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幼儿园开展大带小活动的认识和实践

2013-04-29宋丽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混龄社会性

宋丽芳

【摘要】当前,独生子女的社会问题越来越被人关注,由于家庭教养的态度和方式过于溺爱和保护,造成了众多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依赖性强、胆小不合群等问题的出现。如何改善这样的局面,创设适宜的成长环境,让幼儿学习做人的道理和方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是我们当今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幼儿园开展“大带小”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在适宜的环境和丰富的材料与幼儿的互动中进行的一种混龄教育模式,通过不同年龄幼儿互相交往使她们摆脱“自我中心”,体会到兄弟姐妹之情,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将结合本园开展的“大带小”活动实例来详细阐述“大带小”混龄教育对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实施途径和解决策略。

【关键词】大带小 混龄 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44-02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对一个人的人格、心理健康、学习、智力发展等有重要影响。其中,社会交往能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能否适应社会决定了生存与否。因此,我们不仅是要教会幼儿知识,发展智力,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做人。而现在的家庭结构导致大多数儿童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不会照顾比自己年龄小的弟弟妹妹。针对这一现象,我园开展“大带小”系列活动,以此为突破口,通过大与小的交往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体会到兄弟姐妹之情,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我园的“大带小”活动是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自由一一结对,每周1—2次的各类型混龄活动(混龄教学活动、混龄游戏和混龄生活活动等)。这类混龄活动是教师创设环境,提供适当的材料,通过任务激励法、情景诱导法和游戏中角色扮演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大小幼儿在活动中互相影响、互相激励、共同体验交往乐趣,建立自信,学习做人的道理和方法。

一、“大带小”活动的意义

“大带小”活动是提供一种让幼儿与不同年龄、性别的幼儿共处、分享、交往的环境,让他们在活动中受同伴群体的影响作用,通过交往实践,累积交往经验,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大年龄幼儿在“大带小”活动中体现出具有责任心、榜样、关爱与帮助、指挥领导和协同。小年龄幼儿则更多的体现出一种服从、模仿和得到关爱。

(一)责任和被爱

大龄幼儿通过“大带小”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对人宽容、关心他人的品质。因为让大班幼儿带一个比自己小的孩子,在老师的要求下,他会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即使是很调皮的幼儿也希望自己能带好弟弟妹妹,于是他们总是尽最大的努力约束自己的行为,争取做弟弟妹妹的榜样。这时,幼儿已超越了“自我中心”。例如,在户外玩《超级变变变》体能游戏时,哥哥变小桥,妹妹变小船,三次后,哥哥累了站直身子想休息,可妹妹央求还想玩,哥哥不假思索地又弯下腰两手撑地做起了小桥,妹妹愉快地在哥哥的小桥下划过……。在整个过程中哥哥弯腰弓背,忍受肌肉疲劳的痛苦,正是在不刻意的状态下培养了意志力。是什么促使这一行为呢?答案是:“我是哥哥,我要让妹妹开心。”可见这位哥哥强烈的责任心促使他调整自己的行为配合妹妹。在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喜欢争抢玩具、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在和弟弟妹妹玩游戏时会一改常态,表现出了较好的自控能力,甚至会迁就弟弟妹妹的意愿,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和爱心。也就是说,在“大带小”活动中大年龄孩子更多的表现出了他们的宽容和责任心、提高了自控能力,尤其是在完成带好弟弟妹妹的任务后会产生一种自我满足的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获得满足的体验。

(二)指挥和服从

在“大带小”活动中,我们常看到大年龄孩子乐于指挥小年龄孩子,小年龄孩子又特别喜欢听从指挥。在发生矛盾冲突时,大龄幼儿为了让小龄幼儿听从自己的意愿从而不断调整、修正自己的语言行为,学习指挥和沟通。例如:在一次“大带小”《我们一起制作图书》教学活动中,弟弟对涂色特别感兴趣,拿到纸就涂不听姐姐指挥,而姐姐原本准备用这张纸设计做封面。于是姐姐和弟弟商量,把那张涂鸦的当封底,其他的等姐姐画完弟弟再涂色。过不久,姐姐画好了一张交给弟弟让其涂色。弟弟欣然同意,愉快地接过纸开始涂色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小姐姐非常有领导的能力,在发生矛盾的时候,姐姐的指挥没有起到作用,她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运用小策略后让弟弟很服帖地听从了指挥,也顺利完成了制作图书的任务。

(三)榜样和模仿

作为社会模式或榜样影响幼儿行为发展, “大带小”活动中,小龄幼儿会自觉模仿大龄幼儿。在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时,大龄幼儿会向小龄幼儿讲述如何做一件事,在解释过程指导他尝试某种技能时,自然出现“教与学”的行为,大龄幼儿在“教”的过程中,也巩固了自己对这些技能的理解,增强了自信心。小龄幼儿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不仅可以向大哥哥姐姐学习幼儿园的常规,还可以学一些简单的技能技巧或自然常识。

