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信息等值传递

2013-04-29罗明燕

作家·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

摘要 譯者在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时,应该从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的语用前提出发,在目的语中寻找语用前提意义对称的语言文化要素,尽量传递给译文读者接近或等值的文化信息。

关键词:语用前提 翻译 文化差异 信息等值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并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翻译就是通过一种语言传递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郭著章、李庆生,1998)。研究翻译中文化信息等值传递就是研究两种文化具有的共性和差异,尤其是有关两种文化差异的问题。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包括语言内的问题和语言外的问题。语言内的问题指表层的语言系统本身的差异问题,如语音、词汇、语句、句子上下文语境等方面的差异;语言外的问题指深层的与话语意义有关的差异问题,如社会习俗、观念信仰、社会关系、器物用具、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吕世生,2003)。

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译者经常会遇到与两种文化的差异相关的问题,这些差异增加了文学文本翻译的难度。本文尝试从语用前提对称的角度,结合汉英文学文本翻译实例,探讨翻译中存在差异的文化信息等值传递问题,以便于译者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

一 语用前提理论概述

前提(presupposition)本是逻辑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陈述或断言一个事态时,能反映命题与周围世界情形的关系的所指或指称对象。随着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发展,语言学家开始关注对前提现象的讨论,并分别从句子语义结构层面和语境层面来展开研究。语义前提关注语句中某些词汇或结构,语用前提则关注语句进入语境(包括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时的变化。关于语用前提的本质问题,语用学界大致有三种看法(何自然、陈新仁,2004):

1 语用前提是一种语用推理,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何自然,1997),即说话人在传递交际意图时对其意图的传递所做的设定;

2 语用前提是有效实施言语行为必须满足的恰当性条件,又称语境式物质条件(Fillmore,1997;何自然,1998),或社会文化适切条件(Keenan,1971);

3 语用前提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何自然,1988),包括一般语境知识、特殊语境知识、事理逻辑知识。

综合上述三种看法,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语用前提就是说话人假定听话人知道的、能促成言语行为顺利实施的适切条件或知识。这种适切条件和知识能将语言符号与话语中的特定情形相联系,对听话人准确理解话语的语用意义来说至关重要。这种联系可以是任意的,只有交际双方知道,也可以是固定的,可以为一般人所共知。但是,在一种语言文化中某些固定的语用前提可能不被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人所理解,这就产生了文化差异的问题。在翻译中如何处理文化差异,使源语和译语中的语用前提对称,准确地将语用文化信息等值传递给译语读者,让目的语言文化中的人们能准确理解源语言符号外的语用前提意义,是翻译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 语用前提对称与翻译中的文化信息等值传递

1 言内语境的语用前提对称

如前所述,语言内的文化差异问题指表层的语言系统本身的差异问题,如语音、词汇、语句、句子上下文语境等方面的差异。在翻译文学文本时,源语作者通过表层的语音、词汇、语句以及句子的上下文语境等语言要素向源语读者传递的言内语境的语用前提意义,有的可以在目的语中找到完全对称或部分对称的语言要素,有的则不能找到相对称的语言要素,产生文化空缺的问题。

在语音层面上,比如拟声词的翻译中,译者应根据不同的上下文或结构,结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或地道用法,选用不同的与原文语用意义对称的词或表达方式,传递相等或接近等值的文化信息。如:

例1: 风萧萧,雨萧萧,马萧萧。

译文:The wind whistled,the rain pattered and the horse neighed.

例2: 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

译文: A mosquito hums and hums,Two flies drone and drone.

例(1)原文中同一个拟声词“萧萧”声,分别表达的是风声、雨声和马叫声。翻译成英语时,译者则根据英语的语言习惯,并结合以上三种事物的特点,分别选用了“whistle”、“patter”和“neigh”这三个不同的拟声词;例(2)中蚊子和苍蝇的叫声类似,但前者较后者声音弱,原文用“哼哼哼”和“嗡嗡嗡”加以区别,译文也很恰当地考虑到这一点,分别选用拟声词“hum”和“drone (make a low humming sound)”进行描写。两个例子中,译文和原文所构成的事物与声音之间的联系或其语用前提意义基本对称,达到了文化信息接近等值的传递效果。

在词汇层面上,汉英两种语言的词汇语用意义有较大的不同。比如在颜色词的翻译中,译者应考虑到不同语言文化中对颜色和事物之间、颜色和情绪之间的联系,选用不同的与原文语用意义对称的词或表达方式。如:

例3 :封面和封底是重磅的米色道林纸,边上打了两个眼。

译文:The covers were of heavyweight,buff-coloured calendered paper with two holes punched in the edges.

例4 : Rose:What is it,the stupid thing youre carrying around.So what are you,an artist,or something.They are,they are very good actually.Jack,this is exquisite work.

Jack:Well,they didnt think too much of them in old Paris.

Rose:Paris?You took it around for poor…well,a person of limited greens,…

Jack:A poor guy,you can say.

