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健康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社会因素研究

2013-04-20李侗桐吴志军方任飞简伟研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31期
关键词:均等化社区卫生户籍

李侗桐,韩 静,吴志军,方任飞,谢 铮,简伟研

健康教育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1],可以有效快捷地传授卫生保健知识[2],帮助居民树立健康观念、预防疾病、捍卫健康。《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提出到2011年国家健康教育服务应得到普及,均等化程度应进一步提高[3]。国家近年来为了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了对宏观财政体制安排的考察和对具体机制(例如补供方或补需方)的利弊权衡。但从操作性的角度而言,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和措施的研究最终离不开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产出和结果[4]。目前关于身处不同社会经济状况的居民,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下能否均等地获得健康教育服务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就社会因素对社区居民均等地获取健康教育服务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以北京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调查总体,根据地理位置和管理模式(院办院管、购买服务、收支两条线及社管统筹四种模式)从该区的43个街道中分层随机抽取8个街区,每个街区随机抽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调查现场,在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偶遇抽样的方法抽取50~90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调查时间为2012年11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是否接受健康教育、接受健康教育服务的类型、接受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等。调查员到抽取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面对面询问后调查员填写的形式,现场调查在该机构接受服务的居民。调查过程中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教师担任督导员,并抽验5%的问卷进行复查,复查项目一致率达95%以上。共发放问卷637份,有效回收问卷633份,有效回收率为99.4%。

1.3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平行双录入方法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年龄、性别、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距离等)比较户籍类型、就业状况、收入水平及文化程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对获取健康教育服务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633名社区居民的年龄为21~93岁,平均50.3岁,其余基本情况见表1。

2.2接受健康教育服务的类型在633名社区居民中,共有342人(占54.0%)在社区接受过健康教育服务。在健康教育服务类型方面,有305人(占48.2%)接受过合理膳食、控制体质量、适当运动、改善睡眠、限盐、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有263人(占41.5%)接受过慢性病控制和传染病预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等)的健康教育;有243人(占38.4%)接受过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环境卫生等健康教育;有221人(占34.9%)接受过突发事件、防灾减灾、家庭急救医疗的健康教育。

2.3影响社区居民均等地获取健康教育服务的社会因素对社区居民的户籍类型、就业状况、文化程度以及家庭人均月收入这4个因素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年龄、性别、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距离等因素后,本地城镇户籍人群接受社区健康教育服务的比例为非本地户籍者的1.880倍,离退休人员接受健康教育服务的比例为无业或失业人员的1.99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影响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满意度的社会因素不同户籍类型、就业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的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

注:部分数据有缺失

表2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均等化程度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Table2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equalization of the health education services in community residents

变量未做调整OR值(95%CI) P值调整性别、年龄及方便程度后OR值(95%CI) P值户籍类型(参照组:非本地户籍) 城镇户籍1820(1175,2818)00071880(1182,2992)0008 农业户籍1993(1090,3644)00251822(0954,3480)0069就业状况(参照组:无业或失业) 在业1529(0901,2596)01161501(0862,2614)0152 离退休2027(1187,3462)00101998(1007,3965)0048文化程度(参照组:小学及以下) 初中1156(0635,2105)06361111(0603,2049)0735 高中0952(0512,1773)08780883(0464,1678)0704 大专及以上1380(0719,2646)03331434(0728,2826)0297家庭人均月收入(参照组:<1500元) 1500~1343(0766,2356)03031268(0714,2253)0418 2500~1068(0596,1913)08261127(0619,2050)0696 3500~0932(0526,1651)08090959(0533,1728)0890 ≥50001053(0586,1891)08641103(0604,2015)0749

表3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

Table3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ealth education satisfaction in community residents

人数满意度χ2值P值户籍类型11280569 城镇户籍225180(800) 农业户籍4736(766) 非本地户籍7052(743)就业状况45110105 在业11988(739) 离退休184152(826) 无业或失业3827(711)文化程度47260193 小学及以下3631(861) 初中9774(763) 高中7362(849) 大专及以上136101(743)家庭人均月收入(元)79330094 <15006651(773) 1500~8071(888) 2500~5946(780) 3500~6952(754) ≥50006848(706)

3 讨论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是让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士均等地获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充分体现此类服务的“公共性”。在筹资领域,政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5];2011年起,国家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每年15元提高至25元[6]。东部地区该项工作经费更是远高于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在服务提供的领域,均等化是否得到落实,还有待分析和评价。

本研究以北京地区为样本,分析了社区居民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获取健康教育服务的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的人群,在获取健康教育服务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换言之,文化程度和收入没有成为居民均等地获取健康教育服务的障碍。这正是“均等化”的初衷,是当地健康教育服务“均等化”工作成绩的体现。

然而,本研究结果显示,户籍类型阻碍了居民对健康教育服务的有效利用,本地城镇户籍人群获取健康教育服务的概率要远大于非本地户籍人群。国内有研究表明,流动人口的卫生保健意识和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的知晓和获取比例与本地户籍者之间存在差异[7-9],本研究结果与此结论相一致。可见,户籍类型可以影响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获取。保障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是实现均等化的重要环节[10]。由于流动人口本身生活方式的特殊性,使其更注重卫生服务的经济效益和时间成本。因此,社区应针对非本地户籍者开展较为简便易得的健康教育,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服务的利用率。

此外,就业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居民对健康教育服务的获取,离退休人员获取健康教育服务的概率远大于无业或失业人群。可能的原因在于离退休人员身体状况普遍较差,对于健康教育服务的内在需求程度较高,也有足够的时间接受社区健康教育服务。因此,在实现健康教育服务均等化时,社区应调动无业或失业人员的积极性,挖掘他们对健康教育服务的内在需求;同时,社区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务,以满足无业或失业人员对时间、场所的要求。

本研究样本中,社区进行的健康教育服务以健康生活方式、慢性病控制和传染病预防为主,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环境卫生等公共卫生教育和突发事件、防灾减灾、家庭急救、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教育等较少。随着公共安全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应在健康教育服务中强调公共卫生教育及突发急救教育的重要性,以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正确看待公共卫生事件;同时,有助于居民突发急救知识的普及,改善全民防灾预警的能力。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注重健康教育内容的完善,促进健康知识的全面普及。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过健康教育服务的不同户籍类型、就业状况、文化程度及收入水平人群对健康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并无差别,可见在接受健康教育服务时,不同人群的需求不会影响服务质量的主观感知。提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开展健康教育服务时,服务质量不受目标人群和教育内容的影响。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加大对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居民利用服务的概率,满足不同人群对健康教育服务内容、形式的需求,以促进健康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1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2马灿泽,蔡祖祥.健康教育在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9):2886-2888.

3陈玉阳.杭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现状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9,21(1):75.

4刘宝,胡善联,徐海霞,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6):13-17.

5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EB/OL].http://www.gov.cn/zwgk/2009-04/07/content_1279256.htm.

6卫生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wgk/2011-05/24/content_1870181.htm.

7邢海燕,李海玉,高向华,等.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3):201-204.

8孙兰,宫志敏,姚经建.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0,11(26):879-881.

9周海清,高丹丹,常文虎,等.北京市某区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373.

10许勇刚,解嘉鸿,吴争鸣,等.昆明市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站的运行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5):1459.

猜你喜欢

均等化社区卫生户籍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山南公共图书馆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现状与路径探索
征婚信息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农村社区卫生机构试试“托管制”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
更正