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服装专业布艺装饰制作技术课考核评价改革之尝试

2013-04-29赵孟歆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考核评价改革

赵孟歆

【摘要】本文通过服装专业教科研成果《布艺装饰制作技术》课与传统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对比分析,指出该课程的考核评价特点,以及该评价方式在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为考核评价改革顺利实施而采取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布艺装饰制作技术课 考核评价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61-02

一、《布艺装饰制作技术》课是服装专业课程改革的一项教科研成果

中国当代职业教育自1978年后进入了不断完善与创新的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等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可是长期以来,我们按照学科式课程体系培养的中职毕业生能力单一,不能很好的适应就业岗位的现实说明:我们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与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服装专业虽然是我校建校25年来的拳头专业,但是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将专业知识细化后实施了相应的课程改革,并进行了布艺装饰制作技术实验的课题研究,在此基础上开设了新的校本课程——《布艺装饰制作技术》。该课题在教学内容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学生能力提升、开展新课型、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尝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获得省级“十一五”阶段优秀课题证书,尤其是该课程对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在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布艺装饰制作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它是讲授一些民族的传统的手工基本技艺,以布、绳、线类为主要原料,以完成钩编、刺绣、中国结、布艺花、丝袜花等实践操作为主要内容,它的作品集技术性与艺术性为一体。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其综合性,这一特点首先体现在:经过多个单一技艺内容学习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技能并能根据设计构思进行技艺的综合应用;其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同时他们的审美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多种能力也得到提高;再次,学生在这个增长学识、培养能力、陶冶性情的学习中会变得细心、耐心,这些都是他们将来做好任何一项工作所必备的职业能力,而学生获得的这些能力都离不开课程实施过程中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二、《布艺装饰制作技术》课教学考核评价概述

1.考核评价内容的组成

由于布艺课既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强调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所以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从这三方面入手:一是基础技能部分;二是审美部分;三是创新部分。教师在授课中先以基本作品完成基础技能考核,基本作品是学生在学习每种基本技法后完成的相应的小作品,在这部分考核中教师严把基本技能关,有时学生的小作品也会萌发出一些创意,这时教师即时地给予表扬肯定,并进行创意加分;审美及创新作品考核主要是在期末时进行的,它要求学生根据每学期所学完成一个综合作品,在这类作品中教师更注重作品的创新性和美观性,教师按照学生的不同程度分别予以不同的测试作品,提出不同的测试要求,对美观性、创新性作品都给予鼓励性的加分。

2.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基础技能考核中,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因为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并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意识,让他们将自己的作品与同学的作品和教师的教具相对照,找出差距,以便提高。在审美及创新作品考核中,教师、同学、学生本人均是评价的主体,并通过作品欣赏点评课和书写作品点评报告完成这一评价环节。评价主体的变化改变了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也参与到评价中,特别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1]。

3.考核评价的核心是“全人观”

中职多数学生文化课较差,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一无是处,因此,在分层次教学后的考核评价中,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快乐。另外,通过多种考核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学生还会发现自己的优势领域,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传统教学与布艺装饰制作技术课教学在考核评价方面的差异

1.评价内容的不同

传统教学的考核评价注重评价内容的知识化,以书本知识为主,学习形式是讲授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缺乏对学生在情感、态度、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肯定,而布艺课教学中没有测试试卷,是从基础技能评价、审美评价、创新评价等方面对学生作品予以综合考核。

2.评价主体的不同

传统教学的考核评价主体单一化,其评价主体多是教师,学生是被动接受评价的客体。这种单方面的、孤立的评价使教学评价少了全面性而多了片面性,少了民主性而多了独断性,而布艺课中的评价主体呈多元化,注重互动性,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教师、同学、学生自己都是评价的主体,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积极配合,还能促进他们通过参与、交流乃至自我评价,主动、客观地检查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使学生从多方面来把握自己的现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全和潜能的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3.评价功能的不同

传统教学的考核评价只注重评价功能的甄别化,将学生人为的分为三六九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多数学生是失败者[2],而布艺课的课堂注重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测试的标准也不同。鼓励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保持强烈的动手欲望和兴趣,养成大胆动手的习惯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评价结果的不同

传统教学的考核评价注重分数,而布艺课的考核评价注重赏识,在评价的技巧上,注重人文关怀,减少横向比较,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在评价结果上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在宽松、民主自由的空间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为实现考核评价改革而采取的教学措施

进行考核评价改革,并不是简单地对计分方式进行变革,它还需要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使考核评价得以顺利实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基础技能成绩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考核评价改革的前提条件,只有让学生喜爱这门课程,让他们多动手完成作品,才能使不同的考核方式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采取了几种措施:

