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寓教于“玩”的地方——记黑嘴鸥保护协会鼎翔环境教育基地
2013-04-25李勇夫
文、图/李勇夫
在苇海蟹滩上用芦苇钓螃蟹,用望远镜观察螃蟹的微观世界;在鸟乐园听“两只黄鹂鸣翠柳”,看“一行白鹭上青天”,与鸟儿零距离的接触;在“不是白洋淀,胜似白洋淀”的太平河上泛舟……孩子们每天在这里,都玩得开心,玩得留连忘返。这,就是辽宁盘锦黑嘴鸥保护协会鼎翔环境教育基地。
辽宁省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是我国第一家环境NGO,在保护世界珍稀、濒危鸟类黑嘴鸥上做出了巨大贡献,黑嘴鸥的数量从23年前协会成立之初的1200只发展到目前的8000多只。20多年来,先后发展了17个中小学校2万多名师生集体加入协会。黑嘴鸥保护协会始终坚持环境教育,把环境教育的课堂由学校转向大自然。2004年10月,黑嘴鸥保护协会和辽宁盘锦鼎翔集团合作,把具有“中国最美湿地”之称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鼎翔风景区打造成环境教育基地。
这里辽河、绕阳河、太平河“三河汇流”,湿地风貌、生物多样性特征显著。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来120多种、十万多只鸟类来此繁衍生息。2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有着超前环境意识的鼎翔人,在这里不仅创造出一个树木繁茂、芦荡泛波、鸟语花香,风光绮丽的生态“大观园”,还留给后人宝贵的治理环境艰苦奋斗精神和保护环境的生态理念。协会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和鼎翔风景区三大景区(太平河风光带、鸟乐园、苇海蟹滩)独特的生态资源,给环境教育基地定位:“以景区为课堂,以景点为教材,寓教于‘玩’。”
“玩”出快乐
每年暑假,组织绿色夏令营、生态小记者营、生态体验营到基地的三大风景区“玩”,成了黑嘴鸥保护协会开展环境教育的“必修课”。
在太平河上泛船,两岸美景尽收眼底:绿水映篮天,杨柳飘碧烟。河两侧绿荫小道上随时可见野鸡、野兔、刺猬等小动物穿梭,碧绿清澈的河中常见鱼儿跳跃、翻腾、打旋,鸟儿在头上起舞,知了在林间放歌,高低、蔬密、参差、错落的林木、草丛尽显原生态,好似一幅水墨丹青画。难怪城里的孩子一玩就上瘾,舍不得下船……沿途有个放鸟台,孩子们每年都要在这里搞一次放鸟回归大自然活动。协会把爱鸟人士从各地捡的鸟儿,经过治疗痊愈后,统一拿到这里放归大自然。放飞的过程是孩子们最快乐时光:鸟少人多谁都想放,怎么办?干脆来个“石头、剪子、布”吧,谁赢谁放,公平。就在那些活蹦乱跳的小鸟从孩子手中放飞回归大自然那一刻,孩子们心里是幸福的、快乐的!
