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题元理论及其在汉语中的应用

2013-04-29于洪亚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论元

【摘要】本文分三部分,首先,介绍题元理论的产生及相关内容;其次,举例说明了题元理论可以解释的汉语语言现象;最后,通过对汉语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发现了题元理论在汉语应用上的局限性。

【关键词】题元理论 题元角色 论元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19-02

一、关于题元理论

1.“题元”的引入及题元理论

1.1之所以要引入“题元”这一个概念是因为,并非所有语言都可以把施事受事等语义概念语法化,或者把主语宾语等句法概念语义化。一方面题元不可能是纯语法的成分,而是在句法概念中加进语义内容,引入题元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那些靠原有的句法概念 ,如主语宾语所不能说明的事实;另一方面,题元也不是纯语义的分析性概念,而可以看作是把语义概念推向语法化。题元应是句法成分分析的一种扩展和语义成分分析的一种抽象,或者可以说题元是句法和语义的一种接口成分。

1.2生成语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后来认识到语法的各个部分是无法截然分开的,所以将某些句法以外的因素引入到生成语法中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语义为核心的“题元理论”。

“题元理论”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中支配及约束理论的一个独立的模块,是在生成语法经历了古典理论、标准理论之后,在扩充式标准理论时期引入的。乔姆斯基的认识也由原来的坚持句法自主,极力排斥语义,到承认语义在深层结构中获得解释,再到现在把语义引入到句法理论的核心。

作为原则与参数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题元理论”,研究的目标更偏重于对一些问题作出严格的规则推论和抽象的解释,更偏重于句法概念,更注重题元的形式 。下文也是基于这个倾向对其理论及实例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题元理论对汉语现象的解释

题元理论对以下语言现象的说明:

(1) (2) (3) 小王倒了杯水喝 排长命令他休息 他打算出国

小张买了个球踢 老张请他去吃饭 我想写作业 小李借了本书看 系里派他去上海 他学洗衣服 (4) (5)

孩子睡醒了 他拼命地跑

我学累了 她痛快地喝

他们吃饱了 张三高兴地跳

题元准则详细说明了论元与题元角色的独特关系,即每个论元都必须获得一个题元角色,而且只能获得一个题元角色,每个题元角色必须分配给一个论元,而且只能分配给一个论元。句子中论元的数量等于动词所能分配的题元角色的数量。但是,上述各组例子都是例外。在(1)组中,一个题元角色获得了两个动词的指派。例如:“小王”同时被动词“倒”和“喝”指派为施事;“小张”同时被“买和踢”指派为施事,“小李”被“借和看”指派为施事;在(2)组中,一个论元获得了两个题元角色。例如“他”既是前一个动词的受事,又是第二个动词的施事。在(3)(4)(5)组例子与(1)类似,都是一个题元角色获得了两个动词的指派。这些例子显然都是与题元准则相违背的。

为了不违背题元准则,题元理论引入了“空语类”的概念。这样就可以使这些句组获得统一的解释,以下均以每组的第一句为例。例如:在(1)组动词中,在第二个动词前都有一个空主语。“倒”只能带一个论元,所以他只能分派一个题元角色(施事)给主语“小王”,而动词“喝”必须带一个必有论元,因而它将题元角色(施事)分派给了空主语,(3)(4)(5)组的分析与(1)组相同,也是在第二个动词前有一个空主语。第(3)组中,动词“打算”指派给“他”施事题元角色,别的动词就不能指派题元角色给“他”了,而“出国”又必须带一个必有论元,所以它就把施事的题元角色指派给了空主语。第(4)组中“睡”指派给了“孩子”施事题元的角色,就不能再有别的动词指派给“孩子”论元,而动词“醒”一定要带一个必有论元,所以它也是把施事题元角色指派给了空主语。第(5)组中,动词“拼命”指派给了“他”施事题元角色,那么“他”就不能再获得别的动词的指派,再看第(2)组,它是汉语中典型的兼语句式,传统的分析认为,“他”做第一个动词的受事,是第二个动词的施事,但题元理论不这么认为,既然动词“命令”指派给“他”受事的题元角色,就不能再接受动词“休息”施事性题元角色的指派,因为一个论元只能获得一个题元角色,所以题元理论对这类句子的解释是:第一个动词指派给名词受事性题元角色,第二个动词指派给空主语施事性题元角色。

三、题元理论对汉语现象解释的局限性

引入“空语类”后,汉语中的貌似与题元理论相违背的语言事实得到了解释,但有些现象题元准则还是无法解释。

古代汉语的使动用法,一个论元可以同时承担两个题元角色。所谓使动用法,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而是使宾语多代表的人或物施行这个动词所代表的动作。举例如下:

a.庄公寤生,惊姜氏 《左传隐公元年》

b.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僖公三使年》

c.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

例句中,“惊、亡 鸣”都有“使……惊,使……亡,使……鸣”的意思这些动词的宾语在担当“惊、亡、鸣”的施事的同时,又是致使者所施行的致使行为的受事,具有双重题元角色,这种使动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很多。例如:

a.你吓了我一跳

b.小王打碎了张大娘家的玻璃

c.司机鸣响了汽笛。

现代汉语的动补结构往往一个论元被指派两个题元角色。例如:

a.张三惹恼了他二叔

b.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

在(a)中,“二叔”是惹的受事,同时又是恼的施事;(b)中“侵略者”是“打”的受事,同时又是“败”的施事,也就是说,“二叔和侵略者”都担当了双重角色。以上的一些事实说明一个论元只能被指派给一个题元角色的说法不符合汉语事实。

参考文献:

[1]顾阳.论元结构理论介绍[J].《国外语言学》,1994(1)

[2]郝斌.论“配价和题元”[J].《语言研究》,2002(8)

[3]徐烈炯 沈阳. 题元理论与汉语配价问题[J].《当代语言学》,1998(3)

[4]徐烈炯. 《生成语法理论》[M]. 外语教育出版社

[5]石定栩.《乔姆斯基的形式句法》[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于洪亚(1985.8),女,山东聊城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语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猜你喜欢

论元
基于语料库的俄汉“怀疑”语义客体论元对比研究及其翻译
配价语法理论在分析汉语歧义句式中的应用
成分重量和粤方言双及物结构的论元语序
“比”字句比较后项的替换规律研究
基于论元结构和题元指派对汉语处置义“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分析
探究“动词+哭”的论元结构和句法特征
英语中动构式中施事论元句法隐含的认知研究
离合词扩展式的句法成因
谈题元准则在汉语句中的适用性
基于依存树距离识别论元的语义角色标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