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惯性”思维在解决高中物理问题中的作用

2013-04-29刘建刚

考试周刊 2013年95期
关键词:惯性

刘建刚

摘 要: 本文通过列举高中物理的图像问题、平衡问题、电磁问题、热力学问题,让每一位物理教师和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真谛,即对高中物理问题解决常规思路形成“惯性”思维。

关键词: 主动思维品质 图像问题 平衡问题 电磁问题 热力学问题

多年的学习与教学生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高中物理的学习和近十年的高中物理教学。记得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高一高二学得迷迷糊糊,到了高三却豁然开朗。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总为某一道题难倒了学生而沾沾自喜,总为告诉学生处理物理问题的思路、方法、技巧而自我觉得高明。可是,总结了多年的教学过程却怅然若失,感到自己培养的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机器,忽略了自己是在培养有主动思维品质的人。感悟之余,把自己的几点认识通过几个物理问题表达出来,希望能给同仁以借鉴。

一、图像问题

无图不成理,泛泛而言,几乎每一份物理高考卷,每一道物理高考题,都涉及图形。而这里我要谈的是二维坐标图像,在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直线运动学习中,首先介绍了X—t图像和V—t图像,在此基础上,还会考查a—t图像和F—t图像,在选修物理教材中,还出现了B—t图像、P—V图像等。无论哪一类图像,在描述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分析物理问题,处理物理数据,进行物理计算等问题中,都有重要作用。而要利用好图像,可以把处理这类问题的思路化整为零,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问题一:你找到了本题的关键词了吗?问题二:你能根据图像,把物体的运动图景详细准确地画出来吗?问题三:为什么会是这样运动呢?问题四:本题是什么样的题型?对应方面的知识体系你知道多少?问题五:你能列出解决本题的方程,并进行求解吗?如果学生能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他们一定会在头脑中形成解决物理图像问题的思路,甚至还会自主形成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技巧。

二、平衡问题

物体的平衡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试题形式多样,且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平衡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平衡问题,另一类是动态平衡问题。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参与的平衡,也有电磁力参与的平衡问题。可谓是形式多样、变化多端。但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可以说有明确的主线。物理对于静态平衡问题,还是动态平衡问题,思路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一要审好题,找到关键词——平衡、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状态;二要画好图,认清准确详尽的运动图景;三要构建物理模型——平衡类问题;四要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关键,无论什么样的问题,只要涉及运动,就要搞清受力情况,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五要找方法、找技巧、找处理策略,可以利用力的分解、合成、正交分解,视具体问题,采用不同策略,定量计算的一般利用数学运算的方法。定性分析的,既可以利用数学运算的方法,又可以利用作图法,尤其是动态平衡问题,更加凸显作图法的优越性,值得一提的是作图法一定要精确一些。我们来看这样一道物理习题: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球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小定滑轮,细线一端拴一小球m■,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与m■相连,L■=2.4R,L■=2.5R,如图,平衡时求两小球的质量之比?在解决本题的过程中,除了按照以上介绍的处理思路以外,应该采用作图的策略,可是作图特别要准确细心,看似具有较大难度的问题,却让我们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三、电磁问题

电磁问题既与电路的分析计算密切相关,又与力学中的平衡、动量定理、功能关系等知识相联系。习题设计灵活性很强,具有较大的复习难度,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在这类问题中,只要涉及有关运动的问题,处理的基本思路之中,仍然离不开图景认识、受力分析、模型构建等基本方法,只不过将电磁的知识体系与动力学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机结合而已。在一次高考模拟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如图所示,K与虚线MN之间是加速电场,虚线MN与PQ之间是匀强电场,虚线PQ与荧光屏之间是匀强磁场,且MN、PQ与荧光屏三者互相平行,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如图所示,图中A点离开加速电场,速度方向垂直于偏转电场方向射入偏转电场,在离开偏转电场后进入匀强磁场,最后恰好垂直地打在荧光屏上。已知电场和磁场区域在竖直方向足够长,加速电场与偏转电场的场强关系为U=■ED,式中的d是偏转电场的宽度,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与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E和带电粒子离开加速电场的速度V■关系符合表达式V■=E/B。若题中只有偏转电场的宽度d为已知量,则

(1)画出带电粒子轨迹示意图;

(2)磁场的宽度L为多少?

(3)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垂直于V0方向的偏转距离分别是多少?

处理这道物理习题的过程中,通过受力分析知道,在MN的左侧,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了MN和PQ之间,仍然只受电场力作用,由于有水平的初速度,这时作的却是类平抛运动;到了PQ的右侧,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运动的形式变成了匀速圆周运动的一部分。构建了准确的物理模型,结合动能定理,利用类平抛的处理思想——化曲为直,根据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以及对应的知识体系和几何知识进行列方程,看似繁杂的物理问题,解决起来却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四、热力学问题

热力学是经典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尽管在教学中或许并不存在突出的困难,但如何把握好热力学问题的处理,仍然很值得重视。热力学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总结了热现象普遍遵循的规律,这是一种热现象的宏观理论,不涉及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和可靠性,热力学的基本方法就是从基本的热力学定律出发,应用各种态函数,得出系统处于平衡态时各种特性的相互关系,构成平衡热力学的基本内容。其在历年的高考中所占的分值虽然只有十分左右,却是不可丢失一分的。而处理热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并不是孤立的,仍然缺不了良好的思维品质——“惯性”。比如,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如图所示的实线,汽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B的变化曲线,则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摇 ?摇)A.先增大后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C.单调变化D.保持不变

因为PV/T为恒量,由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PV乘积,从实线与虚线等温线比较可得出,该面积先减小后增大,说明温度T先减小后增大,内能也先减小后增大。正是物态变化的图景的认识到位,恰当结合对应的知识体系,问题的解决也显得很简单。

以上仅仅谈了对整个高中物理部分题型的认识,但是,从所举得四种情况来说,也许能给我们以启发,无论什么样的物理题型,思考的主线都是一致的,即审题→找关键词→认清图景→分析→网罗对应的知识体系→列方程求解。可以说“惯性”思维支配着每一个物理教师和每一个学生,只不过知识体系、方法、技巧等不同而已。

参考文献:

[1]徐守兴.例析两道须用图像方可求解的物理题.物理教学探讨,2007(2).

[2]迟永昌.高中物理图像的学习和应用.2005.4.

[3]林体俊.解决力和运动类物理问题的思路.物理周刊,2009.7.

[4]刘耿武.浅谈高中物理思路教学.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2009.9.

猜你喜欢

惯性
惯性
有趣的惯性现象
你真的了解惯性吗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冲破『惯性』 看惯性
认清生活中的“惯性”
考虑虚拟惯性的VSC-MTDC改进下垂控制策略
走出惯性误区
无处不在的惯性
普遍存在的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