二、“大带小”活动的途径

(一)集体教学活动

“大带小”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必须事先针对大、小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来制订教育目标,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宽敞空间内,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一般“大带小”的集体教学活动比较多的是大、小幼儿在艺术领域方面的合作。例如:一起设计制作面具、一起开假面舞会等集体教学活动。

(二)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就游戏本质而言,它本身就是社会性活动,所以游戏是“大带小”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早晨入园开始的桌面游戏、区域游戏、音乐游戏、建筑游戏,乃至角色游戏都可以采取“大带小”的形式。例如: 在小班开展主题活动《美丽的伞》时,区域游戏就让大班幼儿一起参与了进来。在美工区中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设计伞面、在音乐区里舞蹈班的姐姐教弟弟妹妹跳伞舞、娱乐区里大小幼儿一起拼伞图……。

(三)运动

幼儿天生好动,所以“大带小”活动在运动中开展深受幼儿喜爱。我们利用晨间锻炼,让大、小幼儿一起做律动和体育游戏。如:可以大小合作运球的体育活动——螃蟹运瓜、两人站报纸、超级变变变、炒黄豆等,这些都深受幼儿们的喜爱。我们还利用远足、春、秋游的机会,大小幼儿结对进行体能训练,并在空旷的草地上进行一些民间游戏。

(四)生活活动

“大带小”活动除了在集体教学、游戏、运动活动中开展,我们还把它延伸到了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生活小环节中。如:吃点心这个生活环节中,我们让大、小幼儿一起吃点心,哥哥姐姐先督促弟弟妹妹小便洗手,帮忙拉、塞裤子,然后帮弟弟妹妹插牛奶管子,吃完点心还帮弟弟妹妹用手绢擦嘴巴。又如:午睡起床后,大班幼儿手把手教小班幼儿穿衣裤、辨别鞋子正反、叠被子……。

三、“大带小”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建立全园性的班级结对活动

我园的“大带小”活动是全园性开展的,有意识的进行班级结对,一个大班和一个小班结成姐妹班级。开学初孩子们是先认固定的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这样既可以让哥哥姐姐有针对性的带好一个固定弟弟妹妹,又能避免频繁更换哥哥姐姐给新小班的孩子带来心理上陌生的恐惧感。在交往一阶段之后就开始采取不固定的结对了,他们可自由结对,寻找与自己性格、气质相仿的不同龄伙伴一起游戏、学习。

(二)创设不同年龄段能够共享的环境和氛围

在开展“大带小”活动时要创设一个能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活动的环境。例如在晨锻自由分散活动时,教师在场地上摆放了平衡木、小推车等器具,很快就有大班的孩子扶着、搀着弟弟妹妹开始走平衡木了、哥哥姐姐推着弟弟妹妹坐小车了,教师在创设了这个可以让不同年龄跨度的孩子一起游戏的环境后,她们之间的社会性交往明显增多了。

在“大带小”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个性不同。刚开始的自由组合他们互不了解,在交往过程中他们互相了解后,那些个性相同或相仿,有相同兴趣的幼儿会组合在一起。他们有的喜欢一起安安静静地看书,有的喜欢一起唱唱跳跳,更有的喜欢一起追逐嘻笑等等。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相宜的活动氛围,观察他们的行为,从而引导他们解决交往出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三)提供不同年龄段的可操作性材料

“大带小”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交往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提供的材料。这些材料应该是考虑到不同年龄的幼儿需求,要有充足的数量和一定的质量。例如在大带小的美工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投放一组材料时即要考虑到大班孩子的水平投放一些剪刀、蜡笔、白纸、夹子等操作材料,又要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能力投放适宜的材料:如撕的彩纸、印章、报纸、蔬菜团画等。这样幼儿在操作中能开放性地选择合适自己的操作材料,活动中就能与材料积极互动,在一组材料选择取舍上也能与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积极互动起来。

(四)教师在组织“大带小”活动中给幼儿留有指导的空间

每次开展“大带小”活动前,教师们针对大、小年龄的幼儿都是有目标的,但是在组织中需要观察、适时的干预,并且这种干预和指导应该给幼儿留有足够的空间。例如:当一对幼儿在制作图书时,小龄幼儿负责黏贴哥哥剪好的图片,可是他手劲小,拧不开胶水盖子,他没有请哥哥帮忙而习惯性地向老师求救。此刻,老师的指导至关重要,如果老师直接上去帮忙拧开盖子,那么他们大小之间的互助交往就没有了。而如果老师当时假装没看见或没听见,看大年龄孩子会有什么反应;或者引导小的像向大的求助,看他们是如何自己处理解决的,给幼儿真正的留下了交往、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杨丽珠:《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猜你喜欢

混龄社会性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THE WALKING DEAD
溯自主之源 扬个性之帆
《指南》背景下改进幼儿户外混龄活动的实践与策略
浅谈混龄教育
开展混龄自主体能游戏区初探
幼儿园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