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在职业院校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3-04-29黄丽
【摘要】本文在对C语言课程内容特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师的教学解释、学生的学习解释两个方面阐述解释在职业院校C语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解释 职业院校 C语言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面向职前教育的英特尔未来教育优质资源本土化设计与开发》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231-02
一、解释在职业院校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C语言往往是职业院校学生进入职业教育阶段所接触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该课程包括大量抽象的英文符号、数据类型和算法实现,学生难免会对内容产生枯燥无味的印象。并且该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从心理上畏惧抽象的计算机语言,在学习该门课之前便已产生了退却的心理。由于职业院校录取范围的上下限宽泛,导致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差距较大。现实促使我们必须采取某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实现课堂分层教学,将解释应用进C语言教学中恰好可以克服这些困难。从C语言的课堂教学双方而言,解释包括教师的教学解释和学生的学习解释。教师在教学解释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采用类比或者比喻的方式,让抽象的C语言教学内容血肉丰满,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解释通过口头语言实现,在一种近似聊天的环境下,可以潜移默化地降低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心理压力,并拉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敢说敢言,学习解释正是利用这一优点,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教师适时提供表扬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该门课程的信心。
二、课堂演示与教学解释相融
(一)基于程序表达形式的教学解释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主动性较低,在课前很少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预习,这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要从C语言的基本知识讲起。C语言具有众多概念、各种各样的符号、复杂的规则,单纯讲解这些知识极易给学生造成枯燥乏味的印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职校学生的好奇心,借助于多媒体平台,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整合教学内容的程序及其运行过程和结果。当全班大部分学生能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以该段程序为载体进行教学导入解释。这一层教学解释仅仅局限于C语言程序代码的表达方式,包括这段代码涉及到的符号、数据类型,英文变量的含义等。解释时可以在案例上进行圈圈点点并作相关文字标记,实现抽象知识与具体代码的对应。圈点和作文字标记这样简单的精加工策略是教学导入解释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在看到某一程序时,能够从程序的表达形式上先判断出所属知识类型,再作进一步的深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对C语言感兴趣的学生摘录课堂上呈现的程序并进行笔记。笔者在课后交流中了解到,这部分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时,容易根据这些记录再现教师的课堂教学,并能较清晰地回忆出当时的教学解释。
(二)基于程序算法思想的教学解释
C语言教学不仅仅只是于让学生依据程序表达形式进行判断,更多的是理解典型程序所折射出来的算法思想。在进行算法思想解释的过程中,对于算法思想所涉及到的已有知识,可以让学生进行解释,将复习很好地融入在新课堂之中。在算法思想解释过程中,教师要借助于箭头等表示程序执行顺序或跳转的可视化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法实现过程。对于抽象算法的教学解释,通过比喻的方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其具体化将会助推教学解释过程和整个课堂气氛。在教学解释过程中,虽然没有师生之间的显性互动,但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爱好和心理特点实现隐性互动。笔者在教授指针概念时,以班级某一位比较喜欢表现自己的学生入手,通过其家庭住址、其人作为比喻说明指针与指针变量的关系。这样既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也调动了班级气氛,学生也能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理解知识。
三、典型练习与学习解释相辅
对算法的掌握,需要通过习题进行巩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到,在习题练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只是将习题记录在课本上,等着他人作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尝试按照C语言程序的执行、调用过程引导全班学生对程序的运行进行自我解释。对于浅显的知识,让C语言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解释,并及时给予表扬;比较难的知识,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解释。有时简单的知识学生也有可能无法回答,此时允许他们寻求外援获得帮助。若对较难知识的解释正确,教师观察学生反映,当大部分学生通过同学的解释获得理解,教师在总结的基础上过渡到下一环节。较难知识解释出错时,教师提炼出学生中所存在的几种解释,给予全班讨论的时间,然后每种观点由学生推选一位学生或者学生自愿起来进行阐述。在学生进行自我解释的过程中,往往他人会指出其存在的思维误点。如果班级成员无法生成正确解释,此时教师从学生讨论得出的解释入手进行阐述,指出每一个学习解释中值得表扬的地方和产生误区的原因。在群体解释过程中,往往会有奇思妙想,教师要及时领悟并在全班进行教学解释,实现对个别学生学习解释的关注。
四、突出问题与解释相成
由于教师依据程序的执行流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解释,在这过程中所迸发出的学习解释比较零散,缺乏整体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总结时,围绕学习解释中暴露出的问题为组织单元,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鼓励学生的出声思维。在教学解释与学习解释同时进行过程中,和学生进行眼神交流,确保学生注意力集中。
五、小结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解释、全体学生的学习解释、个别学生的学习解释一直处于相互促进过程中。在C语言课堂教学中不能为了解释而解释,光注重课堂教学的表面形式,而是致力于通过解释这一手段实现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一些职业院校教师反映,维持课堂纪律往往占据课堂教学的很多时间。将解释应用进C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动给予学生充分表达和活动的机会,将这种课堂不利因素转换为课堂促进因素,有利于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传学.高职C语言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软件.2012,33(10).
[2]肖湘.职业中学C语言教学思路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2(3).
[3]高大鹏.C语言教学中的语言技巧[J].科技信息.2012(27).
作者简介:
黄丽(1987-),女,汉族,江苏淮安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2010届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