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习语翻译的语用对等
2013-04-29杨天旻
杨天旻
摘 要:近年来,语用学的发展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日益加深。本文结合语用意义的特点,阐述语用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并以该理论为出发点,分析《西游记》译本习语翻译中实现语用对等的策略和手段,阐明重视语用对等的必要性。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语用对等;习语翻译;《西游记》
一、引言
20世纪中叶以来,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使翻译理论研究进入了语言学时期。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切入翻译理论产生的效果比较新颖,特别是其中关于语用意义的翻译传递和效果对等的研究,非常有利于阐释小说中习语等带有强烈文化和民族色彩的语言现象的翻译。
所谓习语,广义而言,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盛卓立,2008(1):54)习语往往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带有本民族特有的语言和文化特色。其独特的文化色彩往往令译者感到困惑和为难。语用对等理论对习语翻译很有帮助,本文对詹纳(W.J.F Jenner)《西游记》英译本中习语翻译的语用对等加以分析,以期为其他译者提供一些经验。
二、理论阐释
符号学提出了语言意义的三个方面: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翻译中无法实现完全的对等,即所谓“等值”,译者只能使其译文与原文尽可能地相近或相似。因此,符号学视角下的翻译标准可定为:意义相符,功能相似(陈宏薇,1998:66)。意义相符,是指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相符。语用意义是指语言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是语言符号对人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蕴含意义或隐含义。语用意义就是语言在实际所用时产生的意义,与语境密切相关。研究语用意义,不仅应研究文字符号在语言环境中的隐含义,还应该研究语言幅带上承载的其他符号在社会语境中的隐含义。而语用翻译的核心是语用对等。通过两种语言的语用对比,译者要译出原文作者的意图,使目的语读者易于理解与接受(何自然,1997:185)。所谓语用对等,就是从宏观上把握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语用知识上的差距,用适当的手段在译语中弥补这一差距,达到原著与译著在语用效果上的等值。为了在翻译中达到语用对等,译者不得不考虑语用对等的两个基本要求: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张新红,何自然,2001(3):286-293)。
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让译语读者真正领会到作者的意图,如果能够既再现原文中的语言形式,又保留其语用意义最为理想。但如果不能做到,只有采取补偿手段尽量弥补原文和译文间的语言和语用差距,让译语读者领会其意义,以期实现语用对等。
三、语用对等在《西游记》英译本习语翻译中的分析
《西游记》中的大量习语使得这部小说充满情趣和中国文化特色,但是这也给译者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为只有很好地传达这些习语的语用意义,才能真正再现原文的文体风格。笔者对詹纳的英译本进行分析,总结出他主要采用了下述译法,以达到语用的对等。
1.直译法
要达到语用对等,当然要保留其语用意义,但还要尊重原著的风貌。为尽量保留原著的风格特点,在既能保留形式又能传达意义的情况下,宜采用直译法来翻译。
例1.那大圣……对唐僧道声:“……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第二十七回)
“… But today youve turned stupid and youre sending me back. When the birds have all been shot the bow is put away, and when the rabbits are all killed the hounds are stewed.Oh well!”
采用直译的方法,既保留其语言形式,也并没有损害其语用意义的传达,还使读者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可谓达到了成功的语用对等。
2.意译法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字、词、句等结构方面完全不同,隐含意义(语用意义)各不相同。很多时候,不得不牺牲形式而保留其意义,以达到语用语言等效。
例2.太子道:“这是玉旨来拿你,不当小可。我父子只为受了一炷香。险些儿‘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八十三回)
“We are here to arrest you at the Jade Emperors command,” Prince Nezha replied,“which is not something to be treated lightly. My father and I were nearly in terrible trouble because of you.”
例2中这个利用了汉语谐音的歇后语如果非要按字面翻译,不仅不好表达,而且英语读者也不容易理解其深层意义。译者舍弃了字面的形式和意象,采用意译的方法很好地传达了其语用含义,虽然牺牲了原语的形式,却也是效果最好的解决方法了。
3.省略法
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差异较大,往往无法兼顾语义内容和文化内容。汉语中倾向于使用习语来重复上下文语境中已有的内容,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语用意义,不为陌生文化内容所干扰,可以采用省略译法。
例3.那人道:“……朕当结草衔环,报酬师恩也!”(第三十七回)
“Father,” the other replied, “… We will be deeply grateful and repay you, Master, for your great kindness.”
詹纳放弃了“结草衔环”这两个文化典故,以保证语用效果对等。普通的外国读者要理解中国典故很困難。“报酬师恩”已经包含了“结草衔环”所要表达的意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略去习语或者典故不译,有利于深层含义的传达。
4.增译法
增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将原语文本中暗含的信息在译文的行文中增补出来,利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译文读者理解。译者为保留习语生动的字面语言形式,又便于譯文读者理解其语用意义,往往要在译文中把隐含的意义变为显性的文字。
例4.八戒笑道:“你甚不变通,常言道:‘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第五十四回)
“You dont understand,” said Pig.“Thick willow twigs make dustpans and fine ones make funnels. Theres a use for everything. Theres not a man in all the world whos really ugly.”
译文既保留了原文中“柳、斗、簸箕”等字面形象,又增补了“Theres a use for everything.”这既道出了俗语的含义,又使读者很容易了解其语用意图,也利于重现原小说的风格。
5.替代法
所谓替代法,即利用目的语中意义相符的习语来翻译原文中的习语。这样做使译文读者没有任何语言和文化障碍,能够较为充分地表达语用意义,易于读者理解。
例5.行者道:“我相你有些儿偷生搲熟,被公婆赶出来的。”(第八十一回)
“You look to me rather like someone whos been driven out by her parents-in-law for carrying on with strangers.”
詹纳采用英语惯用法“carry on with sb.”替代了若直译很难令人理解的俗语“偷生搲熟”,恰好体现了原文的语用含义,表明外国译者对本国文化和英语语用要求的熟练掌握。
四、结语
在翻译时能不能达到语用对等,关系到翻译、交际活动的成败。在翻译《西游记》一类的中国古代小说和典籍时,如果习语处理不当,会造成语用意义的缺失,令译文的精彩程度和文化传播作用大受影响。通过对《西游记》译本的研读分析,我们发现要翻译出形神兼备的习语,就要尽可能使译文贴切自然,达到语用对等的要求。
参考文献:
[1]Jenner,W.J.F.Trans.Journey to the West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93.
[2]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盛卓立.语用对等的理论阐释及其在《红楼梦》习语翻译中的体现——析杨宪益版《红楼梦》译作[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1):54-56.
[5]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2001,(03):286-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