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技校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
2013-04-29詹白玫
詹白玫
【摘要】在技校德育课教学中,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教学实效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中应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德育 兴趣 互动 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65-01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学而无趣,更是强人所难。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才会学好。
在技工学校,德育课一般以理论讲授为主,如果只是一味地教授,枯燥无味,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如何培养技校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德育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技校生对德育课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
1.技校生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
据调查,多数学生在德育课的学习上心态消极,不喜欢德育课,认为现行德育课的教学方式不适合他们,教学内容与他们的思想实际、知识水平相去甚远,理解较困难,很少参与德育课课堂教学中来,导致技校德育课教学就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难以真正溶入到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心不在焉,有的干脆把德育课看成休息课,上课睡觉现象比较常见。学生对当前的德育课教学不够重视,学习热情不高,厌学现象普遍存在。
2.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互动。
在技校德育课教学中,主要还是教师“一言堂”为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与主动参与性被忽视,即使参与,大部分也只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一水平,与师生的互动教学区凡相差很远。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目前大部分学校配置了多媒体教室,也接通了校园网,但是真正在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并不多,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的单一,讲授法仍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很少运用其他方法,很少尝试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很多教师认为技校生的学习基础太差,接受、理解知识能力极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基本上是唱“独角戏”,多年来对“学困生”已经习惯了照本宣科,一讲到底,不喜欢采取其他教学方法。
二、如何培养技校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
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作为德育教师,应具有与本学科相关的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努力使自己的形象与学生的期望相一致,学生就会由敬佩教师的人格而转到坚信德育课的科学性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对德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德育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2.创设学生乐学的教学环境。
要让“枯燥”的德育课“鲜活”起来,就要努力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教育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最佳心理状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兴趣会油然而生。
在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捕捉大多数学生心理上的“兴奋点”即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乐学”。乐学情境的创设,还要求教师在教法上改变过去单一的“满堂灌”的注入式教法,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学情境的创设,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生动性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迅捷地掌握枯燥的理论知识。比如在上法律课时,给学生播放《今日说法》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法律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自觉运用法律。
3.注重师生互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是互动的,是由教学双方共同来完成的,教是主导,学是主体。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学生思维的闸门往往随着教师发问而启动。教师精心铺设台阶,把学生引入“设疑-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的精神。
成功的提问往往能有“一石惊起千层浪”的效果。如在讲授“消除嫉妒”时,可通过下面一系列的提问来让学生掌握知识点:“你身边的成功人士都有哪些人呢?他们是如何获得成功的?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成功人士经历了什么挫折?他们嫉妒别人吗?他们如何解决?嫉妒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你嫉妒过哪些人?为什么?你能超越他们吗?如何超越他们?别人嫉妒你吗?为什么?”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很容易在与教师、与同学、与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进而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2)结合技校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用实际操作来解决理论问题。
要想彻底改变德育课教学中的“教师一言堂、学生懒洋洋”的现象,教好德育课首先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各个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成功教育艺术就是要引导好、保护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具体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相当有效。如在讲“时间管理”这个概念时,先讲述瑞士电子户籍卡的故事。说明瑞士把时间看成是人生最初的财富,然后引导学生回想过去一天是怎么度过的,绘制自己的时间饼图,看看自己是否有效地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最后由学生讨论如何管理好时间。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
(3)创设丰富的学习活动,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方式,通过创设场景,即席演讲,名言启迪,模拟表演,讨论交流,判断分析,游戏竞赛,调查访问,社会实践等多种方法,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比如在讲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时,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5个人,来做一个“超级比一比”的游戏,教师先把写好题目的纸条给每组的第一个同学看,然后要他表演给第二个同学,以此类推,把这个动作一个个往后传,由第五个同学根据动作来猜题目。通过做这个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懂得了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各科都要注意的问题,对于德育课则更为重要。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和重心”的教学理念,勇于探索,就一定能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学茹.中职学校德育生态化初探[J].素质教育论坛,2010(2).
[2]陶荣,许凌宇.浅谈社会学视角中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1).
[3]翟永清.关于中职德育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
[4]边志明.浅谈中职学生管理中的德育教育[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