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3-04-29张娟
张娟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作为农村中学化学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要加强化学方法的训练,给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课堂,让学生思维求异,通过中学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64-01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作为农村中学,学生与实际生产、生活接触比较多,化学知识随处可见,怎样使化学知识做到贴近生活,做到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特别使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了解化学变化的规律,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把化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为将来他们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中学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作为农村中学化学教师,怎样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树立“处处是创新之地,课课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的意识,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质疑,敢于否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好的化学课堂,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学生的创新习惯与胆识,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将大胆的设想、创新的计划变成现实;好的化学课堂,应该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领略创新的意义。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要有好的方法。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只有学生对化学学科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一级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与水反应、镁条燃烧、喷泉实验、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反应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
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要加强化学方法的训练,更要进行实验探究。在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我是这样做的:给学生提供试管、玻璃管、酒精灯、试管夹、澄清石灰水、火柴等器材,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学生做时,热情很高,很快就看到了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但有一部分学生看到浑浊后继续吹气,结果一会儿浑浊的石灰水又慢慢变澄清了。当学生发现这一现象时非常惊奇,感到非常地有意思,就急于想知道为什么,其他学生也会跟着做。全班学生都发现这一问题后,我就给学生讲解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接着我又提示学生,不妨将浑浊的石灰水在酒精灯上进行加热,又将会怎样?我话音一落,同学们又开始探究了。当学生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又变浑浊了,又是一阵欢呼、一次激动。新的问题又来了,那就是为什么又浑浊了?当同学们都发现这一问题时,我再给学生讲解其中的道理。这样通过一个探索实验就让学生主动掌握了很多知识。最后再给学生简单介绍溶洞景观的形成,让学生用书本知识讨论解释自然现象,把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这样通过探索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了教材结论的局限性。还在探究实验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学生敢于自己探究问题、讨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
三、思维求异,提高学生的创新品质
所谓求异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创造性活动,不仅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新颖的、超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成果。求异思维重在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联想,从各方面、各角度、各层次思考问题,并在各种结构的比较中,选择富有创造性的异乎寻常的新构思。在讲授初中化学《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时,我提出一道思考题:“水能灭火,白磷在水中会着火吗? ”问题一提出,学生争论很激烈白磷通常在空气中才会燃烧,而在水中怎会燃烧呢?在第一时间里,我通过举手分类把学生分成两组,然后引导坚持“会”的一组通过实验证明他们的想法。而让另一组观察实验过程。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oC。主持实验一组的学生将一粒白磷放入盛60oC水的烧杯中;将另一粒白磷放入盛20oC水并通过空气的烧杯中;将另外一粒白磷放人盛60oC水并通入空气的烧杯中,做这个实验,并总结分析,得到了只要达到着火点并且与支持燃烧的物质相接触,白磷在水中也可以燃烧的结论。“水中着火”按常规是不可能的,水能灭火,水中怎能着火呢?这也是学生原有思维中否定的现象,通过这一实验情境设置,学生对燃烧的条件掌握得非常牢固,唤醒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动力。我们知道,兴趣是一个人探究和认知事物的心理倾向。有个性的学生在这方面的倾向更浓,他们在学习中会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一旦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奇思妙想得到证明,他们的认知状态就会由潜伏状上升为活跃状,就会乐此不疲,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他们就会自觉获取知识,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他们的创新品质就会提高。人本思想的实质是个性化,个性的魅力在于心灵的涌动,智慧的闪光,激情的飞扬以及自由意识的树立。学生在自主选择、探究、合作中,必然会获得独特的体验,引发个性化生活感应,触动个性化思维过程,产生个性化心灵震撼。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证明逆向联想的机会,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独特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在农村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化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思维求异,提高学生的创新品质;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每个化学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