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的比较

2013-04-29刘江丽李春英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腹膜透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

刘江丽 李春英

【摘要】 目的 对血液透析(HD)与腹膜透析(CAPD)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 选择50例于2006年3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终末期糖尿病治疗的患者,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患者。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透析前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患者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尿量、血尿素氮、肌酐较对照组下降水平更加明显,治疗组患者透析前后白蛋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白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都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够引发大量的并发症。

【关键词】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糖尿病肾病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07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52-02

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发展成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非常大。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糖尿病肾病的发作率也随之升高。通常采用透析方式治疗糖尿病肾病,但是很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而且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当前医学界尚没有就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效果的差异形成定论,本次研究特就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50例于2006年3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终末期糖尿病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28例,男性患者占32例,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患者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15ml/min。对照组2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居于35至76周岁,年龄平均值为(53.6±6.8)岁,治疗组2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居于37至75周岁,年龄平均值为(52.1±7.3)岁。在透析时间、患者年龄和性别方面,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置管方法为常规脐旁手术切开方法,所用直管型号为Tenchhoff,然后进行非卧床腹膜透析,所采用的透析装置和透析液为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Y型透析装置和透析液,透析液中的糖浓度为2.5%或者1.5%,透析液的交换剂量和交换频率为每次2升,每日交换3次左右。医护人员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和反渗水进行透析,使用的透析器和透析机分别为F6透析器以及德国费森尤斯公司生产的4008-B型透析機,流量为500毫升/分钟,中心静脉经皮插管或者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血流量保持在220-250毫升/分钟,血液透析的时间和频率为每日进行4.5小时左右,每周进行2-3次。除采取以上透析方式进行治疗外,医护人员给予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钙剂、铁剂、维生素、叶酸和降压药等各种不同药物,为了对血糖含量做到有效控制,需对患者进行皮下胰岛素注射或者口服降糖药物,根据患者饭前的血糖水平对药物剂量进行适当调整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1]。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透析前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对患者透析前后的每日尿量、血钾、血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浆总蛋白、血糖和血压的各项血生化指标进行测定[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分析的软件为SPSS11.0,以χ±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若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 治疗组半年、1年、三年后的死亡患者例数分别为4例(16%,4/25)、8例(32%,8/25)、10例(50%,10/22),对照组半年、1年、三年后的死亡患者例数分别为3例(12%,3/25)、7例(28%,7/25)、12例(52%,12/23),由此可见,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患者在住院期间,对照组有9例患者产生心血管疾病,占36%,5例患者有出血现象,占20%,8例患者出现感染现象,占32%,6例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占24%。治疗组有11例患者产生心血管疾病,占44%,10例患者有出血现象,占40%,5例患者出现感染现象,占20%,4例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占16%。两组患者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糖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尿素氮水平和血肌酐水平全部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对照组患者的下降趋势不如治疗组患者明显(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尿量减少的现象,但是治疗组患者尿量透析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白蛋白透析前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治疗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不明显,经过透析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收缩压方面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蛋白全部降低,但是对照组患者的降低趋势更加明显,对照组患者白蛋白透析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白蛋白透析前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作生活压力的日益加大,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糖尿病肾病的发作率也随之升高。通常采用透析方式治疗糖尿病肾病,但是很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而且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属于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病症,能够引发终末期肾病并导致慢性肾衰竭病症。

本次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包括低血压、高血压、心率失常、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于治疗组患者。据推断,由于患者本身自主神经功能存在异常且患者血管有病变现象,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由于发生血液超滤和体外循环等现象导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流量等迅速发生变化,因而导致以上并发症的大量出现。对照组患者的出血现象要好于治疗组患者,主要原因在于血液透析无法实现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以及患者本身存在血管病变等问题。治疗组患者的感染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原因可能在于对照组患者丧失大量蛋白导致抵抗力下降。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这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够有效降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死亡率,但是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够引发大量的并发症。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两种治疗方法都具有稳定内环境的作用,在进行毒性分子清除方面能够发挥重要功能,但是当前医学界尚没有就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效果的差异形成定论,为了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和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须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全面具体的透析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巧玲.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的比较[J].当代医学,2012,16(20):144-145.

[2] 张建荣,石理华.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7(30):174-175.

猜你喜欢

腹膜透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
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腹膜透析导管破裂3例保守处理过程及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现状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羟苯磺酸钙联合包醛氧淀粉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病因分析
腹膜透析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