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的货币改革

2013-04-29刘士刚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铜元银元

刘士刚

摘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晚清货币改革进行探究,晚清货币改革具有两种特点:一是天朝心态在与“西学”碰撞中由强渐弱;二是货币改革随经济发展由弱增强。但晚清货币改革最终因天朝心态影响而失败。这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金融国际化寻求历史渊源,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优化民族的币制意识提供参考。

关键词:天朝心态;银元;铜元;货币改革

中图分类号:K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3)02—0071—03

清朝前期,市场上钱银并行流通。大宗交易用银两,小额支付用制钱。从货币文化内涵上足以彰显当时的天朝心态。在前近代到19世纪,中国人仍然习惯于把自己看做是世界第一的。这种心态,类似于作为种族本能的集体意识,这种无意识实际上就是学术界统称的天朝心态。天朝心态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通过吸收并加以融合逐渐弱化,而中华民族具有接纳百川的胸怀,通过吸收、融合外来文化并变成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成为先进中国人“爱国主义、救国救民”的主题动力,并为国富民强寻找金融改革的现代化之路。

近代以来,鸦片贸易使白银外流,造成了“银荒”,银价高涨,外国银元涌向中国市场,损害了银两制度;因铜矿开采不足,洋铜价值昂贵,限制了制钱的铸造,出现“钱荒”。近代的币制改革势在必行。

一、晚清的币制改革

(一)货币改革的序幕

藏币改革拉开了近代货币改革的序幕,西藏交通困难又无铜源而就地造银币。1793年《钦定章程》正式颁布。章程如下:(二)关于货币图样规格:正面铸汉字“乾隆通宝”四字,背面铸藏文译音“乾隆通宝”四字。规格以重一钱、重五两两项搭配铸造……(四)关于造币机构:成立铸钱局,铸钱两由商上拨发。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委任两名孜本、两名孜仲为铸钱局负责。

清政府批准的西藏政策,正面铸汉字“乾隆通宝”,背面是唐古忒字,圆形方孔,重量和花纹均有规定。这种藏银仅限西藏一地流通,首开白银银币的先例。

(二)晚清的货币改革

19世纪后期,中国的金融市场受外国金银比价影响蒙受“磅亏”。清政府对金融控制力减退,造成国内币制混乱,多次发生金融恐慌。外国银元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一方面助长列强对华侵略与掠夺;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为适应工商业的发展,有志之士提出了自铸银元的主张。

1.自铸银元

近代银元制度是因外国银元大量充斥中国的市场产生的,加上民间仿造铸币,地方官府的滥铸银币。为了抵制洋银,维护国家货币主权与利益,促进天朝心态色彩的币制改革。

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请在广东清局铸造银元。“广东华洋交错,通省皆用外洋银钱,……以致利归外洋。窃惟铸币便民,乃国家自有之权利,铜钱、银钱理无二致,皆应我行我法,方为得体。且粤省所用洋银,皆系洋烂板,破碎霉黑,尤为隐受其号。”因此,他奏请户部在广东自铸银元,在交易中可与洋银并行流通。户部赞同“自系经国远漠,救时良策,拟请允准试办”。

1889年,张之洞在广东省设造币厂造银元。正面铸“光绪元宝”四字,上圈有“广东省造”四字,下圈有“库平七钱二分”六字,背面为一蟠龙图案及一圈读文,俗称“龙洋”。

1910年颁布《币货则例》,规定银元为合法货币。每枚重量为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九层,合六钱四分八厘,并决定铸造“宣统元宝”龙洋。因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灭亡,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仅有少数军饷流入市场。1889年到清亡的二十几年间,共铸银币约两亿元。但多是熔化外国和旧龙洋改铸的。直到清灭亡前夕才统一铸币制度。晚清之际,各省督抚握有实权,各自为政,各地贪图铸币盈利,所铸银币的单位,重量和成色参差不齐。清末虽然把银币定为法币,因清政府缺乏金融控制力,仍未实现本位货币。清末铸造银元和货币改革不够彻底。但它为币制改革的现代化铺平道路。