译文:

露丝:让我看看这破玩意是什么。怎么,你是个画家?画的不错。嗯,相当不错,简直是一流的。杰克,这是种精细之作。

杰克:哼,可在巴黎却没人赏识。

露丝:巴黎?你去过那儿?可你——嗯,我是说……你经济上并不宽裕。

杰克:你就直说吧,我是个穷光蛋。

例(3)原文中用颜色词“米色”来描写一种纸的颜色,这与中国的农业种植业有关,中国盛产大米,人们以大米为主食,因此“米色”是中国人很熟悉的颜色。翻译成英语时,译者没有使用字面上对应的词语“rice-colored”,而译成了“buff-colored”。根据《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的释义,这个合成词中的“buff”指的是“thick,strong,soft leather(厚而柔韧之皮革)”,还指“dull yellow colour(暗黄色)”。这与英国早期的畜牧业发达有关,比起大米的颜色来说,英国人更加熟悉皮革色。例(4)中人物对话里提到颜色词“greens”,可以理解为“各种绿色”、“青菜”“植物”、“草地”等。但结合上下文语境,则只能翻译为“钱”或“经济上”(green的特殊用法,合成词greenback指背面印成绿色的美钞)。两个例子中在翻译颜色词时,译者都考虑到一些文化差异,进行适当调整,使得译文和原文的语用前提意义对称,也达到了文化信息等值传递的目的。

2 言外语境的语用前提对称

同样如前所述,语言外的文化差异问题指深层的与话语意义有关的差异问题,如社会习俗、观念信仰、社会关系、器物用具、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各民族人民代代相传的故事和文学作品、历史典籍中家喻户晓的典故产生的文化差异。在处理文学文本中这些差异时,译者应更多地考虑目的语读者能否从译文中获得与源语读者同样的文化信息,使这些言外语境的语用前提意义尽可能地对称。

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面涉及众多的有关古代社会文化习俗、社会人物关系、各类器物用具的描写及其与人物命运之间的联系,有些甚至是源语读者都比较陌生的文化信息,这便增加了翻译这部分特殊的文化信息的难度。以《红楼梦》第二十八回题目为例: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题目当中提到的两种器物“茜香罗”和“红麝串”是翻译的难点。“茜香罗”是古代茜香国产的一种罗制的汗巾。与现代人使用的汗巾略有不同,除了指擦汗用的手巾、手帕外,还可指腰带。原文作者在这一章回中写到贾宝玉和蒋玉菡两人一见如故,很是投缘,于是互赠礼物。宝玉将自己的扇子坠送给蒋玉菡,蒋玉菡则“撩衣将系小衣儿的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下来送给宝玉”。此汗巾是北静王所赠之物,后来宝玉又转赠给袭人,最后袭人又嫁给了蒋玉菡。一条汗巾成为理解人物命运的重要线索。

同样地,这一章回中还提到有类似联系意义的“红麝串”,又叫红麝香珠、红麝串子,指的是用麝香加上其他配料做成的红色念珠儿,穿成串子,戴在手腕上作装饰。贾元春回府省亲时,从宫中赏出很多端阳节礼物,其中有两串“红麝串”,分别给了宝玉和宝钗。宝玉感到很是纳闷,见到宝钗便要看看那串念珠。宝钗生的圆润丰腴,念珠串不易取下。哪知看着宝钗的臂膀,宝玉竟产生了种种幻想,弄得宝钗很是害羞。皇家赏赐的礼物代表着某种权力和地位,因此这里既暗示要给他们二人某种权力,也暗示着两人日后的结合。可见,原文题目包含了如此多的文化和语境信息,译者如何才能将这些信息完整、准确又雅致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值得仔细斟酌。下面,分别以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Gladys Yang)夫妇和英国翻译家霍克斯(David Hawkes)的译本(简称杨译、霍译)为例:

杨译:Jiang Yuhan Gives a New Friend a Scarlet Perfumed Sash

Baochai Bashfully Shows Her Red Bracelet Scented with Musk

霍译:A crimson cummerbund becomes a pledge of friendship

And a chaplet of medicine-beads becomes a source of embarrassment

比较一下两种译文,可以看出译者构思的巧妙精心,既有相似处,又有各自的特点。在译“茜香罗”时,杨译选用了颜色词“scarlet”(鲜红色的),嗅觉词“perfumed”(香味的),来修饰所指的器物“sash”(腰带),霍译只选用了颜色词“crimson”(深红色的)来修饰所指器物“cummerbund”(sash worn round the waist,围腰之巾)。

在译“红麝串”时,杨译也选用了颜色词“red”以及表示嗅觉的后置限定成分“scented with musk”(有麝香味)来修饰所指器物“bracelet”(手镯),而霍译却只选用了量词“chaplet”(string of beads,一串)和限定词“medicine”(药物)来修饰所指器物“beads”(念珠)。从器物名称译文与原文对照的角度来看,杨译较霍译考虑的因素更全面些,源语中的语用前提意义更显对称。

從句子总体结构来看,杨译中提到了的人物名称和事件,突出的信息为“某人做某事”,使该章回中涉及和谈论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一目了然。而霍译中只提到事件,突出的信息则是“某器物所起的作用”。将人物名称省掉的译法虽然符合英语语言行文的习惯,但也容易使译文读者产生疑惑:与该事件相关的主人公到底是谁?不过,从另一角度来讲,霍译中突出的“某器物所起的作用”这一与人物命运有关的重要信息——“a pledge of friendship”(友情的信物)和“a source of embarrassment”(尴尬的缘由),更有助于译语读者从题目中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说,霍译超出了原文的语用前提范围,但传递出更加丰富的文本语境和言外语境的文化信息。

三 结语

源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的差异问题是翻译,尤其是文学文本的翻译中最大的难题。从语用前提对称的角度来看,翻译中文化差异可以归结为源语和目的语之间语用前提的差异或不对称,而翻译中的文化信息不等值也是因为语用前提的不对称(吕世生,2003)。因此,译者在处理这些与源语和目的语相关的语言内和语言外的文化差异问题时,也应该从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语用前提出发,尽量地寻找语用前提意义对称的语言文化要素,使译文传递给译语读者的文化信息接近或等同于源语读者所能获得的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

[1]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 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 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4] 吕世生:《语用前提对称与文化信息等值——〈红楼梦〉英译本译例分析》,《外语学刊》,2003年第1期。

作者简介:罗明燕,女,1978—,四川眉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化,工作单位: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翻译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