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思考

2013-04-29黄义

考试周刊 2013年98期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物理教学

黄义

摘 要: 新课改后的初、高中物理课标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存在“不合拍”的现象,形成物理教学衔接的“高台阶”。高一年级物理教学衔接要解决好教学的四个维度问题,即:放缓坡度、控制进度、降低难度、拓展广度。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初高中衔接 高台阶 教学维度

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的自然科学。中学物理课程是以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为载体,以科学探究为主线,强调实验和方法,以提高学生自然科学素养为目标的重要学科。从初中物理课程走向高中物理课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由衔接过渡期到逐步适应期再到入门理解期和深入领悟期的过程。高中物理被认为难学、难教,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存在一些“不合拍”的现象,使原本存在的初、高中物理教学的“高台阶”问题更突出。如何降低物理学习的台阶,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是高一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形成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高台阶”的原因

1.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存在“不合拍”的现象。

近年来,初、高中物理相继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初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删去了一部分内容,正好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盲点”。比如力学删去:①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②合力的概念;③非平衡力的概念;④浮力产生的原因;⑤液体内部压强的定量计算;⑥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⑦功的原理,等等。又比如电学删去:①串、并联电路的简化;②电量的概念;③电功的计算公式;④焦耳定律;⑤保险丝的规格及选择;⑥电动机的基本模型,等等。

初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降低了一部分内容的要求,这也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弱点”。比如力学中降低要求的有:①长度测量中对数字的估读;②力的图示;③力的基本概念;④滚动摩擦;⑤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⑥大气压强,等等。又如电学中降低要求的有:①电流的基本概念;②超导现象;③磁铁吸引铁质和磁针的指向性,等等。这些内容初中不讲或者少讲,高中教材上没有,但平时学习中又会用到,自然容易成为“盲点”和“弱点”。

2.初、高中物理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上有较大差异。

初中物理初步学习了物理学的简单内容,所学现象比较单一、直观,它重在定性研究,学习方法以了解和认识为主,形象思维居多,而高中物理所学内容较初中要深入许多,物理现象更加复杂、抽象,既要求定性研究又要定量分析,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分析、归纳、概括、推理等思维能力。

3.初中物理所用到的数学知识较少且简单,而高中物理与数学的联系较多。

比如:向量运算、函数图像、多元方程、三角函数、立体图与平面图的转换、数学归纳法等知识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广泛应用,而高中数学相关内容的教学相对滞后,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的缺乏是形成初高中物理“高台阶”的一个重要原因。

4.教师的教学未做铺垫,缺少“过渡”。

高中物理教师往往对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物理的方式、方法、习惯和知识掌握程度了解较少。当学生刚跨入高一时,教师就以高中的方式和要求开展教学,致使学生缺少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和适应阶段,这也是学生感到学习物理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二、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策略

高中三年的学习就像是下一盘棋,高一是打基础,高二是攻难关,高三是大决战。对高一的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深度、内容难度还是从研究方法、思维能力各方面相对于初中都有明显提高,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高一物理教学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切忌采用“一步到位”的教法。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应该求多、求全、求难,而是应该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培养能力的基础。作为初高中过渡期的高一上期,尤其要解决好教学的四个维度问题,有效防止学生过早出现厌学和两极分化现象。

1.放缓学习的坡度。

高一新生学习的能力有限,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采取分步推进策略,新课、习题课、复习课的例题与习题要有层次、有梯度,单元与期末复习要有区分、有侧重。新课教学时所用的数学知识、逻辑推断不应过难,把重点放在真正理解物理概念、掌握基本方法和物理思想上,应用能力的培养可以逐步提高,要防止一步到位和有意拔高的做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要遵循教材章节的编排顺序,不能随意变换。新课改后高中物理的教材编排较之以往有许多不同,比如必修一先讲“运动”,后讲“力”、“牛顿运动定律”,再讲“物体的平衡”。这样的顺序更加体现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一步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过去有的老师常把第二章“力”与第四章“物体的平衡”简单地放在一起讲,跳过“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学生刚刚开始学习高中物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意识和方法还没形成,老师又常常把物体的平衡讲得过死、过难,学生就感觉到力学问题太复杂了,这样严重增加了学生的思想负担,滋生了畏难情绪,极大地伤害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控制教学的进度。

对初高中物理的“脱节点”和“高台阶点”内容应安排时间作好补充和强化,不能只赶进度,出现教学的断层和夹生饭。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初高中物理教材,准确把握初高中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上的“盲点”或“间断点”,采取课堂渗透或专题讲解的方式及时补充,适当强化。比如高一所学的重力、摩擦力、力的图示、二力平衡、数学的三角形知识等在初中都只有肤浅的学习,教学中要联系旧知,拓展新知;又如运动学中用到一次函数图像的斜率、截距,静力学中用到矢量的概念和运算、三角函数的运算等,是初中未曾学过而高中又要用到的知识,有必要作专题补充。尤其在高一力学几个难点的教学中,要把握好进度。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直线运动速度和曲线运动速度的区别和联系;多个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动态平衡、力的极值等问题;初中一维运算到高中的平面,甚至立体空间运算等,容易混淆、难度较大。日常教学中应该努力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不留缺漏点和疑点,强调学习的知识要内化。

3.降低教学的难度。

高一衔接期,教学要紧扣教材和课程标准,注重“双基”训练,例题和习题的选择要慎重,要符合多数学生的学习实际。对个别能力非常强的学生,可以选做要求较高的习题,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高一的练习仍然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简单应用,要严格控制旧、难、偏之类的试题。切忌急于将综合性的题目拿给学生做,或者讲完新课就练高考题,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考试题目的难度比例可以控制在容易∶中等∶较难=5∶4∶1,难度值可以控制在0.65左右为宜,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4.拓展知识的广度。

初中阶段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培养合作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课改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较强,思维较活跃、敏捷,学习讲究互助,善于讨论问题,课堂上发言较积极,参与意识强,知识面较广,这也是与高中课改方向一脉相承的。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初中课改的优点,发扬学生的长处,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起物理知识、能力的基本框架,使学生具有深入学习的潜力。同时,新课改后的高中物理教材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教材上的“小资料”、“发展空间”等栏目补充介绍了许多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例子,比如:“时间和空间是否有限”、“全球定位系统(GPS)”、“对一起交通事故的分析”等。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这些材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有效拓展课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启发者、促进者、示范者和质疑者。要想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就应该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改的理念下研究高一新生学习物理的特点,针对学习的困难提出合理的对策,研究并遵循教育规律,这不仅对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有帮助,而且对整个中学物理教育具有有益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陈熙谋,吴祖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初高中衔接物理教学
历史课外阅读
历史课外阅读
衔接更高层次教学
关于“比较法”教学
浅谈《物理初中—高中教材内容衔接用书》的作用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