2.新式铜元

晚清时期,铜贵银贱,各官局又停铸或熔毁制钱,所以它流通额大减。1900年,广东总督李鸿章因“钱荒”,首开铸造机制铜钱的先河。最初铸造的新式铜元每枚重二钱,成色为铜九五,白铅四,锡一,币面铸“光绪元宝”四个汉字和“广宝”二个满字,周围有“每百个换一圆”字样,背面中央有团龙花纹,周围有英文“广东一仙”,此铜元模仿香港铜仙。1904年,铸造的铜元就把“每百个换一圆”,改铸“每枚当制钱十文。”背面英文“一仙”也改为“十文”。铜元与制钱一起流通,流通中与银两或银币没有一定比价。

因新铸机构铜元精致,人民欢迎,政府下令沿江沿海各省仿造广东铸铜元。此后,直隶等十几省份纷纷购机器生产铜元。《中国近代货币制度问题汇编》记载,1905年户部奏称“铜元开铸已有十七省,设局多至二十处。”可见铜元铸造达到全盛时代。同时也暴露了弊端。

为了统一铜元,清政府收回铸造权,决定在天津设户部造币总厂。1905年5月铸造“大清铜币”四种,即当二十重四钱,当十重二钱,当五重一钱和当二重四分。成色定为紫铜九五配白铅五,实际铸造的是当二十和当十两种。在设立造厂总厂的同时,清政府颁布“整顿圜法章程十条”,要点是:产定成色重量,规定各种铜元的铸造成数,限制流通的数量。禁止倾销牟利等。限制各省铸造铜币的数量,直到各省停铸。然而晚清政府失去了金融控制力,收效不大。

1910年,宣统又颁布“币制则例”,定铜币为二分、一分、五厘和一厘四种,又把铜元作为银元的辅币。没有实行,清政府就被推翻了。

为了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近代的货币制度总是在一片混乱中被动地改革着。尽管这种变革是被动的、紊乱的和争论的,体现天朝心态的影响。但币制的每一次变革却促进中国的币制现代化。

3、“两”、“元”之争

“两”与“元”之争的根源是“习惯”和“主权”的争论,目的是实现银本位制。

光绪二十九年(1903),朝廷筹划彻底改革币制。1905年7月天津设户部造币总厂,11月清政府开始全面进行货币改革,目的是统一银币。但由于本位币不定,引起了空前的“两”、“元”之争。焦点是用“两”还是“元”。以湖广总督张之洞、前直隶总督袁世凯、鹿传霖为代表“一两”银币派和度支部尚书载泽为代表的“七钱二分”派上奏争论。争论主要有“主权说”和“习惯说”。对“主权说”,“一两”银币派认为各国应有自己的币制体系。中国不能亵渎国体而丧失主权。如龙洋仿鹰洋抵制外币铸造,制定国币,不能“沿用外人之程式”;对“习惯说”,他们从东南区域、财税和贸易的立场认为中国用“两”的地区多于“元”的地区,一两国币顺应“民俗”。减少两、元之间结算的麻烦。

“七钱二两”派反驳:①货币的主权标志是“花纹字样不同”,与成色、重量无关;②习俗所用之“两”,各地的平、色不同,即使政府的库评、漕平、关平,也不能处处一致。铸造库平1两银币,此“两”与彼“两”之间,“两”与“元”之间皆须折算,同样要改变各地的“习俗”,并不能减少“折算之麻烦”在货币理论和国情两方面看,两种方案分不出优劣,币制改革应以可操作性为准。相比之下,“元”币符合经济发达地区的使用习惯。1910年5月25日,清廷颁布《币制则例》,自此,两元之争降下帷幕。随后相继颁布《新币发行后旧币处理办法》、《兑换纸币则例》、《造币厂章程》、《印发局章程》加上前一年颁布的《商设银钱注册章程》和《通用银钱票暂行章程》,形成了完整的币制改革方案。新币制定为银本位,“大清国币单位定名日元”。

4.晚清的纸币改革

纸币的出现是商品经济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心态观的一种选择。因为纸币具有制作便捷性和携带方便性的特点。

晚清的纸币改革是在光绪二十二(1896年)翰林院检讨宋育仁上奏建议改币制,设银行,发钞票为开端。经过通政参议样宜治上疏“仿铸金银钱,可仿英制造钞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军机大臣奕勖等上疏“货币既定,以纸币资其周转”折。宣统二年(1910年)制定“兑换纸币则例”正式规定纸币发行的准备,金为五成现款用于兑换,二成半现银做支付准备。在宣统二年八月,改币制调查局为币制局,专门负责统一币制事权。但不久爆发了辛亥革命,“币制则例”等法令未实行,就成了一纸空文。为了应付辛亥革命,清政府在宣统三年九月旨准度支部所拟的“宣统宝钞章程”十二条,准备发行不兑换纸币,实行通货膨胀,借以搜括民财,供应军需,试图借此来挽救濒临灭亡的统治,但是,“宣统宝钞”未及印行,清王朝就已被推翻,于是,持续了十年之久的晚清币制改革也就不了了之。

