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咨询对缓解高职学生就业压力的作用研究
2013-04-23李桂林贾东立易旭灿
李桂林,贾东立, 易旭灿
(1.河北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河北宣化075100;2.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一、引言
随着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转为大众教育,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已成为高职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1]。据统计,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已达908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58.5%;高职教育在校学生已达700万人,约占普通高校学生人数的52.3%,学生和院校均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目前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学历要求基本上在本科以上。从人才市场招聘的情况看,许多用人单位考虑到用人的成本,对院校级别和学历层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以上的数字和就业现状足以说明: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从而形成的就业压力已经变成影响和威胁高职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3]。研究表明,当前50%左右的高职学生处于危险性压力状况,23%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4],而就业压力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面对就业竞争压力加剧、社会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形势,高职院校学生择业时在职业认知、自我职业特征认知、职业决策、职业理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偏差[5]。因此,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强化择业与就业指导、探索有效缓解高职学生就业压力的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已有研究表明,团体心理咨询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6]。而就业压力指的是高职学生面对就业困难情境时,感受到并且一时无法消除的压迫、紧张、焦虑体验[7]。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的情境下,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心理辅导技术,通过团体内人际互动,使团体成员自知并自助,通过分享、感受、体验,从而达到消除症状、改善适应、发展健康人格的目的[8]。其优越性是团体成员犹如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社会情境中,通过创设温暖、信任、相互支持的团体氛围,促使个体更好的认识自我并尝试新的行为方式[9],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心理成长。因此,团体心理咨询为高职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强化择业与就业指导,提供了一个相互支持的平台和提前预演的机会。
团体心理咨询依据计划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结构式团体咨询和非结构式团体咨询。具体来讲,前者是针对团体成员的需要、个人行为、建设性反馈、过程作用和心理的整合而设计的演练性团体活动,是一种经历性的感受体验。后者不预先设定活动内容,而是根据团体的发展状况以及成员互助的成熟程度,由成员自发性地提出要探讨的主题、内容,领导者不主动带领,只适时地介入、引导和促进。本研究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两种不同的团体心理咨询对高职学生就业压力的干预效果。
二、研究设计
(一)实验设计
采用完全随机前后测实验设计。随机抽取张家口市高职学生48人,随机分为3组接受团体心理咨询干预,每组16人。其中1组为实验组,2组为对照组,3组为控制组。研究者担任团体心理咨询的领导者,对实验组进行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干预,对对照组进行非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干预,控制组不干预。实验期间,与所有被试协商不进行研究之外的有关缓解就业压力的相关培训和教育,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团体干预每周一次,每次两小时,持续四周,并于正式干预开始前和结束后,对所有被试施测《就业压力问卷》,比较三组被试在问卷上前后测得分的差异,以验证团体干预的效果。
(二)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采用的测量工具为陈宇红2005年编制的《就业压力问卷》。测量题目采用5点计分法,包括无压力,压力较小,压力中等,压力较大,压力很大,依次计1、2、3、4、5分,被试在问卷上的得分越高,表明其就业压力越大。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lpha)为0.955,分半信度为0.923,信度良好。同时通过与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自尊量表(SES)的相关分析发现,相关系数分别为0.463和-0.456[10],可以认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能比较真实的反映出受测者的就业压力水平。
实验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处理。
三、实验结果
(一)高职学生就业压力团体咨询干预前各组前测结果比较
为考察不同组别之间的就业压力前测得分是否有显著差异,首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得到前测成绩在就业压力上的Levene统计值在0.3-2.2之间,p大于0.1,表明满足方差齐性要求。因此可以进行方差分析。
表1前测方差齐性检验及方差分析
从方差分析结果来看,如表1所示,各组前测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三组被试在就业压力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故可以进行后续研究。
(二)高职学生就业压力团体咨询干预前后测组内比较
为考察实验前后各组与自身相比是否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变化,故对各组“前测—后测”成对样本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以得知,实验组经团体干预后,后测成绩显著降低;而对照组和控制组前后对比,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即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起到了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
表2各组前测-后测成对样本t检验结果
注:*表示在0.05水平显著,**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
(三)高职学生就业压力团体咨询干预后各组后测结果比较
为进一步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后,对三组后测成绩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后测方差齐性检验及方差分析
注:*表示在0.05水平显著,**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
从方差分析结果来看,p<0.05,即三组间后测成绩存在显著差异,经事后比较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差异显著,而对照组和控制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即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能显著降低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水平,而非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对缓解其就业压力水平作用不大。结果见表4。
表4 组间差异事后比较
注:*表示在0.05水平显著,**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
四、讨论
本研究发现:对就业压力较大的学生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干预,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显著降低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而非结构式的团体心理咨询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影响不大。
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主要围绕就业压力开展活动,例如团体活动中的“蜗牛的家”,活动中通过让学生背着椅子,鞋子里装着硌脚的豆子,弯着背以及背景音乐的渲染,并通过语言引导、学生思考等方式让学生真切体会沉重的就业压力。之后放下背上的椅子,倒出鞋中的豆子,直起身子加上欢快的音乐,让学生体会没有压力的轻松状态,在真实情境中体会压力从有到无的过程,感受从紧张到轻松对比的过程,使得学生产生共鸣。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的方案均针对就业压力,通过各种方式让成员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就业压力,体会压力从有到无的轻松,用有效的方式宣泄等等,因此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对就业压力的缓解有更明显的效果。
而非结构式团体咨询没有限定的主题,没有安排有程序的固定活动,咨询的开展主要根据团体动力的发展状况和成员彼此的互动关系来决定团体的目标、过程及运作程序。领导角色不明显,多以非指导的方式进行[11]。通过非结构式团体咨询,可以锻炼成员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增强成员的自我探索及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12]。与结构式团体咨询相比,由于缺乏针对性,因而在具体目标的达成上,效果不如结构式团体咨询。因此非结构式团体咨询对就业压力的缓解不具显著效果。
五、结论
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与非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在缓解高职学生就业压力方面有显著的差异,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能更有效地缓解其面临就业时的紧张焦虑,较为适合在各高职院校推广、开展。
参考文献:
[1]刘燕,李晓波.构建高职学生就业压力应对的积极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2):84-86.
[2]李萍.高职学生就业压力水平及应对能力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8):49-50.
[3]张帆.就业压力对职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及缓解对策[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1):76-78.
[4]张莉.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源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0):92-94.
[5]章顺来,王桂芳.高职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79-80.
[6]宋洪波,张红,李宇 等.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促进[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102-106.
[7]张丽锦,邱桂平.大学毕业班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696-698.
[8]孙时进.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与应用的多维度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6,(5):67-69.
[9] Randall RR, Elizabeth MA, Daniel WR, et al. Job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burnout among counseling center staff [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89, 36(4):464- 470.
[10]陈宇红.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34-35.
[1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17.
[12]Gerald Corey.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