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用好课文后的练习题

2013-04-29吴苏东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使用练习题课文

吴苏东

【摘要】语文教材中课文阅读的练习题已成为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编者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付出的心血也不亚于对课文的筛选,因此,使用好这些练习题对达成语文教学目标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该文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提出了“紧扣目标 准确达标”、“总结规律 点拨学法”、“因材施教 分层要求”、“细化分解 化入课堂”、“实施检测 评价激励”五种使用练习题的策略,给教学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课文 练习题 使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68-02

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阅读系统主要由作为范例的选文和阅读训练组成。如江苏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以下简称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全书以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读写听说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其中有课文四至五篇,每篇课文后编制3到5题的“探究·练习”。阅读训练题以“阅读”课程目标为指向,以完善、科学的能力训练系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和品德教育。由此可见,课文阅读的练习题已成为阅读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各编者在习题的设计上付出的心血绝不亚于对课文的筛选。每篇课文在整个阅读能力的训练体系中所处地位、所承担的任务,编者们往往是通过课文阅读的习题体现出来的,这些都需要教师在练习题的使用过程中细心领会。本文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就如何使用好课文阅读的练习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紧扣目标,准确达标。

从整体上去看,课文阅读练习题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结构。侧重于训练哪一项语文阅读能力,这一项阅读能力应达到怎样的水平层级等等任务,练习题之间都有合理分工,每一道练习题都各司其职、紧密配合。这就形成了不同练习题的不同训练目标。教师在使用阅读练习题的时候,就必须熟知目标要求,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目标的水平标准。

如,八年级下册《白杨礼赞》文后“探究·练习”第二题:

细细体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作用。

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2.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3.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题中加点词都是副词,显然该题的目标是训练学生分析副词在句意表达中的作用,所以,教学中需要老师在训练的基础上对副词的表达特点做出归纳概括。“细细体味”要求学生能辨别出“实在”表现出了较强烈的赞美之情,“至少”表现出了最小的限度,“尤其”表现出了程度上更重要一些的含义。训练目标要求学生对这些表达上的细微差别要能有真切的体会,同样需要学生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因此,老师不是仅仅让学生知道、记住这三个词的表达作用,而要帮助学生结合句子的表达去理解它们。这里可运用比较法,如删除、换词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副词使句意表达更精确、更细致的特点。

二、总结规律,点拨学法。

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保证,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学科有其独特的学习方法,而许多有效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就隐含在诸多的练习题当中。为什么要设置这道题?为什么不那样设置题目?这往往与阅读这篇课文,读好这篇课文有着密切地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在完成某道练习题的同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领悟方法,提高练习的效率。

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掌握了“舍”“扶”“寻”“为”这四个词在不同语句中的不同意思的同时,教师可适当点拨,学习文言文,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句解释词语,不可生搬硬套;要善于回忆已学的文言文,将新旧学习的文言文联系起来,注意一词多义现象,这样由此及彼,大大提升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再举文中的“乃”“向”“语”“果”等词中得某一例或几例,让学生尝试建立新旧的联系,促进文言文阅读迁移能力的形成。

三、细化分解,化入课堂。

练习题的编制追求提问明确,问题不堆砌交杂,语言表述简洁,练习题的数量适当减少等等。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后的练习题控制在四道左右,其类型为“整体感知题、语言揣摩品味运用题、多解创意题、记忆积累题”,对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目标往往浓缩在第一道整体感知题中。教师在使用这一道题的时候,不妨进行反向思维,分析出与主问题相关的知识要点,还原主问题的丰富内涵。并精心组织,将主问题分解出若干个子问题,这些子问题前后相接,形成一个合乎逻辑、逐次达标的系列步骤。然后考虑将此与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结合起来。这样,课堂阅读教学活动由于与教学训练的目标结合而显得更有针对性。同时,练习题的训练也因融入了课堂教学活动而能够充分展开,训练效果有了保证,可谓一举两得。

四、实施检测,评价激励。

文后练习题在训练阅读能力,陶冶高尚情操的同时,也揭示了教与学在掌握文本内容、相关阅读能力水平上的目标指向。如果学生能顺利完成练习任务,则表明学生达成了学习目标。因此,可将文后练习题安排到教学活动的最后,作为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的工具。加之,这些练习题是教材编制者精心设计的,其检测的效度和信度还是非常高的。

教师在使用文后练习题检测教与学的效果时,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训练测评,应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重在鼓励学生不断前进;同时教师在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的基础上,提高后续教学的针对性,充分发挥训练测评的激励和改进教学的作用。

语文教材的编写越来越重视练习的设计,苏教版现行这套实验教科书努力构建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在文后练习题的编制中也精益求精,以求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也要求教师在弄清教科书练习题编制的深层意图的基础上,准确地使用,灵活地使用文后的练习题,使语文的阅读教学达至理想之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区培民.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九年级)[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使用练习题课文
精讲精练习题 提升二轮复习效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本期练习题参考答案
本期练习题参考答案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浅谈普通高校竹笛专业教材的使用
浅谈工位器具的合理性设计与使用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