去鸟乐园的观鸟楼、观鸟长廊观鸟,是孩子们“玩”的又一好去处,也是最让孩子们好奇、开心、快乐的活动。根据季节的变化,黑嘴鸥保护协会有计划地组织孩子们来这里观鸟。站在高高观鸟楼上,用高倍望远镜俯瞰鸟乐园全貌:四五月份,各种鸟类到了繁殖期,雄鸟身上长出漂亮的羽毛,声音也格外悦耳,总会殷勤地在雌鸟前跳舞、唱歌,以博得雌鸟的爱。孵化期间,它们分工明确,雌鸟在家守护,雄鸟外出觅食。傍晚,百鸟归巢,整个鸟乐园就是鸟的世界:一队队、一排排、一层层,密密麻麻,叽叽喳喳,响彻林间。在观鸟长廊里,可见外面一个天然小水池,池不在大,有鸟则名,这里因为大小白鹭居多,它们又受人喜爱,因此得名“白鹭池”。透过防护玻璃,孩子们可“零距离”地观赏大白鹭生活细节和结伴振翅高飞的全过程,也偶见黄鹂鸟入池放喉歌唱。每每这时都置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境中。鸟乐园外是一处上百亩静谧的园区,生产绿色水果、蔬菜,供人采摘。果园和菜园接壤处,有水沟和池塘,这不仅是浇园的水源地,而且是一群大白鹅的领地。它们在这里构成了“万绿丛中一点白”的景象。这些小家伙很懒,见人来了,躲都不躲,悠闲自得,任人拍照,倒是池边青蛙听到动静,纷纷“跳水”。秋天到了,葡萄、苹果、梨、桃陆续熟了,满园飘香,诱人欲滴。菜园里的西红柿、豆角、黄瓜爬得满架、大葱、茄子、青椒长得茁壮,整个园区所有的果菜不打农药、不上化肥,完全是绿色食品。孩子们通过采摘,不仅学习了果菜生长知识,更多的是收获了一份喜悦和快乐。
苇海蟹滩当退潮的时候,滩涂上数以千万计的螃蟹展现在人们面前
一到苇海蟹滩,孩子们会发出阵阵“尖”叫。“快来看呀!这么多螃蟹从哪来的?”这里是潮间带,海沟纵横,这几年螃蟹逐年增多的原因,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于是,每当海潮退去时,便有上百万只螃蟹爬出“横行”,人称“天下第一蟹滩”。用芦苇钓螃蟹是孩子们的一大乐趣:苇梢上做一个套,放下去,螃蟹大爪伸进来,一提,螃蟹钓上来了。孩子们玩一会又把它放回去。这样,既“玩”个痛快,又不破坏生态。密密麻麻的螃蟹洞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细心的孩子用望远镜窥视螃蟹打斗、争食、嬉戏的微观场面。而站在茫茫苇海的栈桥上,孩子们的心胸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看,大芦荡连接天际,翻波涌浪;听,绿苇叶沙沙作响,波涛阵阵;微风徐徐吹来,阵阵清香扑鼻,淘气的男孩弄得一身泥水,手持蒿草跳来跳去,忘情“疯耍”……在环境教育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在现场用很短的时间学会用苇杆、苇叶做芦笛、做芦哨、编风车、叠芦船、叠芦鹤……在苇海深处,有一条弯曲交错的水道,乘船而入,仿佛行进在当年的“白洋淀”。碧水清澈的水道时而夹窄,时而开阔,3米多高的芦苇或抱团而拥,或连体成片,组成一道道绿色屏障。远处水面之上,一只顽皮的凤头䴙䴘在水面上飞跑,身后划出一道长长的水线,突然它扎进水里,不见踪影。嗖地,二十多米外它又钻了出来,回头望着你,似在与你调逗。池鹭、草鹭、夜鹭、牛背鹭、大雁、野鸭等鸟类,时常在空中盘旋、起舞,各自亮绝技,好像为了迎接孩子们的到来。
“玩”出新意
黑嘴鸥保护协会会长刘德天说:“童年的记忆会影响人的一生。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带着孩子玩,顺应他们的天性,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在玩中学知识,让他们在玩中懂道理,即所谓‘寓教于玩’”。这也是黑嘴鸥保护协会开展环境教育的原则。
“玩”出新意。基地把三大风景区几个有特色的景点,经过梳理、升华,赋予它全新的内涵。让孩子在“玩”中感受、体会生态文明、生态道德。如:“礼让桥”,一棵大树横倒在路上,鼎翔人没有把它锯掉挪走,而是绕着它修了一个曲形小桥,人给树让路——体现了人的彬彬有礼。为此,刘德天称它为“礼让桥”。桥旁竖着一个牌子,写着14个醒目大字:“人给自然让条路,自然给人留生路”。这里横躺的大树,弯曲的小桥,发人深思的警示牌,小孩子们的到来,如同进入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堂。每到这里,孩子争抢拍照留念。协会会员学校——鼎翔小学近水楼台,每学期开学都组织孩子们来这里上“生态课”。“礼让桥”三个字不仅写进孩子们的作文里、日记里,画在画布上,也刻在他们的心坎上,如今,“礼让桥”的故事在孩子中间广为流传。
