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高原地区基层中医药应用情况调研及分析

2013-04-25马家驹吴凤芝贾程辉金炫沃梁玮真指导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高原地区高原服用

马家驹,陈 亮,吴凤芝,杨 阳,贾程辉,续 畅,金炫沃,梁玮真,指导:徐 孝,杨 红,傅 骞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是青海省西宁市辖农业大县,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总人口44.3万人,有汉、回、土、藏、蒙古等2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6.7%,农业人口34.6万人,占总人口的78.1%。平均海拔3 451 m。在基层卫生服务中重视中医药的利用是认真贯彻党的“发展中医药,中西医并重”卫生工作任务的具体体现。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中医药应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1]。目前,关于青海省等高海拔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基层中医药卫生服务及其现状的相关报道仍然较少,尚未有相关中医药卫生服务的相关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团于2012年8月初在大通地区进行调研,旨在通过了解青海大通地区居民对中医药认知度及该目标人群对中医药的需要、需求及利用情况,以期为西部高原多民族聚集地区的中医药发展和规划提供基础参考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针对青海省大通自治县当地居民群众,在2012年8月初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群众为抽取调查对象,共计115例,其中男64例,女51例;汉族56例,回族19例,土族9例,藏族11例,撒拉族1例,蒙古族3例,满族1例,未填民族的15例。所选取的调查对象民族构成能够代表该地区聚集群众民族分布情况。

1.2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从潜在的大量被调查者中收集数据的快捷、便利的方法,是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收集的主要手段[2]。因此,此次采用自行设计的“中医药在大通地区状况调研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目标人群对中医药服务的需要、需求和利用情况等。建立Excel数据库,计算各类问题不同选项的构成比,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目标人群对中医药的认知情况 调查对象中信任中医药及其疗效的占到89%;西医治疗无效时,才会去试试和从不相信的分别只占到14%和4%。这说明当地群众对于中医药治疗效果的信任程度相当的高。虽然信任中医药,但群众的治疗选择不规范,多为自行治疗,如身体不舒服(感冒、头痛)的时候,当地居民采用自行购买药物治疗的比例占到了62%,而前往医院、社区就诊治疗的仅占33%,这反映了当地居民普遍缺乏医疗常识、医疗安全意识以及正规系统治疗的选择,同时当地经济水平落后也可能是导致当地群众不愿采取医院就诊等经济负担相对较重的医疗方式的原因之一。对于当地高发病种的认识调查中发现,当地居民认为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是首要的多发疾病,比例达42%,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22%),呼吸系统疾病(22%),骨关节病(13%)等。

分析:高原环境影响机体的因素包括低气压、低氧、寒冷、相对湿度低、太阳辐射强等。在海拔约3 000 m的高原,影响人类生命活动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是低氧和寒冷[3]。低温寒冷、干燥、空气稀薄和昼夜温差大等因素,容易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代表的呼吸系统疾患,同时对消化功能都有一定影响,另外不洁饮食、饮食习惯差异,以及高原地区的低气压使水的沸点降低,使食物中携带的各种致病菌不能完全被杀死等,容易导致以腹泻为代表的胃肠消化道疾病。高原高寒、缺氧环境、多油脂饮食等因素容易影响血液循环系统,从而易引发心脑血管疾患。中医认为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至为痹,也强调了风邪、寒邪在人体发病病理中的致病性。因西部高原地区风邪、寒邪较多,故西部高原地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风湿类疾患等疾病高发,与调研结果一致。

2.2 基层中医药应用情况

2.2.1 西部高原基层地区中医药优势病种 调研西部高原地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能够对当地中医药发展方向有一定参考意义。调查发现,西部高原地区的心血管、消化、呼吸系统疾病高发,调查当地居民认为中医药对何种疾病有较好治疗效果,即中医药优势病种,调查结果为:消化系统占33%,呼吸系统占17%,老年病占14%,肝脏或肾脏疾病占12%,骨关节病占12%,皮肤病占10%。

2.2.2 西部高原基层地区中药煎煮方式 中医药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方案,而药物剂型主要有汤剂和成药(丸药、散剂等),其中汤剂需要煎煮,加之存储、口味等因素,具有相对服用不便的因素,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中医药汤剂的应用及发展。调查发现,当地居民如果服用中药汤剂的话,更青睐于自己手工煎药,占87%。手工煎药也有助于更好的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也体现了当地居民对中药作用的认识和服用中药的依从性。

2.2.3 西部高原基层地区中成药应用情况 调查发现,当地居民中,服用过中药或中成药治疗的人群比例,占91%。体现了中医药在基层的巨大生命力。对于中成药基层应用方面,认为中成药购买方便的占18%,服用方便,便于长期服用的占46%,疗效满意的占23%,体现了中成药质量相对可靠,剂型服用方便、购买方便等特点,也反映了中成药在基层仍有较大市场,深受基层群众的欢迎。

虽然中成药销量较好,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问题,如药品种类不齐全,购买不方便等,所以仍需进一步改进。药品的服用需要有医师的正确指导,而能否得到医师的正确指导也直接关系着临床疗效,调查发现当地居民服用中成药(OTC)时,能在医师指导下购买服用的只占到51%,而依赖他人推荐、看说明书、凭经验等,自行服用的分别占14%、24%、9%。

