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模具设计制造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2013-04-29陈学健
陈学健
摘要:文章阐述了模具设计制造业人才需求的基本形势,目前,全国大院校的办学定位远远不能满足模具制造行业人才需求,所以有必要对人才的创新性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探究全新的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工程应用型专业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模具设计制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3)02—0041—03
模具工业是衡量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作为制造业加工中的重要设备,模具的精度、一致性和生产率是其他制造工艺没有办法比拟的,而模具工业与当地制造业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模具的高速发展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制造业的高速发展。
一、人才形势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模具行业内的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这大大制约了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高级模具技师严重不足,这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业产业的升级,相比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严重滞后,形势非常严峻。同时,我国的模具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守旧,根本不能满足日益膨胀的市场需求,而究其根源,问题还是模具设计人才的培养体制不健全、不完善,我国大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人才的文化素养都不是很高,对机械的理论知识也不全面,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目前的模具设计制造人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还不足10%,大部分都是专科以下学历,而一些高校仅仅注重理论上的学习,实践型教学严重不足,大大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本不能够满足当今模具企业的实际需求,我们知道模具行业的人才最重要的是积累经验,而模具设计制造的学习通常需要3年左右,而要培养出一名成熟的设计人才需要8年左右的从业经历,所以怎样才能将高职教育的侧重点从理论向实践进行转移,培养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是当今教学的重点内容,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现代模具设计制造教育的重要话题。
二、对模具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革新
模具设计专业是一门以材料为对象、以成形技术为途径,最终实现产品制造的专业,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专业划分的教育思想,各个院校也分别针对模具制造行业成立了各个专业,这对于当时的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大众普及式教育,而当时的教育模式也已经远远不适用于当今的教育发展,进而出现了种种问题,譬如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不明,没有对培养类型进行明确地划分,专业教学目标混乱,学生的专业水平、职业素质和能力与就业方向差异巨大,在这种形势之下,对模具设计制造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各大院校一定要在制定工程能力培养规划上下足功夫,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加强职业资质培训,构建实践教学框架,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将切实执行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合职业资质的培训和实践教学,构建出全新的人才培养方式,而在模具设计制造专业的课程安排上,需要将设计实验纳入教学内容,对现有的教学措施和方式进行深化改革,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推动开放式教学的开展,在科学研究工作开展的同时,结合生产实际,训练学生的综合性工程技术,真正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
三、强化企业与学校的交流与合作
各大专业院校需要与行业内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强化交流,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好事,既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又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可以说这是高校培养模具设计制造人才的一条阳光大道。这种校企联合的模式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是实践的前提,而实践又可以强化理论,这种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双方的优势,真正实现专业岗位技能和实训教学的有效对接,更有利于学生向工程师角色的转换,为企业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强化学生的实习成果。这种由校企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对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的规模进行确定的合作,能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而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的研发工作也能得到较快速度的发展。
四、模具设计制造专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方法
众所周知,工科院校的毕业生进入这一行业时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实际能力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就业人员在进人工作岗位以后,必须要满足相应的行业标准,必须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要求,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和规范职业相关的资格证书的考核制度,让考核的结果切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高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同时制定出完善的学生考核评定标准。此外,学校和企业需要同证书考核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对资格证书的具体要求和评定标准进行充分的掌握和了解,专业院校负责对学生的从业资格进行相关的培训,并制定相应的岗位培训计划,在专业人才培训体制中融入资格认证,让企业在关注学历的同时,更加注重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因为资格证书是学生真实能力的体现。学生的能力提高r,相应的就业竞争力就提高了,这会为学生从事这一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需要强调的是,专家必须对资格标准的制定进行严格的审核,并依据当前行业的发展形势,对审核的标准不断改良,建立与行业内相关的题库,使考试评定更加规范化、合理化,题库中的习题应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更加注重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技能,同时根据模具设计制造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题库进行填充和完善,就目前的形式而言,考核的内容应当主要与制造工艺、产品报价和设计为主。工科院校的学生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技能进行充分的掌握,掌握的实际情况通过考核,计人学分。同时在完成理论知识培养之后,要求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以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否真正胜任工作岗位。
