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图书馆智库建设何以可能
2013-04-29施静赵建新朱桂琴
施静 赵建新 朱桂琴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进展,我国各类智库得到发展,智库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强调,要“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作为为国家决策者提供智力支持的高级形态,“智库”理念与模式是未来图情机构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发展方向。
一、党校图书馆功能定位与智库建设的同方向性
智库是指一种专门为公共政策和公共决策服务、生产公共思想和公共知识的社会组织,其基本特征为思想创新性、政策影响力和公众关注度。徐晓虎和陈圻研究认为,中国官方智库的运转模式和工作成果表明,以社科院、研究室、党校为代表的各级各类官方智库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智库的主体。在党校的科研资政作用的发挥过程中,图书馆应当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在科研工作中“党校要重视图书馆(室)建设。中央党校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图书馆要办成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文献资料中心”;《中国共产党党校图书馆工作规程》规定:“党校图书馆是党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党校教学、科研和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学术性机构。”
近些年,党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继承多,创新少,面临读者流失、图书馆和图书馆员日益边缘化的困窘局面。其文献资料中心和学术性机构作用发挥不足,与图书馆理应发挥的职能相距甚远。现代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文献信息收藏与传播。图书馆传播职能不是简单地传递信息,而应该是全面、快速、准确、高质量地传递信息。针对公共决策提供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是一种建立在信息深加工基础上的传播,或者说是信息咨询服务:党校图书馆在办馆宗旨、服务对象、藏书重点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党校图书馆在建设“思想库”、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党校图书馆智库建设是有效应对知识经济和网络化数字化冲击、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与锻造形象的有效途径。
二、解决党校图书馆智库建设中馆员素质的适应性问题
人才是智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般而言,运行良好的智库必须拥有按一定比例和结构配置的研究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以世界著名智库兰德为例,其人员岗位组成大致有以下几类:(1)行政管理人员;(2)高级研究人员:(3)助理研究人员;(4)一般工作人员,(5)行政秘书人员;(6)编辑、图书管理人员及其他服务人员等。为了保证研究工作的高效率,兰德非常重视研究人员与辅助人员的合理配置;一般1-4名研究人员配备一名秘书,当研究人员工作量大且经费充裕时可以申请增加秘书;一个高层管理人员有2-3名秘书协助工作。
研究人员是智库的主体,行政人员要处理诸如打字、准备资料以及内外联系等大量的杂务,两种角色的默契配合才能保证智库的良好运转及发展顺畅。因此,人员的选聘相当重要。以兰德为例,它有一条重要的选人标准:“一个合格的政策分析家必须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具有渊博的背景知识,掌握多种不同的分析技术,并有能力和信心从事跨学科的研究。”同时,行政管理人员都是十分优秀、资历顿深的管理能力与研究能力兼备的“两栖人才”。
图书馆可设置学科馆员或参考咨询岗位,为读者提供以下服务,按照学科分类编写出简洁实用的文献综述,主动给读者和研究者提供相关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文献等信息;为教学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帮助他们了解所研究的课题在世界和本国范围内的研究状况、本图书馆以及其他图书馆可以提供的研究资料等。关于参考咨询馆员,边晓利研究认为应把其情报意识的培养和提升作为职业的核心能力。情报意识的养成可从五个方面入手,重苗头、关注“弱信息”、多侧面捕捉、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掌握方法和技巧。同时需注重从以下方面转换思维模式,区别一般专题咨询和情报产品的不同、提高敏感度、选择情报之要素、善于挖掘决策者的隐性需求、加大情报工作的密度。以此使其逐步成长为合格的智库研究人员。有条件的党校图书馆可着重引进专业人才解决人才瓶颈问题,如获得突出成就的研究型官员、知名学者或经过系统理论训练的年轻博士生。
三、党校图书馆智库建设的可能途径
据侯定凯的研究,优秀智库具有强调研究的独立性、高品质和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等共同的特征。围绕这一目标,党校图书馆可采取以下策略推进图书馆智库建设。
(一)培育政策分析市场
目前,政府正在推行决策研究与决策方案制定的外包制度,第三类政府采购,即决策方案的采购比重日渐增长,这为党校图书馆智库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以四川为例,《四川省人民政府2013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中明确要求: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每年确定不少于5件,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省政府部门确定2至3件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事项,实行“开放式决策”。党校图书馆需抓住机遇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加速自身向智库的转型发展,同时创建决策信息服务需求与反馈机制,加强与领导机关及政策研究部门、信息服务部门的定期交流与合作,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重视领导、政策研究部门及实务操作部门对决策服务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决策服务质量。
(二)加强资政信息资源建设
完整性、特色性强的信息资源是做好智库工作的基本前提。注重自身信息资源建设,把积累和加工信息作为党校图书馆一项日常工作十分必要。杨永红认为,党校图书馆可重点采集区域历史文化背景信息和各类型调研报告等,为此需加快特色数据库尤其是资政数据库建设,开发和利用好网络信息资源,全国党校图书馆系统共建共享资政信息资源等。这与中央党校对地方各级党校的要求一致;在党校系统图书馆“十二五”建设中,中央党校着重突出数字资源建设,尤其是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党校图书馆着力建设资政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党校智库建设提供完备系统的基础信息,为决策的科学化服务是题中应有之义。在具体操作时,资政信息资源数据库在内容体系架构方面,可着重考虑建设政府文件数据库、统计信息数据库、专题成果数据库、简报数据库和案例数据库等。
(三)构建支持智库建设的组织管理机制
组织管理机制体现了对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式的认识。职能型结构是党校图书馆现存的主要组织形式。它按照在组织中所承担的职能来组织工作活动,将业务性质相似、所需要的业务技能相近、与实现某个具体目标联系紧密的工作组合在同一部门。但在智库建设中,我们面临的是基于知识及其灵活应用、围绕用户目标而不是事务过程、与用户保持密切和连续接触、动态利用多方面资源和功能、需要在模糊和非常规情况下进行自主决策的工作环境。因此,党校图书馆需要进行组织结构的再造,建立有别于层级结构的、支持知识服务的组织机制和管理模式,例如矩阵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结构(matrix structure)在横向上设置职能部门来获得专业化分工的优势,在纵向上依照工作任务的不同设置项目组,项目经理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负责,并有权从各职能部门中抽调所需的有关人员共同工作。如此纵横两个系列结合形成矩阵结构,以较好的应变性处理用户方的需求。除此,党校图书馆智库建设还要着重处理好两方面问题:一是权力、财富和知识三者的复杂关系。党校图书馆需要避免成为“政策合法化工具”;二是力戒成为政府以外的其他赞助者和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以保有自身的独立品格及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