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维教学的作用
2013-04-29黄伟
黄伟
摘 要: 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策略是最适合思维教学的。这种策略鼓励师生间的互动,教师用问题刺激学生的思维与讨论,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的答案,适用所有思维类型的学生。
关键词: 教学策略 思考模式 作用
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些都是对教师所起的作用的概括,教师对学生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斯滕伯格写了名为《思维教学》一书,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念,阐明怎样重点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该书的特点是用大量的事实与案例印证作者自己的论点,有较强的可读性与实用性,它向一线教育工作者传达了思维教学的理念、坚定的信念,帮助教师了解了不同的思考模式和如何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课堂上等实用型的做法,对教师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和教育实践都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思维教学》的整个框架结构源自斯滕伯格的思维三元理论,他将思维划分成三个基本的层面: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
思维虽然有三种方式,但背后的思维技巧只有一套。良好的思维方式包括一套发达的思维和学习技巧,以解决学术问题和日常问题。
照本宣科策略是以讲课为基础的,将教学内容简单地呈现给学生。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是由教师抛出大量的问题以引出事实,表面上师生互动频繁,但大多的反馈都不涉及问题的本质。这两种策略有利于分析思维的学生。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策略是最适合思维教学的。这种策略鼓励师生间的互动,教师用问题刺激学生的思维与讨论,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的答案,这种教学策略适用于所有思维类型的学生。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任何教学策略都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交织组合运用这些策略,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照本宣科策略适合信息的传递,适用于新知识的传授;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则让教师即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自我反馈与调节。照本宣科策略是展开对话策略的基础,而事实为基础的回答可以将学生循序渐进地引入对话策略。
古希腊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间的对话更能够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巧的。”这足见对话式教学的重要性。
对话式教学中鼓励学生发问是最好的一种方式。我们不可否认学生是天生的发问家,他们对所有未知的领域都充满了好奇心,于是他们会不断发问。如何让学生问出好问题,培养他们回答问题的能力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什么样的策略对促进学生的发问和提问技巧有着积极作用呢?
我们可以鼓励发问者寻找资料,教师通常让学生通过各种资源,如网络、图书、讯问等,把学习当做一种责任,促进他们学会积极学习。或者,鼓励学生对可能的答案进行评估。我们在科学课上经常使用到的教学策略是让学生根据问题自己进行假设,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各种设计其实就是各种答案。让学生在众多设计中推敲准确性,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学生参与整个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让他们学会思维,会按照自己的思维采取行动。
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教授思维模式呢?斯滕伯格提出了四部模型:熟悉问题——组内解决问题——组间解决问题——个人解决问题。这四部模型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思维高手,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学生进行“对话”的基础上的,让学生通过对话融合各种思维模式,从而提升思维水平。
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必须遵循的规则,这是思维教学的原则。
在真实生活中,问题解决的第一步是确定问题的存在,有时这也是最难的一步。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发掘问题,通过创设特殊的情境,让学生发现一些问题,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做法。必须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提问,更要引导他们如何提出一些有意义、值得研究的问题。
日常问题的结构性比较差。我们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的问题都是结构性良好的,但是生活中的真正问题没有几个是具有良好结构的,学会解决这些结构不良的问题才能让学生面对生活的挑战。
解决日常问题,需要哪些信息通常并不明确,通常也并不清楚从何处可以获得这些信息。让学生围绕主题收集信息,学生在收集信息时,通过运用一些网络上的搜索引擎,打入一些关键字,在网络上收集相关信息。但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的时候,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查找的内容涵盖面太广,针对性不强,甚至出现很多错综复杂的,字使交流并不顺畅,听的人感觉云里雾里,长此以往,运用网络收集信息成为学生应付老师的一种手段,并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工具。
“思维是学生的工作,而且只是学生的工作”。部分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只想等着学生的反映,自己根本不思考问题。现代生态课堂的标志是“生成”,学生在积极思维后会不断衍生出一些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驾驭课堂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修改原先的教学程序与教学策略。学校领导提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多思维,预测课堂当中的可能性,想好对应的策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种做法对发展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有效的。
“真正重要的是问题的答案”,这种思维往往使一些教师忽视了问题解决的过程。我们应该知道“能够良好思维的学生能够得出好答案,能够得出好答案的学生并不总是能够良好思维的”。
研读这本书,我的最大的感受: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必须成为思维的典范。在教学中,教师努力遵循思维的原则,应用好一些思维的技术,在实质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这些理论的学习有待在教学中实践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思维教学.斯滕伯格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
[2]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