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教学法在化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2013-04-29陈国平
陈国平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74-02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对于化学实验,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化学课程中不乏像《化学反应原理》这样理论性强的模块,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一直是作者不断思索的问题。
高中二年级的学生(高中化学理论型模块多安排在高二年学习),心智成长已然比较成熟,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对成就感的追求都比较强烈。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通过创造新奇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是应该设法激发学生思索、探究的热情。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驱动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和解决问题,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基本模式
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基本模式为: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再生问题……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为一个环节,一堂课有若干个环节组成,环节与环节之间,或层层递进,或相互验证,或先分散后统一,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为了尽可能完整地呈现问题解决教学法,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下面主要以《盐类的水解》为例阐述该教学法的基本模式。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能否在课程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关键就在于课题的引入能否“引人入胜”。创设情境方法很多,也很重要,但情境的创设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创设的情境能否引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要摆脱这种处境[1],进而极大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实验是化学学科最具有说服力,也是最具有学科魅力的部分,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是喜闻乐见的,用实验进行课题的引入,无疑能使原本较为枯燥的理论课变得生动活泼。
实验的选择,既要切合课题,又要有新颖性。理论化学的学习不同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实验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比精彩的实验现象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引发同学的思考。经过反复的比较,笔者最终选择了“泡沫灭火器”模拟实验——利用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双水解反应,模拟泡沫灭火器原理。
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硫酸铝溶液可以和盐酸溶液一样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呢?”这一问题的提出,与同学们原有“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知识形成了“冲突”,这种冲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学习积极性。
2.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在课题引入之后,几乎所有的教材都安排了测定各种盐的溶液的酸碱性的实验,然后对各种盐根据组成和属性进行分类,为下一步理论解释做好准备。在这一环节,笔者并不是急于让学生马上进行多种盐类水解的实验探究,而是充分利用课题导入实验,先让学生实际测定Al2(SO4)3溶液的酸碱性,紧接着,结合前面课程中关于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的阐述,引导学生,发现Al2(SO4)3溶液显酸性的实质。
这样安排的优点是:
⑴目的性明确,承接较顺畅,从引入实验直接进入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进一步从已有的知识探究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不是老师安排大家完成某些实验,而是为了探究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学生主动地进行实验探究;
⑶从硫酸铝溶液显酸性,设问“其他的盐溶液酸碱性又如何呢?”,其实就是二次引入课题,由于有了前面探究硫酸铝溶液酸碱性的成功经验,学生在探究其他溶液时就更加具有信心;
⑷使难点分散,不同种类的盐溶液(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酸碱性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将理论推导的过程分散并且多次呈现,有利于学生巩固。
3. 环环相扣,产生新问题
如前文所述,一堂课由若干环节构成,前一个环节问题的解决,也是为了下一个问题作铺垫。
如在解决了硫酸铝溶液显酸性的问题之后,自然而然地就有“其他的盐类溶液也显酸性吗”的疑问;经过一个实验的过渡,以及对醋酸钠溶液显碱性原理探究的环节之后,又很自然地提出“所有的盐都能水解吗”、“可水解的盐在组成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等问题,课程进入了总结的环节。
二、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关于问题驱动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已有文献[2]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叙述,以下主要论述理论化学教学中应该再强调的四项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不仅要重视结论,而且要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习应该是学生的主动行为,在情景的创设、问题的深入上,学生都主动参与其中,变“老师要我们做……”为“我想做……”。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不仅要摒弃过去那种只重视结果的教学方法,更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合适的问题情景,强化学生思维过程的体验,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发展其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才能真正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理论教学本身难度较大,而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一味地赶进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那么,所谓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将是一句空话。当学生面临困难的时候,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适时调整自己的问题设置,多提供一些引导性的帮助,更多地考虑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与当前教学之间的矛盾来促进学生的发展[3],而不是迫不及待地想“替代”解决为题。
2.教师主导原则
新课程理念告诉大家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我们更不能忽视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定位,尤其是在理论型课程的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重要。
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相比,理论教学应该更加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问题的设置上。问题驱动教学法,是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来实现教学目的的。在问题设置上,要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发展,既要防止学生感觉难度太大而放弃,也要防止学生天马行空式的无限扩散。
3.问题适度原则
问题难度的设置,是问题解决教学法,在教学中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尤其是针对像化学反应原理这样难度比较高的模块。问题的难度太大,学生无从下手,更谈不上什么合作探究了。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才能让学生有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
所以在问题设置上,我们会采取以下办法:
一是将较大、较难的问题,分解成若干较小、较简单的问题;
二是在问题表述上,提供更多的引导性表达。
例如,在《盐类的水解》这堂课的开头泡沫灭火器原理,其实是双水解原理,但作为新课的开头,这显然是太难了,那么,我们就将问题设置为“为什么硫酸铝溶液可以和盐酸溶液一样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呢?”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去探究硫酸铝溶液的酸碱性问题。
而在探究硫酸铝溶液显酸性的环节,问题如何设置才能让学生通过自思考讨论而认识到水解的实质呢?我们先来对比以下三种表述:
表述一: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硫酸铝溶液为什么显酸性?
表述二: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平衡的移动原理,同学们能否试着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硫酸铝溶液为什么显酸性?
表述三:硫酸铝溶液中存在什么微粒?溶液显酸性,说明什么?试着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一下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很显然,上述三种表述中,第一种表述几乎使得这一问题变成学生无法回答的无效的问题;第二种表述中,添加了引导性语句“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显然是学生的思考有了方向,但也几乎是一步到位,仅适合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第三种表述应该是最适合我们的课堂的,问题被分解了,而且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思索前进。
4.先分散后集中的原则
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都被分解成若干或大或小的问题。学生在特定的时刻,其思维的关注点是在某一个特定的问题上,就像做完实验只记住了精彩的现象,而忽视了现象背后的规律。理论化学的知识体系,要求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因此在解决一系列相对独立的问题之后,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每一堂课所讨论的问题有一个系统的总结。
归根结底,问题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应用,都不能程序化、机械化。我们反对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但也要防止转变成另一种极端——“满堂问”,简单而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仅仅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不是问题驱动教学法的灵魂(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体现。
对于教学法的选择,巴班斯基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即①方法必须符合教学原则;②符合教学目的和任务;③符合该专题的内容;④符合学生的学习可能性;⑤符合现有的条件和所规定的教学时间;⑥符合教师本身的可能性等。
参考文献:
[1]郭章明.浅谈化学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职业.2012(26)
[2]范福生.“问题驱动”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教学与管理.2012(18)
[3]黄贵.问题驱动教学法初探.江西教育科研.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