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思考

2013-04-29武美洁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语文教学教学模式

武美洁

摘 要: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学生被当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一味灌输知识答案,结果,教师成了学生的主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遭到埋没。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使学生会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模式 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17-01

《篱笆那边》是一首经典的外国诗歌。这篇诗歌被编入高一课本,是出自我最喜爱的女诗人狄金森的一篇代表作,经历了两轮教学后,总感觉讲到这首诗的时候,课堂效果不是很理想。课堂上学生反映不积极,对于“篱笆、上帝”等意象的象征意义大多数说不出来,最后,只好把答案“灌输式”地告诉学生,学生记下来背下来就算过去了,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完全没有挖掘出来。

今年在尝试了新的教学模式—— 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后,教学效果大有改观。这一次,遇到以往困境时,我不再独霸课堂,也不一味灌输,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我以问题的方式启发他们思考,为此我设置了三个问题。

1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什么是意象?(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这里只是复习巩固)主体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其象征意义是什么?这首诗蕴含着哪些情思和意味?然后我把班级分成六个小组,让学生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研究这三个问题,结果学生们非常积极,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困生也积极的参与进来,而且在小组讨论中,小组内部出现的疑难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他们也积极的向老师询问了,一改以往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小组讨论之后,我又组织学生进行了质疑答疑,在这一环节中,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而且几乎都是学生们相互解决的,也很到位。学生们非常积极,畅所欲言,其中对于“这首歌蕴含了那些情思和意味?”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们更是有感而发,人人从自身体验出发,谈出了自己的切身感受,而且是符合主体诗歌的主旨的。举两个例子如下:

学生1:诗人用隐喻的方式传达内心的孤独。诗人的生活是封闭的,也有一个封闭的内心世界,心灵的内部世界和人世的外部世界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学生2:成人世界对童真世界的扭曲。成人用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去衡量孩子的价值观,用成人的审美眼光去打量孩子的审美,正是这种心灵上的距离,成人永远走不进孩子的世界,总想让孩子的未来在自己设计好的世界中建立和发展。于是,孩子的天性泯灭了,孩子的心灵被扭曲了。

学生3:教育制度的弊端。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学生4:人生道路上充满各种诱惑,或是美好的或是邪恶的,人的欲望是一道“篱笆”,受理智的控制、约束。

学生5:美学上的一条重要规律:距离产生美。正如我们对美的追求,越是遥远的目标,越会产生巨大的动力,越是备尝艰辛的追求,越有珍惜追求的价值。

如此学习《篱笆那边》,这一节课下来,感触颇深。其中最深的感触是: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师生的角色转变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成了辅助者,大部分问题都由学生自行解决,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参与者,这一堂课的气氛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愉悦的,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们感受到了诗歌的美,也学到了诗歌的知识和鉴赏方法,鉴赏诗歌的能力也得到了无形的提高。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呢?

2 以学生的需要为主体

课堂设计的问题应难易适中,应兼顾所有学生,最好有趣喜迎学生。只有问题设计合理了,吸引学生了,才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讨论研究的目标,那么,他们就能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探求答案,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课堂交互活动中,减少做这样那样的规定,尽量多给学生多一点选择,多一点自主,学生就能在比较宽的范围内,根据自己能力自由选择参加交互活动,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教师的辅助作用也很重要,除了帮助学生解答自己解答不了的问题外,课上课下多给学生鼓励也很重要。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教师的鼓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每堂课结束前鼓励学生做一个自主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这对学生知识、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帮助。更有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于今后的学习。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学生会积极地,全身心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这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都非常有利,换句话说,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进而转化为能力。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疑难研究[Z].

[2] 才智,2012(9).

[3] 赵加琛,张成菊.学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2(2):43-45.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性语文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浅议大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策略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