(1)选好第一堂课教学内容,首先,为防止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第一节课的作品要具备简单性;其次,作品应该是学生能够用得上的,要有实用性;第三,学生在看到示范作品后能产生完成此作品的冲动,因此作品要有趣味性。

(2)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充实教学内容,在选好授课内容之后,基本技法讲授和基本能力训练是不变的,而具体的技能训练内容要随着市场的实际情况相应变化,其结果就是让学生感到了布艺课充满新鲜感、趣味、实用。

(3)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喜爱等,让学生自主选择技能训练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他们愿意学、愿意做,自己的技能也通过多次练习不断提高,这为他们后期的创意作品制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技能支持。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提高学生作品的审美考核成绩

对教师而言,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不是一件难事,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这个评价中有所收获,让他们日后的作品能够成为精品,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之后考核其作品美感。

(1)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养成审美意识

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慢慢养成,通过每堂课有目的、有意识的提问,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这种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丰富他们的创作灵感。

(2)通过课堂讲授“美”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

通过技能训练,学生能完成基本作品,但是对于创新作品,只有创新是不够的,它还要美。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教师打破传统技能课只讲制作方法、技巧的局限,在课堂中讲授一些有关“美”的内容。如在“十字绣”中教师讲不同肤色与发色的配色方法,在“缎带绣”中讲花叶的色彩搭配,在综合应用作品“手机套”中讲构图、技法结合、图案选择等,这些讲授丰富了学生对美的认知,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美感也会有所增强。

(3)通过作品欣赏与点评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进行多元化评价

虽然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完成作品,但作品的效果大不一样,有的是技法好些,美感差些;有的是配色、技法较好,构图差些,因此通过作品欣赏与点评课,对美的技法、配色、构图进行肯定,对作品的不足之处予以指正。首先,学生在远处观察作品的大效果,然后近距离地观察技法等细节,并由学生自己评说印象最深作品的优缺点,之后由作者本人进行评价,最后教师进行作品的评价综述。如在“丝袜花艺”开展的作品点评中,从开始简单的三叶堇到后面复杂的牡丹花、项链、芭比娃娃以及花的组合——盆花及壁挂、装饰画,教师选出典型作品,让学生发表意见,从品评作品的色彩搭配是否和谐到制作工艺是否优良,再到作品是否具有创新性等,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发表感想,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评价。这样的课程训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加强,并为学生作品的审美考核打下基础。与此同时“欣赏点评课”也是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对作品的自评、互评及教师的讲评,每名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优点,自信心增强,而且欣赏点评的过程也是学生互相学习、促进提高的过程,是启发灵感,产生创意的过程,是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的过程。

3.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评价

(1)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是对青年的时代要求,教师要把这种意识带到课堂。教师的不断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结合基本技法变换教具。学生感到利用老师讲授的基本技法可以做出这么多种有趣的作品,他们就会有一种要创新的潜意识。

(2)鼓励学生完成创新作品

学生经过基础技能训练后,能够较熟练地完成与教具一样的作品了,但我们的最终要求是要学生能利用基本技法创新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例如,通过“针技法设计课”鼓励学生结合针法完成一个在内容、构图上有创新的电话蒙刺绣作品。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针法图案设计、色彩搭配及手绣操作,最终,他们的作品各有千秋。

(3)准备不同制作材料,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

完成作品时,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发挥创作,可以对材料自主选择,不必拘泥于同一样式。例如,针对牡丹花、芭比娃娃制作等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前准备好不同颜色的丝袜、铁丝、花芯、缎带等装饰物,上课时首先由教师出示教具样品,然后讲授一些基本技法及色彩搭配的方法,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材料选择和作品构思创作。

以上课堂教学措施,通过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提供的创新机会,学生的创新作品层出不穷。面对勇于创新的学生,教师在这部分评价考核中要对其加分并将其作品收藏进行作品展,学生在布艺课中深切地体会到了成功与收获。

结束语: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学生的智能发展只有领域的不同,没有优劣之分或轻重之别。每个学生都具有可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这就需要教师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并促进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3]。布艺课的考核评价改革尝试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它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挖掘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真正发挥了评价的教育功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考核评价方式的改变也让学生认识到:勤奋、创新会让自己有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M].黎奇 戴立军 孔春生 2006.7.第154页

[2]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M].万伟 秦德林 吴永军 2005.5.第2页,第26页,第28页

[3]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教育研究[J].霍力岩.2000.9.第15页

猜你喜欢

考核评价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考核评价机制
任务驱动法在压缩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