虽然晚清的币制改革历时将近十年,而且声势颇大,纸币的滥发,从而贬值,导致通货膨胀,诱发金融风潮,使纸币变成废纸。除清政府发行纸币外,地方政府以及官商合伙设立官票号等也发行纸币,如钱铺、银号、钱庄、票号、当铺和金店等,由于发行纸币太多,“凭贴十千准取现钱两千,俟钱法流通,再行渐次增加。”实行贬值兑现。

19世纪末,陆续出现新钱行,也大量发行纸币,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的数量不统一和种类多样化。到宣统两年闰六月底,银元票折合银12459907.898两,清政府试图统一纸币的发行,1909年6月拟订《通用银钱票暂行章程》规定:(1)通用银钱票必须有殷实同业五家互保,担任赔偿票数之责,方准发行,惟官设行号不在此限……(6)凡准发此项纸票各行号,自宣统二年起,每年须收回票数二成,五年全部收尽。清政府虽然做这些规定,但在实践中并未被地方执行,货币市场的依然混乱。可以说晚清的币制改革是以失效而告终的。

清朝的货币沿循着中国货币历史的进程:商品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甲午战争前后的纸币,基本是代用货币的纸币,清末民初信用货币纸币是现代意义的纸币。清朝的货币本身承载天朝心态的演变的历程。随着近代商品的冲击日益强烈,对人们的消费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陈旭麓先生指出:“这是商品改变人们的面貌,在溶解中国的国有文化。”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并引起人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中华民族在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中吸收、接纳并融合,形成了民族的“价值取向”。天朝心态随币制改革逐渐弱化。

我国台湾学者杨国枢在《中国人的心理》中提出中国人是“社会取向”的观点。这种社会取向是一种顺从他人,不得罪他人,符合社会,期望并受他人意见左右的行为倾向。正是这种心态与西方文明的交融,从而导致了在清代最后十年和民国初期,经济膨胀和改革又进一步诱发来社会不稳定。

二、晚清币制改革的思考

纵观晚清的币制改革及其金融政策,币制改革是被动的,低层次的,是中国金融现代化的起步阶段。金融政策和法律不健全,金融监管不力,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给外国银行占领中国金融市场可趁之机;也给地方政府滥铸投机提供了温床。货币流通混乱,造成通货膨胀,也给民族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晚清的币制改革在天朝心态的大背景下,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吸收接纳并融合成自己的独特的币值思想。初步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纸币,改革的本身就承载中国货币史的发展过程。其历史贡献和历史意义功不可没。货币本身就孕育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中国的金融国际化应加强国际间的金融合作;加强金融安全意识,提升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强化中央银行监管能力和国家金融控制力;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系、金融制度和金融秩序。为人民币“金融国际化”提供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M].三联书店,1988,32.

[2]肖怀远.西藏地方货币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23-24.

[3]范书义等.试铸银元片.张之洞全集[M]第一册,河北人民出版,528-529.

[4]户部尚书阎敬铭等折—议复张之洞请铸银元.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编.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M]第一辑下册,中华书局1964,674.

[5]陆仰渊.银元在民国时期的流通[J][2009-4-14]1994-2004 www.cnki.net

[6]张家骧.中华币制史.[M]第2编.民国大学出版部;1925,24-27、124.

[7][12]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840—1949)[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93.

[8]货币史资料,734—762

[9]张宁.中国近代货币史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236

[10][11][13]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编.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M]第一辑下册,中华书局1964,428.

[14]陈旭麓.论海派[J]载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68.

[15]郑雪主编.社会心理学[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262.

[16]费正清;费维凯.剑桥中华民国史1992-1949下卷[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3.40

猜你喜欢

铜元银元
川陕省苏维埃铜元金属成分及相关问题分析
铜元收藏怎么玩
近代铜元三珍
清末铜元余利及其影响
外国银元流入福建及其影响初考
救命的假银元
聪明的县官
真假银元
模拟天平秤的过程找出假银元
如何收藏清末和民国铜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