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校校本培训的实践探索
2013-04-29牟群欢
牟群欢
摘要 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让更多学校的学生也能享受“优质教育”,提升教师的素质是关键,而如何实现这一点呢?我校经过几年实践探索,尝试激发教师内驱力,唤醒教师发展自主性;发挥培训环境的激发作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校本培训制度作保障;基本确立了“教、学、研、训一体化”校本培训的实施模式,最终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 校本培训 实践 探索
一.校本培训界定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现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校本培训是指以校为本的“研”和“训”,也就是“校本研究”和“校本培训”。所谓“校本研究”,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室中发现某个教学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的方式解决问题;所谓“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由我校发起、组织、规划的,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我校发展为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方式来培训我校教师的一种校内在职培训。
校本培训是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自动发起,规划和组织实施,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成员工作需要和自身发展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校本发展到今天主要有四个因素,即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管理,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校本研究是起点,校本培训是中枢的保证,校本课程是落脚点,校本管理是贯穿、渗透它们之间起协调和组织作用的因素。
二.现状与背景
1、校本培训水平提升的需要与教研资源缺乏的矛盾并存
随着形势的发展,教研活动的内涵和形式都更为丰富了,校本培训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几个教师围坐在一起“集体备课”。要有效提升校本培训的水平,必须提供资源上的支持。而目前初中我校这方面的资源显得不足,专业引领更是困难。限于经费,初中我校既不太可能大量地将教师“送出去”,也极少能将专家“请进来”。同伴互助虽然是一种容易实现的形式,但因为缺乏学科带头人,互相难以产生思想上的激荡作用,难以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2、校本培训中教师的积极性与盲目性并存
经过多年倡导,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有了,大多数的教师认为校本培训对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有效的,他们通过校本培训初步尝到了“甜头”。但对于什么是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到底该怎么做等问题,还是有些模糊。比如写教学反思,有的教师是迫于“我校有要求,要检查”;有的教师坦言“不知道怎么写”,而且在自我反思过程中未能摆正自我,缺乏对自我经验的反省和对原有行为的挑战;有的还满足于旧有认识,未关注与新课程理念的差距,有时甚至经过反思反而倒退了。在同伴互助方面,没有源自教学工作实际的共同问题,或者不善于围绕这些问题开展合作学习;缺乏敞开自我的相互评论,或者缺乏互动技巧;止于评论,缺乏在实践中的行为跟进。
3、教师有校本培训的需求与力不从心的矛盾并存
教师会经常遇到教育教学中的困难,比如对“后30%学生”的转化、民工子女的教育、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三维目标”的落实、教学方式的转变及指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他们迫切希望通过校本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但另一方面,受制于一些主客观条件,他们从事校本培训的时间和精力又往往难以保证。加之“三大压力”——教学质量压力、学生安全压力(近乎诚惶诚恐,如履薄冰)、家庭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教师感到身心疲惫。当一个人每天穷于应付的时候,他是很難产生研究的冲动和激情的,也是很难产生思维的灵感和火花的。
二.校本培训的实践探索。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认识的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只有在充分唤起教师主体发展需求(即内因)的基础上,构建有效的策略(即外因),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螺旋上升,不断提高自己。
1、校本培训采取全员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全员培训统一安排,全体教师参与。有《有效的课堂,无限的追求》专题培训会、《课题的酿制与撰写》培训会,《励志教育,教育人本化的选择》报告会、教育教学论坛、读书心得交流会等。分类培训根据我校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如根据新分配教师多的特点,组织新教师进行《如何当好一名教师》的专题培训;为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水平,专门邀请了专家对课题作了指导,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培训。如为了班主任的工作需要,组织了全体班主任,作了《一个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的专题培训。通过这些讲座、专题报告、论坛、学习交流等不同方式的培训,大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校本培训与区域联动有效地结合起来
2008年至今我校先后与杭州市勇进中学、杭州清泰实验、台州市双语我校、宁波市镇海仁爱中学、区内兄弟我校成功开展了“区域联动”教学研讨开放活动,已成功举办六届,活动累计有900多人次参加到我校的活动中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极开展课堂观察,推进课堂效率提高,探索轻负高质教学模式。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展校本培训的空间
“走出去”,就是有计划有选择地派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和培训,博采众长,弥补校本培训的不足。近年来我校先后多次派出部分教师赴山东、杭州、金华、温州、嘉兴、宁波、金华等地参加有关学科研讨活动和培训活动,使与会教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新观念,掌握方法,并运用于自身教学实践,一学年共计70多人次外出学习培训。“请进来”,就是我们根据教师培训学习的需要,积极主动地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我校讲课。这样既有助于我校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解决实际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有利于提高全体教师普遍参与的学习积极性。
4、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以各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互相听课、评课、交流,促进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提升。历年来我校举办了台州市历史与社会优质课评比、区历史与社会青年研修会、区初中数学、英语教研会、区初中语文新教师课堂教学研讨会、区初中科学新教师课堂教学研讨会等,另外我校还举行青年教师展示课评比活动、考试命题预测竞赛、新教师汇报课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校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一些优秀的新教师也脱颖而出。我校还定期召开教育教学论坛,通过教师间的经验交流,达到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来引领,让优质的教学理念来带路。
