在资源结构问题上,中文图书占38.71%,外文图书占50.86%。可见,无论是中文图书还是外文图书,这一问题都相当突出。换言之,资源结构与研究人员的需求不匹配。

进一步统计发现,研究人员对资源新颖性(中文图书26.79%、外文图书39.12%)的需求甚于对专业深度(中文图书11.92%、外文图书11.74%)的需求。

如前文所述,研究人员常用的资源类型依次为:学术动态、基础理论、统计数据,这同样证明了研究人员比较关注资源的前沿性、专业性。可见,国内大多数图书馆简单地通过文献载体的分类来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做法很难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若要提高研究人员的满意度,就有必要深入挖掘文献的内容,研究专业研究人员对不同学科资源的需求,站在专业人员的角度,以专业的眼光评价、筛选文献资源。换句话说,图书馆在学科化、知识化服务方面仍需努力。

对专业图书馆资源管理的启发

社科院图书馆是典型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在国内专业图书馆领域有一定代表性,笔者就其存在的资源结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如下建议:

3.1专注专业特色

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于2004年发布的报告“The 2003 OCLC Environmental Scan: Pattern Recognition”(OCLC环境扫描)中提到:“一个系统中的多个分支图书馆没必要都收藏通用的文献。网络诞生以后,公共图书馆可以更多地关注本地社区的特殊需求,做得更专业” [3]。专业图书馆更应该强化自身的专业特色,舍弃一般性读物,专注于高端学术资料,将目标服务对象锁定于本专业领域内的高层次研究人员。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摒弃“大而全”的文献收藏观念,才能更加突出图书馆的专业特色,进而满足研究人员对文献资源学科化、知识化的需求。

3.2合作而非简单合并

社科院图书馆的资源满足率为什么偏低呢?笔者认为,这与她的历史沿革不无关系。社科院图书馆的主体馆藏原本是散落于院部科研大楼内13个研究所的资料室,自1994年合并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以来,资源的采购、整理和服务工作也随之统一,虽然有利于文献的统筹管理,减少了复本量,但也出现了很大的弊端——合并后的社科院图书馆如同一个“综合性的专业图书馆”,涵盖了众多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其采购制度是以专家选书为主,以采访馆员筛选为辅,另外还包括极少量的读者荐购,每年众多学科的资源都以这种相对单一的模式引进,以至于专业水平大大降低。

诚然,许多专业机构的小型图书馆或资料室力量薄弱,必须通过合作以寻求更大的发展。但是,这种合作绝非简单的合并,尤其是专业图书馆之间,不同学科的工作细分差别很大,合作的成员馆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协作机制,取长补短,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比如,他们可以共用一个平台为读者提供服务,协商轮班时间、服务方式等,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整体的“大图书馆”形象,但每个图书馆的资源采购、文献传递等工作需要各自在后台进行,而不是笼统地“打包”。

3.3馆藏重组以揭示知识内容

图书馆组织馆藏资源的传统方式是按照载体形态分别存放,并以题录信息进行标引分类,随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文献资源的物理存放位置已不太重要,按照载体形态组织文献的方式凸现出一些诟病,曾经被图书馆人引以为豪的分类法也逐渐变得可有可无。在当前大力提倡图书馆知识服务、知识咨询的时代背景下,若要满足专业研究人员对文献资源学科化、知识化的要求,图书馆必须开发新的手段,比如对目前浅层的编目内容加以改良,增加标引范围,或编制二次、三次文献,对已有资源进行重组等,从深层次挖掘知识内容,全面揭示馆藏资源。

近年来,内容开发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内容开发深度从点(字、词)、线(字符串、全文文本)、面(数据库、关系数据库)、三维空间(A/V、数据挖掘)、万象空间(虚拟真实)到思维空间(知识表现、概念形式化、知识量化等),不断突破传统界限。元数据、分布式数据库、数据格式、质量控制、可交换格式、自动转换以及数据制备、整合、融合、数据挖掘、知识发现、内容检索、可视化等内容开发技术都取得实质性进展[4]。专业图书馆要顺流而进,适时引入相应的技术或软件,形成“知识服务”的能力,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3.4建立学科化资源建设模式

2011年制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管理章程》第十一条规定,社科院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坚持专业化、特色化的方向,体现馆藏的实用性、系统性,做到学科布局合理,结构优势明显,重要科研资料收藏齐备,充分满足当前和长远的科研需要。”这个指导方针是很多专业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理想状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采用怎样的资源建设模式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

鉴于社科院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的新颖性与专业性不足,笔者认为,按文献载体类型组织资源建设的传统模式难以达到学科资源建设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应当围绕研究人员需要的学科专题分类来收集和组织文献。

