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篇:由慢车道步入快车道
2013-04-29
60年来,阿坝州消费品市场从缓慢发展到跨越发展,全州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52年的454万元增长为2012年的455695万元。展望未来,阿坝州消费品将会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缓慢发展期
“一五”时期,消费品市场繁荣初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阿坝州市场商品紧缺,城乡人民购买力水平十分低下,经济萧条,商业、餐饮业网点稀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只用了2~3年的时间,阿坝州的国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性增长,商品市场也开始建立起来,但人民生活水平十分低下。1952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有454万元,人均消费品购买力只有12元。
1953~1957年,即“一五”时期,全州消费品市场得到较快发展,商品贸易进入第一个繁荣兴旺阶段。这一时期,全州消费品市场零售总额由454万元增加到2950万元,5年年均递增45.4%。人均消费品购买力由12元增加到67元。到1957年末,全州批发零售贸易业的机构网点达到491个,从业人员1791人,全州餐饮业的机构网点达61个,从业人员302人。
1958~1978年,消费品市场进入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缓慢发展时期
1958~1978年期间,由于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商业和消费品市场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抑制。1960年后的几年时间里,城乡市场商品短缺,主要生活消费品全部凭票限量供应,居民收入减少,购买力低下,在社会商品流通及服务领域里呈现出购物难、吃饭难、乘车难、住宿难等方方面面的困难。1958~1978年的二十年里,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818万元增加到11992万元,年均仅增长5.9%,比“一五”时期的45.4%速度低39.5个百分点,其中1961~1965连续五年的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低于1960年。
消费品市场经营主体是国合商业占据主导地位,个体商业的发展处于被遏制状态,1958年后全州大量撤销个体商业和餐饮业网点,分离商业人员,合并到国合商店,到1978年个体商业网点从1957年的284个减少到6个,个体商业人数从1957年的378人减少到13人。资料显示,在1978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92万元中,通过国合商业实现的零售额是11980万元,占全部比重的99.9%,真正形成了国合商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在这一时期,生产资料被认为是“非商品”,只能通过计划来调拨,不能进入流通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处于“空白”状态。
跨越发展时期
商品供给稳定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建州以来,阿坝州消费品市场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运行态势。1978年后全州消费品市场逐步呈现出供给充裕状态,各类商品品种丰富,质量、档次大大提高。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农业保持连年丰收,工业生产形势喜人,国家通过调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菜篮子”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上市农副产品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档次上都大大提高,充分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轻工业也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随着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结构改善和消费进口的增加,市场上吃、穿、用各类商品丰富多彩,并随着商品供给的稳定增加,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淡旺季销售逐渐不甚分明,月度之间、年度之间没有大的波动。
资料显示:2012年全州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695万元,比1978年增长37倍,年均递增11.3%;2012年,阿坝州实现商品购进额242711万元,比1978年增长46倍,年均递增12%;实现商品销售额282137万元,比1978年增长20倍,年均递增9.4%;实现商品库存额15860万元,比1978年增长98.8%,年均递增2.1%,这表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阿坝州商品市场规模呈不断扩大之势。
多元化的流通市场格局逐步形成,多种经济类型的贸易业竞相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流通领域曾一度出现百业经商,贸易企业百舸争流景象。国有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集体、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制经济和各种其他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出现,给贸易流通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全州贸易业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勃勃生机。
在二十世纪的50、60年代,流通领域主体曾是“国合商业一统天下”国合商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99.9%,其中国营经济占60%左右,集体经济占40%左右。1978年以后,市场经营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新经济成分的出现,使国有、集体商业经营额在零售总额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商业快速发展,其经营额和比重不断上升。可见,1978年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多种经济成分市场主体参与流通,各经济市场主体竞相发展,国有、集体经济市场份额逐渐萎缩,而个体、私营、股份、港澳台、其他经济逐渐扩大,尤以个体经济市场份额扩大得最快,已占全州市场零售总额的80%以上。
1978年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结构的变动,贸易业、餐饮业、其他行业的零售额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重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如表2所述,1978~2005年,批发零售业比重下降,餐饮业比重上升较快,市场结构重心由传统销售为主向服务性行业转移。
2006年,统计制度将住宿业纳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2006年后,批发零售业比重提高,住宿餐饮业比重下降。
究其原因,一是阿坝州限上企业个数增加,大型企业开始进驻阿坝州,其中批发零售业大型卖场增加,无论大小商品,在州内都能买到,以前州内人民贸易靠州外市场的局面已得到长足改善。二是阿坝州交通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运输业兴旺发展,旅游业特别是自驾游市场繁荣,带动了石油、批发、零售行业的迅速发展。三是阿坝州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告别了过去单单依靠餐饮、住宿发展的局面,各行业齐发展。
市场商品丰富多彩,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市场上名、优、特、新商品逐渐占主导地位。高质量、高档次、高营养、新口味的商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一般性吃、穿、用商品比重逐渐下降,用于文化、娱乐、保健等精神享受方面的商品销售比重逐步上升,消费需求向多元化发展。从阿坝州居民消费投向看,居民消费的特点是:食品类消费逐渐减少,教育消费快速增长,通信消费明显,旅游消费、娱乐消费持续增加。
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消费者购物心态从盲目随从到理性成熟。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量变积累,商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消费品市场的商品日益丰富,商品紧缺的经济现象彻底根除,买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据测算目前阿坝州消费品市场上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100%,供不应求的商品已很难找到。与此同时,一些与消费结构不适宜的商品开始积压,理性消费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商业网点布局合理,门类齐全,已成为解决就业较多的行业。
从1978年统计开始,阿坝州商业网点由1184个增加到2012年的15667个,从业人员由5806人增加到2012年的40285人,商业网点增加了14483个,从业人员增加了34479人。商业网点的经营档次也不断提高,种类不断增加,各种专卖店、连锁店、品牌店应运而生,商品售后服务加强,质量得到保障。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解决了广大人民的就业问题。
限额以上企业逐渐成长,支撑全州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建国初期,阿坝州没有限额以上企业,经过60年的发展,限额以上企业数量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个体户开始涌现。到2012年,阿坝州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限额以上企业共计194个,其中个体户83个,企业111个。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147万元,限上所占比重达到40.9%。加之在全州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的势头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本辖区内的中小企业、个体户给予一定的税收、政策等优惠,帮助企业、个体户寻找自身发展点,调整经营模式,发展特色,积极培育使其成为限上单位,对限额以上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帮助企业找出制约发展经营的困难和问题,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2012年全州限额以上单位粮食类消费品保持较快增长。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81.7%,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74.1%,饮料类增长66.3%,烟酒类增长52%。日用商品稳定较快增长,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63.7%;化妆品类增长89%;日用品类增长59.5%。家电、办公用品消费增长较快,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7.3%,办公用品类增长86.8%。
灾后重建成绩显著,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
地震直接造成汶川县、茂县、理县、小金县、黑水县、松潘县、九寨沟县人民生命财产巨大损失,同时影响马尔康县、金川县、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市场疲软。2008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413万元,比同期减少69785万元,下降27.8%。在全州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到2012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695万元,同比增长16.8%,比2008年增加274282万元,增长151%,全面完成了灾后重建。
展望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内市场将继续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市场发育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作用将更加突出。随着改善民生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收入分配格局的不断调整,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不断增加,预计未来的居民消费还会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再加上社会各项保障制度不断加以完善,消费热点升级换代还会进一步强化,稳定发展将继续成为消费市场运行的主旋律,城乡市场差距可望进一步缩小,农村市场将被进一步开拓,预期消费品市场将会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