黑嘴鸥保护协会基地有一个“猫兵营”,养了近百只猫,按部队建制,下设营、连、排、班。“猫兵营”驻守在有机水稻仓库和有机大米加工厂。其它地区的粮库和粮食加工厂往往是用鼠药灭鼠,中毒的老鼠被狗吃了,狗也会中毒,造成连锁中毒。这一个营的“兵力”,每年可消灭2万多只老鼠,不仅节省大量的灭鼠药、还杜绝了连锁中毒。为此“猫兵营”上了报、上了电视,成为当地的“明星”,孩子们也成了它们的“粉丝”。来到这里,孩子玩出花样,争相当这些猫的志愿者:打扫猫兵营、当一天“猫营长”、“猫连长”、“猫排长”、认领“猫士兵”、参与“猫训练”……最后都要和这些“功臣猫”合影留念。
一个“玩”字,让天真活泼的孩子们的思维“天马行空”。
基地有一泓小湖,起初每年冬有30只野鸭留下来,鼎翔人保证有一片水域不结冰,即使结冰,也要凿开,留一片清水供它们游泳、嬉戏,还天天为它们投食。几年下来野鸭繁衍300多只,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野鸭湖”。夏令营活动,孩子们在“野鸭湖”畔宿营,白天写生,晚上潜伏在苇荡里学野鸭叫声,引来无数“野鸭”合鸣。皓月当空,繁星闪烁。孩子们的学鸟叫声和野鸭子的叫声与大自然融在一起,回荡在夜空……
“太好玩了,太难忘了!”这是大洼第三高级中学,现已经是大二的学生李奇悦,说起三年前参加在百年“神柳”前那场篝火晚会,发出的赞叹。这棵有百年历史的老柳树,是这里生物多样的见证和活标本,被当地人称为“神柳”,是鼎翔的宝贝,为了免遭雷击,鼎翔人花了20万元为它建了一座避雷针。每年的夏令营和各种主题活,这里是一站,在这里“玩”6人合拢搂大树、上百人围树跳集体舞、唱生态歌、做“鸟与狐狸”游戏。每每玩地乐而忘返,玩乐中增长见识,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无穷魅力。
“玩”出价值
1.环境教育志愿者和孩子们在一起做“给蚂蚁安个家”的游戏2.孩子们用树叶作画
各会员学校根据各自特色,把在环境教育基地“玩”中获取的悟性、灵感,通过艺术形式,展示他们对生态体验的认识。其中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各会员学校争先恐后开展《我为鸟儿唱首歌》、《我为鸟儿跳个舞》、《我为鸟儿拍张照》、《我为鸟儿画张像》、《我为鸟儿办画展》、《我为鸟儿来讲演》、《我为鸟儿变摸样》、《我为鸟儿建家园》等活动,被媒体青睐,称“八大样”。而且从基地创建那年起,一做就是9年,从没间断,今年又不断创新形式。如:大洼县第三高级中学的学生们根据“玩”时画的写生,创办《绿色画廊》,成为了学校一景;辽河油田兴隆台第一小学艺术团的孩子们在“玩”时观察黑嘴鸥各种飞翔动作后,编排的舞蹈《飞吧,黑嘴鸥》跳到北京的鸟巢。这两个学校皆因以生态文明打造美丽校园,先后获“国际生态学校”称号。
通过不间断的寓教于“玩”,孩子们在认识自然美的同时,也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转变成他们热衷环保的行为美。辽河油田实验中学的张贞桢,坚持数年利用假期到保护区为鸟投食;辽河油田胜利小学的吴贻陶从小学到中学不做家里轿车上学,并说服家人卖掉汽车,过低碳生活;大洼县第三高级中学的同学把学校在学校校舍改造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堆成一座“生态山”,以起观赏、警示作用;辽河油田渤海第一小学组织孩子常年收集家里家外的废旧物品卖钱,建立“绿色环保小环行”,用于环保活动经费,一做就是8年,影响一批又一批孩子,他们的事迹上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辽河油田兴隆台第一小学的师生把一个废旧库房改造成一个湿地博物馆,成为全市生态教育示范点,前不久,上了央视四频道《走遍中国》栏目的专题报道;位于海边的二界沟学校的同学,利用节假日到海边拾垃圾,被誉为“大海小卫士”。如今,在“中国黑嘴鸥之乡”盘锦,保护湿地、保护鸟类已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