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实用主义的现代启示
2013-04-29黄勇樽
【摘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一路走来,不仅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而且改革纲要也部分存在争议;对于改革去向与成败、起点与归宿,有待教育研究工作者继续努力。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这是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对当时的美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对我国当下基础教育改革来说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巨大财富。
【关键词】杜威 实用主义 基础教育改革
【基金项目】广西自治区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教育学科教学团队”(项目批文:桂教师范[2010]52号)和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桂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农村初中政治教师专业化视角”(桂教科学〔2011〕11号,项目编号:2011C0106)。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12-01
“教育”一词的汉字解释,是从“孝”的本义引申和转义而来的,是我国自古以来社会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将教育奉为人生三乐之一,可见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教育不断发展之际,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指出:“随着历史的进展,文化积累丰富了,未成年者的教育已非日常交接所能完成,负责文化交流和文化传递的正式教育机构——学校,随之诞生。从这时起,文化的表达和传递愈来愈依赖于文字,人们慢慢地就误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教导青少年识字读书。教育理论也因而步入歧途。现在正处于正式教育和实际生活的分裂愈演愈烈的前所未有的危险时代。所以,教育并不是强制儿童静坐听讲和闭门读书,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在杜威看来,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这是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这一理论不仅对当时的美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现代教育来说也是一笔巨大财富。
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主要有六大改变: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程结构,三是课程内容,四是课程实施,五是课程评价,六是课程管理。面对这些变革,不仅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而且改革纲要也部分存在争议。对于改革去向与成败、起点与归宿,有待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伟大的友谊》。讲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文章中讲到共产党宣言,讲到共产党运动。这些东西儿童实在是太难理解了。为什么不是儿童身边的友谊话题?有一篇文章也叫《友谊》,说的是一个学校要给每个班上买音响设备。校长给每个班上1万元钱,每个班上再自己筹1万元钱。有个家长愿意掏这1万元钱。班主任很高兴地将此事告诉了校长。校长开表彰大会表扬这个家长。家长说的很直白,捐这1万元钱没图别的,无非想让学校对自己的孩子好一点。于是音响设备买来了,但学生们拒绝使用。每当老师要使用这一音响设备的时候,学生们会说我们有。这个家长的孩子在班上备受同学冷落,他没有多少朋友。唯一的乐趣是在书摊上租书看。有一次小书店没有开门,他闷闷不乐地低着头走路,被汽车撞死了。这件事在班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同学们都在回忆他做过什么事情,说过什么话。但大家发现不仅想不起来,甚至连他的样子都想不起来了。第二天就有位同学带了一个花瓶放在这位同学的座位上。从此以后,这个花瓶里的鲜花一直不断。这件事之后,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叫友谊,什么叫冷落,甚至什么叫死亡。杜威说教育就是生活,如果让儿童接受他们贴近的故事,那么是不是更能让他们产生共鸣,并且关注生活呢?
笔者曾带学生到学院附中和桂宜高中听课。其中在附中听的是初中思品课,讲的是《诚信支撑经济》,老师讲的很好,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同学畅所欲言聊家常……快下课了,学生意犹未尽,可是老师来不及了,于是急忙布置作业,在黑板上急速板书观点。当然不可否认,这是我们现行的考试制度造成的,这也是基础教育改革“改不了”“难改”的坎,但是也与老师的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关系,老师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教学设计就不一样……然而就基础教育改革而言,笔者认为,考试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桂宜高中听的是高中政治经济学部分,与初中相比,高中教学更强调知识的掌握与考试的需要,缺失联系学生实际。杜威认为,“不能叫儿童笔直地向已有的知识进军,不能由教师把现成的教本向儿童注入。那种口耳相传的方式脱离儿童的需要,使儿童缺乏学习的动机,必然要诉之强制,或由教师以糖衣炮弹的手法诱使儿童就范。”
在课程改革方面,我们国家特别重视工具性学科:语文,数学,外语。要从这些学科中拿出学时来是非常困难的。笔者曽经组织学生讨论适当削减语数英课时的时候,代表数学、语文小组的学生就争个不休。在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与对教育本质的认知,要教育好一个人不仅仅是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掌握所传授的知识。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以不断创新的理念来支撑。杜威的教育理念给了我们一扇门: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适当的办法就是把学校安排成合于儿童生活、生长的环境,叫儿童生活、生长于其中,借以扩充经验的数量和提高经验的效用。”显然,儿童理想的学校不是书斋或学府,乃是快乐的生活园地。面对空洞的知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者一定要更新观念,选取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习与生活是一件快乐的事。
基础教育改革要突破,必须改革考试制度,因为当学生面对这种考试制度的时候,他们只会想到考试而忽略知识的实在性;老师在面对考试制度的时候,也只会参照考试大纲。难就难在怎么改,改成什么?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大力支持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学校,而不是一味下达高考硬指标,以这种方式转变社会大众观念,从而影响学生对自己价值的思考,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确自己,让父母给孩子一片开阔的天空。杜威认为:使人们由生活、生长、经验改造中获得知识、能力、思想、感情,恰是帮助人们审度时势之需而巧于适应那种永在前进的社会,并从而成为革新的先驱者。这种教育能保证人类前进而不倒退,能造福而不摧残儿童,是教育的上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386.htm.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2]林玉体.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黄勇樽(1966-),男,壮族,河池学院政治与法律系副教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