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的回忆
2013-04-29吴瑾
吴瑾
在炎炎烈日的上海出一趟门需要勇气。集结了以杭州、上海为中心的艺术家最新创作的《消夏》展览,用令人费解的尺子、象征童年的桌椅、美轮美奂的景色提供了一处消夏的场所。用艺术的冷和上海的热,创作的慢和社会的快来做一次隐喻的对比。我们看完展览,也许身心并未凉快几许,但是却掀起了阵阵回忆,在回忆里避暑,不管它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从垂着透明黑色薄纱的拱形小门向里望,依稀可见尽头的窗户。有点迟疑的走进杨泳梁的装置作品《恍然》(Déjà vu)。顺着通道向前走几步,又来一面黑纱,继续前行,隐约听到了滴水声,透进亮光的窗户更加清晰了,再揭开两层纱。进入到一个静谧的空间,漆成灰白色的房间,窗前摆着一张八零年代小学教室里司空见惯的课桌,桌上随意摆放着铁皮文具盒、铅笔、练习册,玻璃弹珠和红领巾。书包、课本散落在地上。课桌旁放着积了一半水的小水桶。你可能期待透过层层帘幕看到更为惊人的东西,但没想到是这样一副日常又怀旧的场景。好一个“恍然”,马上被拽回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那时的日子怎么那么长,大把的光阴用不完。拍画片、打弹珠、跳皮筋。要是碰到下雨,更是玩耍好时光,在大大小小的水洼中跳来跳去 …… 等等,这房间也在下雨吗?这才发现,小水桶中安装了发声装置。作者的设计巧妙,可见一斑。房间里所有的物件都被涂上一层白灰,正如我们记忆中的童年,好像被一层青灰色笼罩,遥远又模糊,而一些闪亮的片刻如同玻璃弹球般剔透纯净。
月亮阴晴圆缺轮转,月光下山明水秀,离开杨泳梁这次的最新作品,便走进了他的代表作《月光》(Moonlight),就同一幅典型的中国山水画。走近一步,却发现山上的绿树成荫已被高楼大厦电视塔起重机替代,而本该吟上一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诗情被江面上跑着的大型货轮打断。城市的流光溢彩清晰勾勒出工地、钢筋水泥、直冲云霄的古怪建筑,生硬冷漠。随着《恍然》沉浸在童年的情绪在这时被惊醒。疯跑的草场,放学路上穿过的大片的杏树林,夜晚的繁星满天,已成遥远的回忆,或许这些也只是我们潜在的幻想。城市与乡村,工业与自然,从来是难解的矛盾问题。虽然内心向往富庶的生活,但同时也不能失去脚踏实地的气息。
约翰·列侬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回归自然, 去除聒噪浮华,感受生活的本质。蒋鹏奕的摄影作品《一顿》(Sudden) 似乎给出了答案。
小舟缓慢地绕着雾气氤氲的湖心一圈一圈滑行,推开葱绿色苔藻,露出粼粼水波;落叶铺得很厚,能想象出脚踩上去的绵软;青苔厚厚的铺满老树干,闻到清凉的空气和草木汁液香;蜗牛努力地爬进草颈顶端的露珠中;鸟在树桩做成的椅子上歇息,它是不是也看到了碧蓝天空上,被落日染醉了的红彤彤的云。片中的男人衣着朴素,神色寂寥。他穿过蔷薇丛,面对湖水出神;他伐木,动作干净利落;给马加草料;慢慢挑栗子;去古堡边看大群的鸟无端起落…视频作品《一顿》汇合了各种梦境般诗意的瞬间,同时伤感和孤独的情绪贯穿始末。这是他内心深处的王国吗?风清月朗,与世无争。人际关系在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多以利益趋向推动,而非彼此天性乐趣的契合。与其为了填补孤独寂寞去应酬他人,不如茕茕孤立, 耐心培植和浇灌自己内心茁壮的种子,让它开花结果。默默埋头劳作,善待花草动物,远离城市喧嚣,以一种近乎偏执的方式维护内心的清静醇良。
如同做《尺》的倪有鱼,视频中的他用小刀在木条上一点一点地刻出尺度,再用铜镶嵌进去。重复繁琐却又井井有条,来不得半点马虎。 这做木尺的过程犹如手抄蝇头小楷,打制花样繁复的银镯,针引彩线绣出牡丹鸳鸯,自有一种孤独、庄严、心无旁骛的仪式感:以这种仪式来对抗视频另一面中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都市,用内心的静去对抗外界的骚动。墙壁上挂着数把已经做好的木尺。工艺细腻,散发出端庄、凝重的气息。记忆里的手工艺人,也是如此,日复一日做着同一件物品,在岁月之下,终于手上练就了特殊的技艺。这种过程似乎相仿,但艺术家的特权是:他反复磨练他的手艺,出发点却并不是做的东西能“为他人所用”。
展览另外还有四位艺术家,现在都生活于南方,无论是《一次采访》里的碰撞,还是《日常行为》的留白,《临时空间NO.20130511》的混搭,《癸巳销夏记》的细腻,都与记忆中的部分对照,颜色也好,形状也好,在须臾一瞬中,希望留给别人细致的体验,而这些体验,都指向记忆中的一小部分,它们在炽烈之下被蒸发至无形,而回望这次展览的点滴,就同“Déjà Vu”这个法语词一样,“似曾相识”,明明没有到过或者第一次见到,却好像已经来过,非常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