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2013-04-29马晓华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生命活力小学思想品德转变

马晓华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因为它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而且这些生命个体正朝着正确的、健康的、全面的方向发展。要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就必须实现“四个转变”即:从单一说教到注重活动的转变;从封闭式课堂走向学生广泛的生活的转变;从关注结果到注重过程的转变;从重视认知到知行并重的转变,这样的课堂才具有生命的活力。这样的教学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生命活力 新课标 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68-01

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让品德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和体验生命的美好和价值,形成健康的人格,以便能顺利的融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所以,品德课应该关注的是一个个鲜活生命体的成长。

使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指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在符合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其教学活动能真正触及学生的生活,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多彩和美好,生命的珍贵和价值,以及体验、感受和认识到品德课学习是自我成长的需要,从而使品德课的育人功能得以有效实现。

要让品德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真正发挥其育人功能,提高品德课的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实现以下转变。

1 从单一说教到注重活动

思想品德课就是“说教”,品德课教师就是“刻板、严肃、教条”等形象的代名词虽已成为过去,但当我们走进小学的品德课教学,这种现象却并没有完全消失,甚至在部分区域和学校还比较普遍。说教式的教学忽视的是学生的情感和道德的体验过程,忽视的是生命活力的彰显和激发,从而也必然使该课程的育人功能大大削弱。

要使品德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必须将“活动”与“实践”引入小学品德课教学。新课标要求:“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方式多样,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两难问题辨析,以及撰写报告书、制作图表等,每一种活动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价值”。新课标明确提出活动设计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的地位,就是要求教师彻底改变说教式的教学,将德育教育寓于形式多样的活动和实践之中。

品德课内容的广泛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其教学应该是不断构建和践行的过程。将“活动”和“实践”作为教学的形式,其实质就是尊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身心特点,遵循儿童健康成长的规律。说教式教学是将教师的理解和认识强加与学生,活动、实践教学方式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和自我构建。前者的教育是外在的,后者的教育则更多体现的是自我教育。说教、灌输的无效性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有无数鲜活的案例。教师的专业性应该体现在遵循教育规律,设计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式进行教育活动。

2 从封闭式课堂走向学生广泛的生活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资源非常丰富,这是由于该学科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及其“综合性”所决定的。教师不能广泛深入学生生活,必然导致两种教学情形:道德说教或教学的形式化。

学生广泛的生活,从生活空间可分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区生活;从时段上可分为上学期间和放学期间(包括假期)的生活;从形态上可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以,要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走进学生生活,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过程,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学生的尊重和对教育规律的遵循。

走进学生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参与学生方方面面的活动,家访,与学生谈话,问卷调查,社会调查,观察等。

3 从关注结果到注重过程

是关注结果还是注重过程,“孟母三迁”无疑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从“三迁”的环境变化,为孩子的成长过程创造有利因素。若没有“三迁”的过程教育,而是停留在说教,或天天命令应该这样,不应那样,此孟子就必然非彼孟子了!

良好品德的形成是非常复杂和漫长的工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的过程,教师能做的就是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而这种条件是非常广泛的,这也正是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传授者”转换为“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根本所在。

注重过程,是指教师应该着眼儿童成长,全身心的思考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教学方法。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自我修养,也包括对学生生活的和精神世界的全面了解,再就是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4 从重视认知到知行并重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质量非几份试卷能检测出来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试卷只能考察出学生是否明理和是否知道怎样做,但并不表明他会怎样做和他实际在怎样做。知行的不一致的现象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突出的是“做”。

教师教学关注什么,这会决定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就会选择以讲授、说教、灌输、考试等方式进行教学,其次,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学生就自然会更多的停留在认知方面而不注重行为,这是由投其所好的安全心理和学生的向师性所决定的。所以,要改变品德课教学的说教性,让学生知道、说道、也能做到,就需要教师?从重视认知到知行并重。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思想品德课教师不能只做经师,这是课程性质决定了的。张春兴教授指出:教师必须“同时考虑社会文化和受教学生两方面的需求与价值,而在教育运作上,应视后者为本,前者为用;视后者为教人,前者为教书”,这更适合我们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品德课教师只有努力做一名人师,实现“四个转变”,其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该课程的育人功能才得以体现,其教学才能符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课程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2011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S].2011.

[2] 2011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S].2011.

[3] (美)Gary D.Borich.教师观察力的培养-通向高效率教学之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生命活力小学思想品德转变
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让词语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谈谈如何让语文课堂溢满生命活力
小学思想品德兴趣教学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培养策略
浅议新课改下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