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写作兴趣
2013-04-24宋扬
宋扬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怎样才能培养青少年的写作兴趣呢?
一、身教为先,唤起兴趣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会捉襟见肘。一个业务能力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语文教师必须写好文,这是提高教学技艺重要的一环。写文章不是为自己添一层油彩,而是从心底深处去感应、领悟、阐释生活和人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写教学论文,积极探索教育规律,研究科学、高效、有序的教学方法,同时要写一点随笔、杂感或者诗歌、小说等,尤其是下水作文。因为只有教师写好作文,才能正确地指导学生作文,教师若不写作文,不体会写作之艰苦,指导作文时必然是空洞的说教。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萌发出表达的欲望。
二、积累素材,培养兴趣
造房子需要各种材料,如果你想造一个大房子、好房子,那么就要积累更多的材料。写作文也要积累材料,写好作文就更需要积累材料。阅读就是一个积累材料的过程,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必须让学生多阅读。
语文教材和课外阅读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
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的日记或周记记录将自己看到的课内外书籍、报纸上的好词、名言、警句、熟语、谚语等抄录下来,并弄清它们的含义,尽可能地背诵默写熟练;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对自己有启发、有教育意义的人物或事件用简练的文字记录下来;将自己亲身参加过的各项实践活动内容、形式以及内心感受详细地记录下来。在引导学生搜集写作对象时,要特别注意身边的“小事”,让学生明白:写作文,未必写人人皆知的大事才是好文章,只要写出有意义,对自己或别人能构成一定影响的事情,事件虽小,但反映的问题、揭示的道理并不小,就达到了写作目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作文要从身边的“小事”写起,否则,以学生的生活经历是难以搜集到写作材料的。
三、赏识成功,内化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引领学生用欣赏的眼光阅读优秀作品,潜移默化地用文学作品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来改造、丰富自己的语言,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为创造性习作奠定基础,教师用欣赏的眼光阅读学生的作品,发现其中的亮点,树立学生自信,让习作回归自然,贴近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并规范表达。赏识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
学生的习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赞美;无人喝彩,无人赏识,就无法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相信人具有自发学习的天然倾向,但他只对能够大有影响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才感兴趣。”根据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对其行为大有影响的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在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赏识性的评价,是促使他们迈向成功写作的第一步。赏识的核心是:你不会写,教会你写;你不喜欢写,让你喜欢写。
四、适当仿写,提升兴趣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