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3-04-29吴苏文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自学课外师生

吴苏文

摘 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探索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是我们教学的根本。

关键词:探索方法; 培养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073-001

在信息社会里,信息和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在学校学完。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做了一点尝试,试图找到比较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课前精心准备,指导认真预习

这是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学习的关键一环。接触一个新知识或者学习一篇新课文,学生如果预习不到位,那么他们就不能很好的参与教学活动。老师在教学新课之前,要布置学生预习,并且提出具体要求,学生才会按老师的规定有序的进入学习状态。我在这一环节中教给学生具体的自学方法,概括起来有三个字,即“读、查、问”。一要求“三读”,就是要求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课文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默读,也即最初读课文,要手脑并用,圈点字词,勾画语句,粗知课文大意。第二遍朗读,学生再读课文要出声、口脑并用,理清作者思路,筛选信息,熟悉课文内容。第三遍赏读。这是更高层次的读,要把握课文要点,推敲文章,概括主旨了解写法。二要求“查”,就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肯定有疑难,解决的方法是自己查:“一查”即查字典、词典和词语手册,解决字、词的音义,这是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教师不宜代劳。“二查”即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对有关作者,写作背景等作一粗略了解。最后围绕一个“问”字:就是要求学生将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标注在书上,并写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在自学中学生肯定有疑,先让学生谈看法,然后在课堂上听讲,疑点则豁然开朗。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积极获得新知识、新技能,久而久之,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二、课上由扶到放,鼓励自主学习

通过课前的预习、自学,学生对一篇新课文的内容已熟知六七,剩下的任务是否就是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呢?当然不是。在课堂内,依然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为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众所周知,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学生在学习新知前所接收、积累、发现、习得的有关知识,不能让其停留在记忆的仓库里,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机会,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得知识进行学习迁移,从而转化为能力。这样的教学过程,就不是“全盘授予”,而是通过迁移知识、运用知识,转化为培养能力,训练思维、发挥创造力的综合过程。我的尝试是:经常针对预习的要求,开展随机的提问或检查,这样既能及时反馈预习的效果,又能在课堂上各抒己见,讨论解疑,在生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而集体讨论,大胆发言,甚至是师生辩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表现欲,也把课堂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阅读、思考、交流、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的课堂中,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还是会缺少等待,应该避免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这对知识的传授暂时看来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和权利。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产生的“智慧”,智慧不会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促进师生智慧的生成。所以说,我们应考虑向这样的教育目标前进:学习质量的高低,关键应看教师怎样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怎样在师生的教学交往、情感交流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动机,培养学习能力。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表达等语文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课后认真复习,注重举一反三

为了使方法真正转化为技能,真正深化为习惯,必须要靠课内课外经常的训练、反复的强化才能完成。课堂学习中毕竟只有40分钟,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而课后的学习才是学生消化、吸收巩固的重要环节,我在指导课后自学时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文本内容向外延伸,可以是同类作品的赏析,也可以是同样文体的比较……新颖和较有深度的话题和练习,可以将触角伸向更深、更广的天地,尽量让课内联系课外。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运用已获得的认识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去解决有关的和类似的问题甚至新问题,从而内化并拓展所学的东西,增强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这个阶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应当得到更自由、充分的发挥。当然,这个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必不可少的,还得在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比如我们的班级主页就是个较好的平台,对课堂的感悟,精彩的练笔,甚至是一些延伸的练习,都可以用跟帖的方式进行交流,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和同学,老师实时互动。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能加强大家的情感交流,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班级在学习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班风正,学习气氛浓。家长和同学们也反映相对来讲学习负担尚可,孩子们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爱好。

在我们学习的主阵地课堂上,师生和谐,融洽的关系得益于平时平等和独立的交流;在我们班级主页中,记录着我们共同学习的点滴进步;而课外,又有我们对很多共同的问题你追我赶的探讨和追问。课上,我们是师生,课外,我们是朋友。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自主权利还给学生,甚至允许学生挑战老师的“权威”:作文有困难的可以向老师要下水作,先给老师打分,再对自己提合理要求……慢慢地,学生的“胆子”大了起来,思路活了起来,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慢慢地,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慢慢地,可以独立地和文本对话,慢慢地,学生知道,学习原来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可以把它安排的井井有条——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自学课外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小满课外班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我的“课外老师”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