2.3 对当地医疗服务情况调研 医师的诊疗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水平,基层医师的水平也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基层居民对疗效较为看重,以年纪、名气、大医院为选择医师的标准,分别占8%、15%、5%,看重临床疗效的占72%,这体现了当地群众就医的客观态度,不盲目就诊。

2.3.1 当地近年来卫生医疗整体发展情况调查 对于当地中医药整体发展情况也深入进行了调查。对于整体医疗发展情况,当地居民认为近年来在当地没有得到发展的只占18%,认为较10年前有所发展的占60%,另外有20%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医师数量在近年有所增加,认为较前更方便就诊的占24%,疗效提升的占16%。充分反映了当地政府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努力,也反映了当地群众对医疗卫生发展状况的满意。

2.3.2 当地医疗保障能力调查 调查发现,认为当地医疗水平能够满足一般医疗需求的只占到31%,认为小病凑合、大病不行的占到47%,认为不能解决需求的占22%,体现了当地群众日益旺盛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

对于患病后倾向于接受何种治疗时,当地居民生病后单纯中医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的分别只占4%和11%,中西医结合为主的治疗方式占74%,体现了虽然当地中医药水平有发展,但仍不能很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扩大的中医药医疗需求。

2.4 限制基层中医药发展原因的调查 见表1。

表1 限制当地中医药发挥更大作用的原因 例

2.5 基层群众对中医药更高层次需求的调查 随着经济水平、生活水平的提升,基层群众同样也较前开始重视健康养生等。如调查显示,愿意参加中医养生保健讲座学习的占69%,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愿意参加学习的占23%,而不愿意参加的只占2%,看情况的占7%。

对于类似医学院校的社会实践团队,基层百姓直接的需求为义诊,高达45%,与当地群众认为限制当地中医药发挥更大作用的原因为中医师水平占47%的调研一致。科普讲座占25%,直接反应了对保健养生的重视程度。而义诊现场,络绎不绝的就诊百姓、满座的报告现场,也体现了当地群众对中医药高层次服务的渴望与需求。因此医疗下乡,在举行义诊活动直接满足当地群众高质量医疗需求的同时,更应该重视与当地医师群体座谈、交流、培训等,以提高当地医师诊疗水平。

3 讨论

3.1 西部高原多民族地区中医药发展情况 大多调查对象信任中医并服用过中药,同时认为消化、呼吸系统疾患为中医药优势病种等,充分说明中医药在西部高原基层地区的作用,也反映西部高原基层地区居民对中医药的信赖。但生病后多自行治疗,说明基层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是很不全面和肤浅的,提示基层卫生部门需要加强相关宣传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当地居民在有医疗需求时选择中医、西医和随便选择的人数比例大体相当,只有在疗效相同的情况下,居民选择中成药的比例较高,高于中药饮片和西药,中医药“简、便、廉、优”的优势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3.2 影响西部高原多民族地区中医药发展相关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标人群对中医药服务的需要、需求和利用情况,充分说明了当地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迫切需要程度。不可否认,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与当地相对落后的经济水平之间的矛盾,也在制约整体卫生服务的方式,中医药服务亦不可幸免。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希望当地中医医师诊疗水平能够继续提高,同时还认为中医应该在医疗、康复、预防和保健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并期望能够开展特色中医药服务项目来满足医疗卫生需要,充分体现了基层群众日益旺盛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而满足的前提是进一步加大卫生事业投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水平等。

3.3 高原地区慢性病的中医药诊疗思考 慢性高原病(CMS)是指长期生活在海拔2 500 m以上高原的世居者或移居者,对高原低氧环境逐渐失去习服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4]。大通地区平均海拔3 451 m,也是慢性高原病的多发地区,因此需要重视中医药参与高原地区慢性疾病的诊治中能够发挥的巨大作用。据文献报道,高原地区患者到了疾病后期往往机体愈虚,此时随着这些实性病理产物的堆积,机体便出现了瘀血、痰凝、气滞等实性病机表现。此时患者的体质则以瘀血、气郁等实性体质为主。而高原病以肺部疾患为主,与调研问卷得到的肺系疾患较高一致。调查显示,中医药对慢性高原病有较好的疗效,也提示高原基层卫生工作,应当充分发挥中医药事业的这一优势。

3.4 结论 大通县是近43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严重,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地方财政非常困难,因此基层中西医结合发展对于基层医疗有着积极作用,能够有效减轻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所造成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随着中药材价格的上涨,中医师队伍的缺乏,加之基层群众更加注重临床疗效等原因,因此,推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是更为切合实际的有效解决办法。本次调查表明,当地医师水平、当地居民能否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成药、中医药卫生服务能力等是影响居民中医药利用的主要因素。针对以上情况,应结合实际,加强对当地居民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宣传及教育,引进高层次中医药专业毕业生到当地工作,有计划地培训已有的中医药技术人员,加大对中医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和投入,并进一步完善医保制度,适当提高中医药在“新农合”中的报销比例等。从多方面综合改善中医药卫生服务在当地居民中的利用情况。

[1]陈贞,彭大力,牛晓兰.浅谈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及发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5):32-33.

[2]谭红专.现代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9-123.

[3]张亮,李建勋,石存兰.驻高原某部医院住院官兵疾病谱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8,26(3):196-197.

[4]国际高原医学会慢性高原病专家小组.慢性高原病青海诊断标准[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5,26(1):3-5.

猜你喜欢

高原地区高原服用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AV500系列无人直升机在高原地区完成试飞试验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
高原地区与非高原地区胸乳路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