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2013-04-29陈东云孟庆灵
陈东云 孟庆灵
新课改提倡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方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必须通过数学教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方法,逐步使学生养成自学习惯,形成自学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习时间长,练习分量重,实际应用广。因此,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
一、弄清算理,掌握方法,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启动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兴趣是学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计算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认为计算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只能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反复练习。计算教学枯燥无味,教师无兴致、学生无兴趣,虽然不少学生能够依据规定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但是因为算理不清,无法适应计算中千变万化的各种具体情况,成了机械的操作者。所以,在计算教学中,理解算理,发现规律,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自学能力的关键。如在教学9+5=?算式时,一般说来,学生很快地得出14,但是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正确地计算出结果,重要的是关于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律,让学生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从而掌握进位加法的学习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良好习惯,我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入手,通过操作,抽象出两数相加的法则,让学生理解9和1组成10,所以把5分成1和4,懂得9+1=10,再加4等于14的道理,引导学生口述思维过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法则。为了加深学生对计算的理解,让学生想一想5+9应怎样算,活跃思维,激发兴趣,为今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观察整体,选择算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计算能力包括计算的准确性、敏捷性,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而教会学生的合理、灵活计算是提高学生计算兴趣的关键,也是使学生进一步探究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的关键。因此,如何使学生掌握灵活、合理的计算方法,理解其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在计算中持久而稳定的自学兴趣的重要手段。魏书生的民主教学正是调动了学生参与、继而唤起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对算式进行整体观察,做出敏锐判断,然后对算式进行合理体会、发现诀窍、抓住算法使计算简便,如计算6×5×2×7×2×5。如果不通过整体观察,把握教学工作的特征,要进行计算就比较麻烦,利用2乘5的积为10计算,应用乘法规律乘数的分解,明确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使原式变为(6×7)×(5×2)×(5×2)。这样思维过程便浓缩为6×7与5×2,计算结果显而易见。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对计算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在计算教学中不仅要求计算的结果准确,方法合理,更重要的是要求计算过程灵活,计算方法最优化。如计算125×96时,有以下几种选择可能:
①125×96=(125×8)×12
②125×96:125×100—125×4
③125×96=(25×4)×(5×2)×12
④125×96=(25×8)×(5×12)
通过比较,选择①式的方法最简便,也更合理。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可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使学生能自觉地、主动地、创造地学习。
三、寻找联系变换形式,提高自学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没有一定的广度,就没有一定的深度,更谈不上思维的创造,没有创造性,兴趣会淡化,自学也会缺乏自觉性和创造性。因此,计算教学要求学生在特殊的算法中寻找联系,使各个零碎的特征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使其思维更发散。如:在学生已有125×8=1000,25×4=100等知识后,要求学生很快说出2.5×4,0.25×0.4,12.5×8这类题的得数,然后再出2.5×32,0.125×160等题与第一次的口算发生联系,又引出15÷0.125,2.4÷25要求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计算。有了前面两道题作基础,学生很快算出这两道题。这样通过一题的引导,横向发散,学生兴趣盎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自觉学习的意识也增强。
计算是眼、脑、手、耳、口等多种感觉器官同时并用、协调的动作,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的训练形式。由于它是由数和运算符号构成的抽象、枯燥的算式,学生计算时容易产生烦躁情绪,甚至影响计算的准确性。因此,在设计计算练习时,要根据儿童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形式要多样化,促使他们始终保持渴求的积极状态,确保思维的持久与流畅,更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4÷( )=1/5÷( )=l/6÷( ),1/4×( )=1/5×( )=1/6×( ),填写的时候,学生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和假设的思考方法,当学生发现填的数不唯一的时候,会引发许多联想,产生很高的学习热情。多样化的练习,丰富了练的内容和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使计算能力的提高有了保证,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四、强化口算练习,加强求异训练,创造自学的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计算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正确率高,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对有兴趣的事物心向神往。为学生创设求异的情境,是训练学生变通性思维的方法,也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既可以打开思路,又可以使学生获得新知。因此,在计算教学中,加强求异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十分重要。
另外,熟练灵活、准确的口算,对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学生计算的水平,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在计算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口算训练,重视口算方法的教学,把口算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对计算感兴趣,把研究计算的方法变成自己的自主行为和自觉行为,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由于在计算教学中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学生愿意参与教学活动,并从中体验自主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学会方法,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