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下的公共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013-04-29齐艳春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

齐艳春

【摘要】高职教学质量监控既有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也有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控,无论对哪方面进行监控,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公共基础课教师承担着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任,因此,加强公共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质量监控中的重点建设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当前发展高职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紧迫任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质量 公共基础课 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02-0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职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学校规模与教学质量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8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中指出“要逐步形成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长效的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高职教学质量监控既有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也有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控,无论对哪方面进行监控,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公共基础课教师承担着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任,因此,加强公共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质量监控中的重点建设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当前发展高职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紧迫任务。

一、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下的师资队伍建设意义

1.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职的办学特色是不仅要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还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岗位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既要学习较深的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从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状况来看,部分教师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实践和技能的教学能力较差。高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需要大幅提高,应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略低,学习态度不端正,是否能够达到适应企业用人单位的实用性人才需求,这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息息相关,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

2.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在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是重中之重。教师的行为规范、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师的实践能力等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提出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师满堂灌,不顾及学生听课情况,师生互动、交流较少,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高职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及课堂的学习气氛。因此,只有形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下的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1.教师培训力度不够,教学理念落后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但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没有制定合理的计划及规划,对教师的培训不重视,缺乏有效的培训手段,或由于培训经费短缺、培训力度不够等因素,教师培训力度不够。大多数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还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知识更新较慢,知识结构陈旧,教学内容就教材讲教材,缺乏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课堂上“满堂灌”,不能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教学理念落后,过分注重理论而轻实践教学;注重学科知识,对学生能力培养不足;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较低,对教学质量监控中的听、评课、学生反馈等具有抵触情绪,部分教师容易满足现状,无法产生学习动机。教师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参与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严重地影响了学院及专业的发展,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双师结构不合理,师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多数学校办学时间较短,多数学校由中专组建或成人大专合并组成,教师的学历多为本科,或是专科,专业知识较浅,普遍缺乏实践技能;新入职教师多为毕业后直接入校,虽然拥有较高的学历,专业理论知识较强,但大多缺乏企业经历,社会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对就业岗位群及就业需求了解较少。教师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较少,教师缺乏实践机会;从企业调入的教师较少;“双师型”教师缺乏,双师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需求。高职称、高学历型教师较少;年龄过大或年轻教师人数较多;能够担当教学重任及科研重任的中青年教师较少,师资结构不合理。

3.教师改革意识不强,缺乏领军人物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公共基础课教师改革意识不强,对高职院的改革思路不清楚,对于专业或学科没有建立一个整体概念。由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变化不大,部分教师认为改革和自己没关系,不愿探索和创新,只顾个体教学,只为完成任务,长期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不注重教学效果。学科缺少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缺乏有代表性的领军人物,教师整体缺乏凝聚力,无法形成统一的目标、采取统一的行动,大大削弱了师资队伍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4.公共基础课受冲击大,教师积极性不高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专业课逐渐占主要地位,各专业课认为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作用不大,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专业课占很大比重,公共基础课学时逐渐减少;受专业实习实训的影响,公共基础课经常被缩减学时或取消;很多学校为了整合教学资源,节约办学经费,大部分公共基础课采用合班授课形式,因此高职院校出现公共基础课教师人数多,课时少的现象,一些学科的教师根本不能达到基本工作量,教师工资偏低;由于培训经费有限,高职院校的培训机会多留给了专业课教师,公共基础课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极少,有的任教多年,也没有一次外出培训交流的机会;在学校评聘职称时,政策向专业课教师倾斜,公共基础课教师评聘困难,这些因素都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下的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1.加强教师素质教育,提升教师、学生素养

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加强教师的素质教育是建设的基础。为人师表,立德树人是根本,素质教育是积淀。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素质教育,并在教学过程、各教学环节中有充分体现,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还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了解学生未来就业岗位专业需求、职业素质需求,把素养的培养融合到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素养。

2.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更新教师观念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工程建设的深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更新教师观念。教师要充分了解教学质量监控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作用,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要位置,要把以往的“被监控”转为主动监控,把教与学放在同等地位,既对自己的教学主动进行监控,又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和学生在提高教学质量活动中的作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走出去,请进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师资培训是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更新教学理念的一种继续教育方式,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专业领域的不断出现,人才需求不断变化,高职院校设立的专业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师的知识领域和结构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拓宽,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建立和完善师资培训体系,定期为教师建立系统的培训计划,保障教学的实际需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高职院校要为公共基础课教师多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和渠道,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参加国外或国内的培训和交流,通过培训教师掌握学科最新的发展状况,最新的科技前沿,最新的发展技术,最新的教育理念;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进修,及时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计划地安排公共基础课教师同专业教师一起到生产第一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就业岗位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培训或进修结束后在学校就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心得进行汇报。高职院校还可以积极地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讲座,或选拔本校业务较突出的教师进行观摩课,讲座等。通过教师培训、进修、实践,及时掌握社会发展及市场变化,并以此调整专业或课程内容,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4.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优化师资结构

为改变公共基础课教师自己顾自己的教学方式,公共基础课课程组应培养理论知识丰富,具有一定实践能力,有一定领导才能的学科带头人,由其着手组建课程改革教学团队。一个团队必须有一个高水平的团队带头人,才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学团队建设。因此,要加大带头人的培养力度,为团队带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要选拔专业理论扎实、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教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每个团队的成果将成为教师评先进,评职称的重要因素。教学团队所承担的任务必须靠集体力量完成,团队成员必须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作用互补、功能融合。只有形成优秀的教学团队,教师才能齐心合力地推进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应不断地优化公共基础课的师资队伍结构,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和进修,把好新入职教师的“准入关”,使学校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趋于合理。针对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引进高学历的教师,也可以外聘一些有丰富经验并有较强理论水平的教师,为学校的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同时可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带动教科研活动的进行,触动原有教师,激发他们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5.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师的积极性

公平合理、科学准确的考核机制,是规范教师行为,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质量监控中,高职院校应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研工作等进行详细的量化考核;高职院校应逐步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地位,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在聘任及其他待遇上等同其他专业课教师,完善教学、科研奖励制度,极大地激发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中,公共基础课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重要环节。公共基础课教师应不断加强培训和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和观念,积极投身到公共基础课的建设和改革中,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林宇.围绕提高质量强化高职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0.(8)

[2]王闯,王爱玲.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

[3]李永冰,刘成好,苏青.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猜你喜欢

公共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基于“工学结合”理念下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探讨
浅析高职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作用
关于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基础课多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