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当中,各大专业院校需要围绕加工实例与模具设计展开,按照预定的设计内容对加工的过程进行技能训练,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更要侧重于模具加工的技巧、加工的经验和思路,从而保障学生在就业以后能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进行熟练运用,胜任数控加工、设计等尖端工作。
当今时代,以计算机技术、机械技术为基础的制造业领域,涉及模具技术、数控技术、造型等多个领域,当前的模具设计制造行业必须将理论和技术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所以专业院校需要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最终使学生掌握数控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此外,在模具设计制造人才培养手段上,应当充分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CAD机房和多媒体教学,营造出实际工作的氛围,让学生进行真实的场景模拟,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对熟练掌握模具设计的相关操作,增加学生的操作经验,能够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环境里,真正让学生毕业就能上岗,无需任何的适应和学习过程,此外,相关部门必须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制度,并投入一定的精力对其完善,因为职业资格证制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缩短学生就业以后的适应时间,这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高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制度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有利,可以说拥有了职业资格证书,便加重了学生的就业砝码,这非常符合专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加符合当今我国的教育现状和教学规律。
五、培养模具设计制造人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各大院校必须对现有的教育观念进行转变,对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给予充分地尊重,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不要忽视学生内在的、可挖掘的潜能;其次,更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全面的了解,注重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这对于模具设计制造人才的培养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模具设计制造人才应当紧跟世界制造产业的步伐,顺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将CAD/CAM技术融入到模具设计制造行业,将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最终培养出实践能力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六、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专业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同时把实践和理论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理论教学体系中贯穿实践教学,强化综合训练,此外利用一些工程案例,全面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大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模具制造、模具设计和CAM/CAD软件应用能力,利用现有资源和设备培养学生的模具制造能力。
(1)建立全新的理论、实践教学系统,按照目前行业内对模具类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必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所以当今的教学必须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全面对课程的整体进行优化,对现有过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深化CAM/CAD技术,设置不同的知识模块。其中包括CAM/CAD技术模块、模具制造模块、模具设计模块。
CAM/CAD技术教学模块包括软件实训、ter-CAM工程师训练、AN软件课程等等;模具制造模块涵盖制造工艺、基础加工、材料模具、深加工等课程,同时加入数控设备操作训练、工艺课程设计、制造工艺实习等实践教学;模具设计模块主要包括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以及成形工艺等等。在上述各个模块的教学、实践、课程设计有机地进行融合,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2)建立良好的实践环境,构建良好的实践环境要以时效性和先进行为基本准则,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各大院校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购置压力机、数控机床、电火花成型机等设备,同时引进CAM/CAD软件,将这些资源和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建立功能齐全的实训环境,这样一来,学生们完全可以在学校就完成工艺模拟、模具设计、数控加工等实践教学活动。
(3)构建案例教学的基本模式,各大专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列举出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案例进行教学活动,将一些工程案例布置在课程与实践环节中,同时利用CAM/CAD软件将设计理念和加工工艺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全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4)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现有的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合作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利用三维图像进行模具零件设计和制造的教学活动,将专业技能和课程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课堂教学近似于实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
(5)全面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各大专业院校应当积极地与企业进行沟通、联系,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让学生们通过参观、生产等形式,第一时间深入生产线,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掌握当今最先进的模具工艺和设计理念,拉近人才与市场的距离,让毕业生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
总之,各大专业院校需要构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控制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强化实践教学,转变教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模具数字化设计能力,对当前的教学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梦陵.应用型本科院校模具设计师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
[2]郭俊卿,陈拂晓.广东模具工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科教创教创新导刊,2008.
[3]曾宪军,刘欣欣.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