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知识表述困难的解决方案探究
2013-04-29蒋庆
蒋庆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逐渐受到重视,该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逐渐提上了教学变革的日程。就我国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未具备完备的教学知识体系,目前教学现状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知识表述困难的现状为切入点,结合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和经验,对教学活动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时代性发展。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知识表述 问题 现状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28-01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宗旨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管理信息以及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探究信息技术文化。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涉及到关于信息方面的抽象知识,师生往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诸多知识表述与理解歪曲的情况,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探究和解决这一实际教学问题刻不容缓。
一、现状及问题剖析
提及“信息技术”,许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深奥、难懂,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人们没有深入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另外一个原因在于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主要是由一些抽象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理论知识组成的,用既有的思维去认知较为困难。这些原因同样影响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活泼时期,本身的学习耐性因为身心发展的限制显得较为不足,面对比数学知识抽象性更强的信息技术知识,显得缺乏热情。尤其是部分高中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仅仅停留在“电脑开关机”“游戏”等方面,因此对课堂中相对专业知识不能建立快速,准确的认知;而部分教师相关科目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足,或是拥有一定水平却贫于表述等原因,致使教学过程中问题丛生,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以下两点:
①“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教学尴尬。对于一些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目前只能用一些较为苍白的语言进行描述,而关于其中蕴含的原理等,均是一种后期相关经验的集成,难以被系统地总结,并且难以被用较为形象具体的解说来表达。此外,教师在知识表述能力上的欠缺,使之连较为简单的类比说明都难以做到,只能以“对与错”或者实际演示来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能够程序化地记住一些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但是不能再脑海中建立知识树。②知识表述方式略显随意。一方面,教师为了“方便”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理解来阐述信息技术知识,可能产生与实际理论相违背的情况,表述不科学。另一方面,在传授知识时过分注重理论环节,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空有一身理论却难以在实践操作中取得成绩。
二、解决方案
1.以先进教学理念为指导,明确教学目标
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合理开展,提高教学效果。最新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报告”均有对教育工作作出一定的要求,即实现教学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这一系列的要求为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切实可靠的参考与指引。首先,教育教学活动当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首要任务。信息技术是一门集实践操作和理论为一体的教学活动,因此当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及相关理论知识为最终目标。其次,可以对每一章节的内容或者每堂课的内容进行分解,并整理出具体的教学方向,树立阶段性目标。例如:在讲解“信息技术基础”时,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将教学目标定位成“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产生、发展、基本内容及要求等拥有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掌握”。最后,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教学目标为纲要,对知识进行全力表述,不断进行强调或者重复,迫使学生掌握学习方向,同时树立起主动学习和重点掌握的意识,以达成学生自主理解知识、配合教师表述知识的效果。
2.提高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表述能力
对知识的表述能力与教师的职业综合素质有关,主要包括教师计算机信息的理论及技术水平;教师职业教学素养;教师的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教师的职业综合素质越高,则越能够找准理解的切合点,并且通过一些有效手段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展现。因此,一方面,学校应当转变以往轻视信息技术科目教学的观念,在选择任课教师时,必须要选择具备相当专业知识基础(计算机专业或者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实现教师的对口专职任教。另一方面,还应当发挥学校的统筹能力,适当加大财务投入,为信息技术科目教师提供在岗学习的条件,例如:组织或者鼓励教师参加信息技术相关学习和等级考试,创建网络学习或者经验交流平台等,督促和保障本校教师的能力提升。
3.优化教学设计,创建实效性环境
校方主要是完善校园信息技术教学软硬件设施条件,诸如:语音教室、微机室、多媒体等,以物质为保障,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提供有机助力。作为教师:①不能单纯地根据教材进行“讲演式”和“宣读式”的教学,还应当有机地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通过带动学生热情、增强渲染效果等来辅助提高对知识的表述效果。例如:在介绍Word程序时,若直接进行理论知识的表述,那么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前预设了问题“以某篇新闻稿为内容,进行文字排版”,让学生在预前操作中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细致地阐述,这样学生便能够获得更深刻的认知和记忆。②应当采用范例教学,实现直观表述。例如:在讲解“网页技术”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网页技术相关内容进行展现,包括制作流程、效果图等;或者教师通过自身的实践操作配合理论讲述,使学生“化言传身教为意会学习”,使知识获得立体、实效的表述。
三、总结
信息技术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课程,是对当代我国现代化教育的有效补充,并且能够使学生尽量掌握一些社会生存的技能,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面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各种不完善及问题等,实现有效的教学反思并且转变传统的教学程式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作为当代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立足于科学教育的基础之上,努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一种虚怀若谷的态度去不断摸索和探知信息技术教育的未来道路。
参考文献:
[1]彭勇,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2-10-09
[2]朱芹芳,生本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2-03-01
[3]李岩,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信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