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思想政治课育人功能的挖掘

2013-04-29廖奕海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活力素质教育

廖奕海

【摘要】素质教育是时代的主旋律,它给思想品德课教学指明了方向和注入了活力。作为政治教师应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应以素质教育为契机,应以现行教材为依托,通过展现课堂教学活力、因材施教、培养能力、提高效率等灵活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让教育教学实现育人的本真,这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

【关键词】政治教学 素质教育 活力 能力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78-02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逐步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素质教育”转变。思想品德课的素质教育,主要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科学手段和方法、遵循教育规律,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对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文化专业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有计划培养的教育活动。在“五育并举,整体育人”的整体教改试验中,思想品德课具有“忠言”作用。经过近年来的教育教学的探索,使自己的教学逐渐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体现活力——灵活运用不同方法

方法恰当,是成功的一半。没有灵活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就没有吸引力,课堂教学会变得呆板无活力,学生的心理也会受到压抑,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怎样体现“活力”呢?

首先是教要活。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生刚进入初中时,一切均感到新、奇,但又比较幼稚,教学中主要采用“读启式教学法”,侧重指导学生养成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初二学生对环境、学习方法、生活习性较适应,显得轻松好动。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或“讨论式教学法”,向学生提供感知材料,并把知识的传授过程变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从“听”转变为“悟”,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初三学生随着知识的增多,变得较为老练,考虑问题也较为深沉,又面临升学的压力,因而主要采用“创造性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意境,如借助电教设备观看教学电影、录相、幻灯片,参加社会调查等,激发学生情感和兴趣。

其次是学要活。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学,变被动为主动,要求学生写出读书笔记,然后教师讲评。同时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时,务必注重理解,在理解基础上记忆,防止死记硬背。另外,还要求他们能运用所学原理或观点去联系实际来消化知识。因为消化的过程是能力与觉悟的内化过程。

再次是教学方式要活。不拘泥于课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例如在学生刚进入初中阶段不久举办为期二周的初中思想品德学习方法讲座,还邀请了历史、地理等教师进行相关知识教育,邀请司法机关到校进行法纪教育,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专题片,组织学生收看中央新闻,组织学生参加时事政治知识竞赛等,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因材施教——明确落实施教对象

德育总目标不是只培养“尖子”生,而是要使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因此,教育的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在知识的传授上尽力做到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存在的差异性,根据可接受性原则施教,使“尖子”生、中等生、双差生各得其所,把知识的不平衡化为心理的平衡,使学生都能愉快、主动地接受知识。同时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开发。当前,教育正受着考试的制约,中差生往往会产生失落感,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而且会影响全班。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中差生的引导与转化工作,采取“一帮一”、“重点辅导”、“与家长联系”等办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挖掘潜藏在他们背后的积极因素,寻找其“闪亮点”,激发其学习欲望。比如,2012年初三(5)班的钟雪琪、黄雄属中等生,一段时间沉默寡言。我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启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求知欲,使他们二人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其中考政治成绩分别是89分和86分,黄雄同学还考上重点高中。

三、全面育人——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注重能力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标志之一。素质教育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再是“高分低能”或“书呆子”。教学中,应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注意以下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首先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读书是取得知识的基本功。自学能力是基本能力。我注意帮助指导学生如何看书、理解文意。思想政治课思想性、科学性都很强。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新学知识,必须学会读书。

其次是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这“三动”是学生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有机结合的体现。我注意了设问技巧,提高提问技术,使学生有脑可动、有话可说、有事可做。例如,在讲《实施可持续发展》时,反复设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问,使学生准确地把握这一知识点。再次是学生思考的能力。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应用新知识去剖析社会,回答并解释理论与现实的有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学生思考能力集中表现能力之一,也是历届高考所要求的。学生思考能力的训练、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实践中,结合时事政治,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起到了很大作用。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采取讨论、撰写小论文、讲演、办墙报等形式扩展学生的思维。

最后是学生的适应能力。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如何培养学生适应能力,我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告诉学生社会现实、社会环境等各方面情况,使学生心理上有所准备。另一方面教育学生动脑筋观察、分析社会具体现实问题。我多次组织学生到厂矿参观学习,了解经济制度的一些具体情况。让学生适当的劳动,体验生活。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

四、提高效率——综合运用比较方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既是一种思考方法,也是识记方法。正确应用比较法,有利于学生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思想品德教材中应用得较多的方法就是比较。教学中要主动用以下几种比较:

第一,横向比较。例如,在讲“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制国家”时,将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途径与方式与西方的人民行使权力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明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制度。

第二,纵向比较。在讲我国经济建设成就时,结合国情教育,作新旧中国的对比,从而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第三,关系比较。如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民主与法制的关系,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守法自觉性与主动性。

第四,数据比较。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教学中,经常把相关的资源、人口、环境的总量,人均量等进行比较,并从众多数据中找出内在联系,说理生动具体。由于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学生在中考中能适宜中考要求,失分较少。

第五,情趣比较。采用典型漫画、典故等特殊手法实现知识、兴趣、教育“三位一体”效应。如,在讲“分配制度”时,引用“蛋糕分配”的漫画,结合教材形象教学,使学生感触颇深,有利于巩固知识。

由于采用多种比较方法,进一步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育效率,使学生素质和知识都有所提高,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确定中心——重视相关学科渗透

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确定以政治课教材为中心,尤其是以时事政治内容为主线,将时事政治所涉及的有关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联系起来一并考虑,做到学科间的知识渗透。确定中心要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作为依据,同时结合教材的重、难点,分门别类地提炼出要求学生务必掌握的知识和知识面。同时做好学科间的知识互相渗透和联系,合情合理的“拼盘”,切不照搬照抄和生硬“拼凑”。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映射方法既注重政治学科内的综合性教学,又注重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能力。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它给思想品德课教学指明了方向和注入了活力。作为政治教师应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应以素质教育为契机,应以现行教材为依托,采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重视和加强思想品德课的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质量。这是时代的呼唤,人们的要求,历史的必然,我们要把它渗透把握好,将思想品德课讲的好,顺利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活力素质教育
活力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的改革思路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