5、校本培训与教科研相结合
把教科研工作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明确工作即研究,教学即研究,要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努力营造平等、开放、互动的教科研氛围,构建我校科研文化。每年有区级小课题、市规划课题、重点课题研究并服务于教育教学。
6、校本培训与新老教师拜师结对工作相结合
为了使年轻教师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融入西城中学这个大家庭,我们在校本培训中,特别重视年轻教师的培训、培养,建立师徒结对制度,每名年轻教师由骨干教师进行学科指导,在发聘书的同时对指导教师和被指导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师徒结对结束后对徒弟进行优秀学员评比。通过一系列的培养措施的落实,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有效地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校本培训的实践成果
鲜活的校本培训活动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为我校的发展构筑了一片灿烂的新时空。实践证明我们的培训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
1、校本培训的经验有积累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探索,基本确立了“教、学、研、训一体化”校本培训的实施模式,并积累了一套培训的经验,即以教师自我反思为重心。采取自我促进、外部支持路径,运用个人反思、互帮互学、专业引领、师徒结对培训等方法进行培训;注重四个结合:自我反思与我校支持相结合,自我反思与校本教研活动相结合,自我反思与引领指导相结合,自我反思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2、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校本培训促使每一教师主动地从经验型向研究型、学习型方向发展,教师自觉、主动地学习意识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情趣品位在不断提升。通过共同合作、相互交流、教研组活动等形式进行思维的碰撞、智慧与经验的共享,实现了教师之间的互培和激励,增进了教师之间的协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反思与探究中,在同育人情境对话中分析、评判、寻找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在经过课堂、班级这一天然的教育实验室的验证,获取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在经验中学习,在研究中工作,不断的整合、丰富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从而引导教师行为的变化,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研究积极性、教学水平提高明显。
通过各种培训学习,我校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在教师中树立了校兴我荣,我校有发展个人才有发展的爱校思想,我校不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教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之一及格率在全区名列前茅,我校的社会声誉也越来越高。
3、教师专业成长得到长足发展
通过培训,参训教师找到了现代教育的理论依据,树立了新型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了教改意识与开拓创新精神,提高了自身的能力,这些都为今后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培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了优化与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业绩基本跟上了我校的发展,骨干教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年来教师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课堂教学比武中获奖人数多,獲奖面广,获奖级别高。
4、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校本培训,教师们学会了发现问题、筛选问题、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形成报告、推广经验等一系列教学科研的一般方法,形成了反思的工作习惯。课后反思已经成为多数教师的自觉行动,培养了他们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敏感性,学会了“小题大做”,使教育设想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每年度的校本培训,我校特别重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高培训工作,多次邀请教科研专家、行家来我校指导互动反思,现有30%的教师参与到该课题的研究中。课题研究的开展不但增强了参训教师的科研意识,优化了教科研素质,提升了教科研能力,而且使参训教师取得了一系列教学理论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四.问题与思考
基于初中学校校本培训是一项长期的探索,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惑,存在着不少问题:
1、部分教师认识不足。尽管我校领导再三强调自主发展的校本培训的重要性,但有少部分教师仍对此认识不足,思想上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过去的教育教学思想未能认真加以反思,而是凭着经验去干活。有些薄弱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不深,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2、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内驱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库尔特·勒温的群体动力学认为,人要发展,首先要有求得发展的内部动力。内动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需要,但是需要并不必然导致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的产生最终是决定于内在需要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在群体活动中,环境因素就是群体所构成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由于区域学术氛围的影响,少数教师活动流于形式。这些教师认为校本培训只不过是走过场而已,热情不高,自主性不强,参与的深入度不够。
初中学校校本培训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而艰巨的任务,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坚信,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老师们的认识会越来越高,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主动性会越来越强,教科研成果会越来越多。今后,我们力争开展更多更有实效的活动,让校本培训工作在我校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并能带动周边学校的校本培训建设和发展,让老师们的思想观念和教学科研水平上到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1]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2005
[2]严育红.新课程标评价操作与案例.首都师范大学 2004.05
[3]黄伟.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4] 范小江.校本培训的运行机制与策略. 校本培训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