要深入了解读者的研究需要,必须与研究人员建立紧密的联系,甚至参与到相关学科的课题研究中去,这个沟通的重担就落到了所谓的“学科馆员”或“学科联络人”身上。2005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李春旺与时任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的李广建教授提出:“资源组织者不负责服务,而用户服务者不负责资源,很容易造成图书馆工作与用户需求脱节的问题” [5]。清华大学图书馆的韩丽风老师与厦门大学图书馆的钟建法老师提出了以学科馆员为主导、以学科服务团队为支撑,与采访馆员和读者紧密合作的“学科化资源建设的组织模式”,通过划分学科领域、增设学科馆员,由学科馆员负责传递读者需求,参与甚至主导学科资源的评价、采选与维护工作[6]。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图书馆正在逐渐尝试并摸索这种模式,我国虽有部分图书馆已经开始实行学科馆员制度,但多数学科馆员没有资源采购的权力,很难达到调节资源配置的效果。

从根本上来讲,中国社会科学院目前负责选书的学科专家与学科馆员有本质的区别,对图书馆资源建设而言,学科专家在个人研究领域有极高的造诣,选择本研究方向的文献资源时有极好的高度与深度,但是不同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各有特色,个体之间差别极大,研究动向瞬息万变,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也千差万别,学科专家精力有限,很难实时关注这些变化多端的需求。而专职的学科馆员则不同,一方面,他们与研究院和研究所的各位专家、研究人员经常联系,可以及时了解对口院所的学科建设动态,把握研究人员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科馆员还与书商、数据库商建立联系,随时掌握资源出版动态,能够提高资源需求(包括显性需求和潜在需求)与供应的契合度。

3.5鼓励研究人员参与馆藏建设

调查结果表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研究人员的文献需求有很大的差异性,不同研究方向的读者需求更是独特,因此,资源建设工作除了要考虑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外,还要顾及研究人员的个性化需求,在群体性服务的体制外保留个性化服务发展的空间。

资源建设工作中,与由学科专家或学科馆员来决定资源采购的模式相比,还有一种方式能够最为准确地满足研究人员的个性化需求,那就是由研究人员自行购书。本次问卷调查中,很多研究人员提出,社科院图书馆目前由馆员或专家代为选书的做法并不能完全代表其真实需求,建议学术书籍由各所专业人员推荐购买。文献[3]也指出:“读者直接需要的纸本文献量是非常巨大的(Print-on-demand could be huge)。”

事实上,国内一些小规模的研究型专业图书馆就采用了这种灵活的资源采购体制。笔者到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调查时了解到,其图书馆虽然规模小,但极为实用,其每年40%的图书采购经费都用于研究人员自行采购,然后凭购书发票报销,购得的图书在图书馆登记后,就可以通过正常的流通手续,优先使用。这种做法对于读者群较少且相对固定的研究型专业图书馆来说可操作性强,且非常实用,一方面可以减少研究人员课题经费中的资料费支出,而图书资料作为固定资产集中管理,避免重复浪费;另一方面,能够弥补图书馆集中采购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图书馆可以设定适当的激励机制,鼓励研究人员参与到馆藏建设。一般而言,研究人员比图书馆员更有机会接触到某些专业内的珍贵资料,比如,会议资料、学术研究成果、与同行学术交流时获悉的有价值的资料等。有些资料凭借他们个人的力量很难购入,图书馆可以出面采购;对于他们个人获得的资源,图书馆可以通过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表彰,鼓励他们把一些有价值的一手资料贡献出来,放在阅览室里供大家查阅,积少成多,就会形成珍贵、独特的馆藏。

近几年由于文献数量激增,大部分图书馆藏书空间严重不足,大量图书堆积如山而无人问津,很多图书馆开始增加电子资源的采购比例,缩减甚至停止纸本文献的采购。国外很多图书馆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停止购入不必要的资源,完全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采购,例如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图书馆,每个新学期开学前,分管各院系的学科馆员就会向相应院系的老师或学生征询购书需求,统一拟定采购计划。

专业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若能将学科馆员主导资源采购的“学科化资源建设模式”与研究人员的个性化需求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一定可以收藏高质量的学科资源——既有专业的准确性,又有广泛的代表性,从而保障学科资源建设的科学性,提高读者满足率。

[参考文献]

[1] 瞿学惠. 我国高层次学位论文资源开发的价值、现状及对策[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2):21-23.

[2] 易克信,赵国琦. 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方法[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394.

[3] Cathy De R, Dempsey L, Wilson A. The 2003 OCLC environmental scan: Pattern recognition[EB/OL]. [2013-01-18]. http://www.oclc.org/reports/escan/downloads/library.pdf.

[4] 曾民族. 构建知识服务的技术平台[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113-119.

[5] 李春旺,李广建. 学科馆员制度范式演变及其挑战[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31(3):51-54.

[6] 韩丽风,钟建法. 图书馆资源建设学科化的组织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5):72-76.

猜你喜欢

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关于Z世代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重视社保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地位和作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
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从湖南卫视的成功看人力资源管理
强化林政资源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